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那天寫了篇終極秘密的文章,你們說遮遮掩掩拿武俠比喻,就如隔靴搔癢,隔帽鼓掌,不直接不過癮——OK,今天咱們來點直接露骨的,但先說好了,真話往往是不中聽的,聽了不開心可不許罵人。

我先問一個問題:

籃球場上什麼得分方式效率最高?

不用想了,扣籃,如果你是斯蒂芬庫里或者赤木晴子這樣的球員,就是庶民上籃。籃下沒人防守時,就是個傻子也能把球弄進,這肯定是得分效率最高的地方。

通常來說,當你提出一個答案顯而易見的問題時,通常會跟著一個BUT——對,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想法,那麼BUT後面的內容才是重點:

但是,也正因為上空籃是得分效率最高的進攻方式,籃球比賽防守的重點也在籃下,這裡有護筐中鋒,有鋒線協防的跳跳男,以及一幫會造進攻犯規的表演藝術家。你要想直搗黃龍取上將首級,就得百萬軍中殺得七進七出,先過掉面前的防守人,然後頂著層層協防把球放進去——NBA過去好看的地方,就是一幫飛人在空中換手拉杆躲協防,或者用變態的彈跳騎扣那些長臂巨獸,所以為什麼爆發力、彈跳、身高、長臂是選秀球探們最看重的特質?因為你有這些特質,就更可能殺入籃下完成終結,這是球隊經理和主教練最希望看到的事。

攻筐的附帶產品是罰球,至少過去我們這麼認為,而罰球是籃球場上除了上空籃得分效率第二高的方式——奧尼爾這種罰球命中率低於命中率的球員除外——同時還能讓對手陷入犯規麻煩。可以大量要到罰球,這讓那些身高沒那麼突出的後場球員,用把自己拋向空中的方式,在長人林立的禁區里也可以予取予求——所以,即使艾弗森的確效率不怎麼樣,他真實的得分效率也比命中率好看得多,畢竟巔峰期他每場都可以要到10個罰球。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但攻筐終歸有上限。最好的攻筐手勒布朗詹姆斯籃下0-3英尺生涯場均出手7次,命中率是73.3%,換算下來一場比賽靠攻筐直接拿10.3分,算上每場罰進6球,這才16.3分,而詹姆斯職業生涯場均得分有27.1分。最好的攻筐手,也會因為一線防守人足夠努力不被擺脫、對手的重重協防、以及體能限制不可能每個球都完成籃下終結。所以,繼續往上開發進攻,一定要有其他方式填充,這時候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靠傳球帶動隊友,讓隊友完成終結,增加團隊產量。勒布朗就是攻筐+帶動隊友結合得最好的球員,但一星四射這種持球攻筐改變陣型、隊友把握空位三分的打法,依然有它解決不了的問題——你必須有四射,同時四射要靠譜,而NBA的薪資玩法註定了收集大量合格3D球員是有難度的,為了強行湊足射手數量,有時候就不得不用一些能投籃但防守不好的球員,這是上賽季騎士的問題。當騎士在季後賽首輪遇到多個射手投籃把握度糟糕的情況時,進攻就會陷入麻煩——這些外線等空位出手的球員終歸是角色球員,他們的穩定性不如核心球員很正常,把命運掌握在球星手中,通常會比賭角色球員狀態靠譜——NBA有一些比賽,還真就得球隊核心爆砍40分~50分才能贏球;

所以,這就引出了第二條。

第二條,靠中遠距離持球跳投往上無限增加產量。這也是為什麼上個賽季季後賽,詹姆斯在騎士隊球員普遍狀態不佳的情況下,能把球隊代入總決賽的原因——後仰跳投進入無解模式的比賽,在隊友打不開局面時可以靠爆砍高分的方式獨立carry,所有人也知道,詹姆斯跳投手感在線的夜晚,他就是無法阻擋的存在。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靠持球跳投提升個人得分產量,這招對於幾乎所有巨星都適用,但我們都知道,跳投多的巨星通常沒有攻筐多的巨星效率高——科比鐵么?同時代類似打法的球星,科比是準的,但中距離跳投比重高的打法,必然沒有大比重攻筐的打法效率高,這點倒是事實,也是跳投打法的局限性(當然,科比攻筐不少就是了,我們對比的是詹姆斯)——持球跳投可以提升產量,可以在隊友不給力時無視環境的開發進攻,但不是一個期望效率足夠高的進攻方式。

這就是矛盾所在。

我們把複雜問題再簡化一些,會發現,籃球說到底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如何保證效率的情況下,大量得分。

籃下出手也好,或者改變陣型後讓隊友空位出手也好,這些得分方式足夠高效,所以我們才想盡辦法讓這些回合發生——一星四射只是一種辦法,保羅受年齡和身高所限,拉塞爾受爆發力限制,他們攻筐比重很低,但持球投足夠出色,他們跟順下中鋒完成的擋拆配合,靠的是持球投威脅+傳球手法最終實現更高大的中鋒完成籃下終結,這也是一種團隊打法路子,同樣可以實現高效得分。跑戰術尋求空切或者無球掩護空位投籃的打法也是如此。

靠改變陣型帶體系也好,靠跑戰術也好,過程也許不同,目的是一樣的,當然,通常都會吃配置,可以被防守策略和足夠好的紀律性拆解,縱然是全聯盟打戰術最牛逼的勇士,也有戰術打不開,需要球星無視環境開掄的夜晚——杜蘭特的翻身跳投就是為這種情況準備的——而球星掄就又回到了持球跳投效率局限性的問題。

是的,對手不會讓你輕易的高效得分的,而開發進攻成本足夠低,可以無限大量出手的方式,往往又不夠高效,如何把這兩個問題捏合在一塊,這就是解開籃球終極秘密的關鍵。

我們總結一下:

最高效的籃下,註定沒辦法無限開發;

同樣高效的罰球是攻筐的副產品,產量跟著攻筐走,是個被動技能;

再其次高效的,就是三分球了,而過去三分球一直也是個被動技能,通常需要隊友改變陣型後,你安安穩穩的站在那投一個空位,才能保證足夠高效。

那麼,既然無限上空籃不用想了,能不能把罰球和三分球這兩種高效得分的被動技能,變成主動技能呢?

OK,說到這裡,你們就懂了——其實哈登做的一切,就是把籃球場上除了扣籃和庶民上籃之外,最高效的兩種被動技能,變成了主動技能,把高效跟無線開發進攻兩件矛盾的事,給捏合在一塊了。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我們想想哈登擁有的這些技能:

無差別造犯規。哈登突破攻筐都不怎麼跳,就別說拉杆躲協防了——因為根本不需要,如果你可以攻筐要到一次罰球,那麼哈登86.9%的罰球命中率,怎麼也比一次努力躲協防的籃下出手預期效率要高。哈登把如何造身體接觸,如何造投籃犯規練到了化境——你可以不喜歡這種方式,但這不是簡單的有哨沒哨問題,對抗的時機把握和反應速度,那也是實打實的本事。如果哈登可以穩定一場比賽要到10~15次罰球,那他想上30分簡直太容易了;

後撤步持球三分。過去的搖擺人苦練後仰跳投,這種出手方式在背身持球時難以被封蓋,屬於一種無限開發進攻的方式。哈登不練這個——因為後仰跳投局限於中距離,而中距離跳投有效率天花板,靠這種方式無限提升產量時必然帶來效率下滑——既然要靠持球跳投提升產量上限,那麼為什麼不是預期效率更高的三分球?過去沒人認為持球投三分是個靠譜的常規開發進攻方式,可全票MVP庫里證明了射的遠才是真男人之後,全世界發現這TM是潘多拉魔盒,是魔鬼,是開掛——哈登表示,我最喜歡的就是開掛的感覺——於是,哈登就把這招給玩到極致了,這個人現在每場狂甩13.3次三分球,並且幾乎全是持球投,又能維持不錯的37.5%的三分命中率,同時又因為詭異的出手速度和高度,總是能造成對手三分犯規——這又是無差別造犯規的一部分——讓對手抓狂,讓主隊球迷瘋狂。

後撤步持球投三分,太變態了,這招甚至比中距離後仰跳投更無視環境——要低位還有個落位要球過程,這招自己持球隨意開發,最不濟就是叫個射手過來掩護,把面前不好打的喬治換成弗格森罷了——除非你有五個喬治,不然你還是沒辦法把哈登的得分限制在40分以下,而且這場哈登還有60.7%的真實命中率。

關鍵這招還剩體能...

這其實就是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你找到可以近乎無限開發進攻的高效得分方式,那每場拿30分根本連小目標都算不上,還能保證效率。維爾特張伯倫我不知道,因為他那個年代有些數據統計不全,至少邁克爾喬丹、科比布萊恩特,或者16-17賽季MVP賽季歷史級產量的威少,他們都沒辦法做到哈登這樣高產的同時又極為高效——回合佔有率達到40%,同時真實命中率超過60%,歷史上只有詹姆斯哈登一人。

我知道,這個結果刺痛了很多人,很多人都在等待哈登出醜,最好季後賽一蹶不振,這會讓情懷得到慰藉,讓很多人可以更熱愛籃球——但不管你喜歡也好,厭惡也罷,哈登把最簡單無解的得分招式研究出來了,這可能就是個事實。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保羅喬治可能也看穿了一切。

如果沒有哈登,你早就應該一直在討論喬治是如何carry雷霆,將威少頻頻拽出會議室的。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喬治太強了,打著打著,之前還被略微質疑的基礎數據偏低,現在場均得分都來到了28.3分,比賽場面帶來的那種carry感,更是除了哈登、庫里之外,本賽季看起來進攻端最屌的個人演出。

為什麼我說喬治也看穿了一切呢?

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人在火箭與雷霆的比賽里,18罰15中,三分球14中6,一次中距離沒出手,你可能以為這個球員是哈登,但實際這個球員是喬治。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喬治不是魔球打法,但喬治讓我看到了跟哈登庫里類似的地方——也許兩年前,我們會討論喬治相比杜蘭特還差在哪,你之所以會這樣問,也是因為這兩個球員的打法有接近的地方。但現在,你不該問這樣的問題,因為喬治真的跟杜蘭特是不一樣的存在——杜蘭特縱然不像勒布朗那樣勢不可擋,但也是長臂過膝,長腿抵胸,天賦碾壓,而喬治縱有一身修長,靠的卻是節奏詭異,走位風騷。喬治沒有足夠出色的爆發力,籃下比重不高,但這個球員造投籃犯規的頻率在同位置卻很靠前。喬治是哈登庫里之外全聯盟三分出手最多的球員,他一方面是本賽季最牛逼的持球投大神之一,另一方面,喬治光是持球投三分這招還做不到哈登那麼可怕,但他還會一點庫里式的跑動開發無球,靠雷霆為他設計的不少無球戰術開發三分機會——這是他跟杜蘭特很不一樣的地方,杜蘭特要打更多低位中距離,無球掩護也是中距離居多——把這個差距補上了一大截。

兩年前,我根本不相信喬治這輩子在進攻端有機會接近杜蘭特——天賦差距明顯,即使喬治16-17賽季投出了生涯最好的中距離準星,他也沒辦法做到杜蘭特那樣70%+的籃下命中率。17-18賽季的低迷之後,我甚至認為,喬治只能與巴特勒爭先,聯盟前5不用想了。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結果完全打臉,喬治就是用生涯最多的三分產量和罰球產量,造就了一個MVP級別表現的賽季——今年2月份5場比賽,有一個人場均狂扔13.6次三分球(44.1%命中率),10.4次罰球,場均砍39分,這個人叫哈登,但有一個叫喬治的場均狂扔14.8個三分(44.6%命中率),11.8次罰球,場均38.2分。

看到沒,都是這個路子——當然,因為傳球和視野,喬治在進攻檔次上終歸不如哈登,但這已經是喬治職業生涯進攻最好的賽季,他的進攻真實正負值排在小前鋒第2,跟杜蘭特在數值上只差0.01——杜蘭特就是劃著打也能有這檔次,是不是醉了,事實上,喬治打成這樣,回合佔有率、真實命中率和助攻率還都低於杜蘭特——但喬治有超巨之中最好的防守,他可以領防哈登,並且是聯盟里少數一對一防守哈登被證明有效的球員,攻防綜合之後,喬治的真實正負值排在聯盟第2,僅次於哈登,結合場次和回合的累積貢獻,喬治的WINS排名聯盟第1。

除了聯盟戰績最佳雄鹿的領袖字母哥,歷史級進攻表現的詹姆斯-哈登,你應該把保羅-喬治放進MVP的討論範圍內,並且你得承認,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喬治是表現最佳的小前鋒,毫無疑問的一陣一防人選,並且有機會獲得最佳防守球員獎項。

本賽季的詹姆斯-哈登和保羅-喬治——也許還要加上一位不能火力全開,其實表現也接近這個範圍的斯蒂芬-庫里——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天賦絕頂的類型,但今天的NBA,越來越證明,節奏、手感、籃球智商已經越來越可以左右比賽,並且靠這些能力打出來的巨星,已經站到了聯盟頂端——這是NBA的球隊經理們應該意識到的現象。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所以獨行俠是對的——當然,老鷹可能也沒錯——東契奇是這屆新秀最好的球員,看看他的持球投三分,看看他造犯規的手法,看看他那些實用的拋投技巧,看看他的視野和傳球,這其實就是籃球終極秘密的繼承者。東契奇的進攻真實正負值排在小前鋒第3,僅次於杜蘭特和喬治,這個年輕人在19歲就踏入了這個領域,這是不是太讓人瘋狂了?

籃球世界的終極秘密就在哈登與喬治的對決里

就講到這裡了。你當然可以不相信以上的一切,堅持認為中距離打法的搖擺人才是季後賽王道,畢竟後仰跳投永遠美如畫——一切打法最終被承認,永遠需要成績的支持——但我可以跟你們打賭,如果規則不發生改變,這個聯盟就會在追逐籃球世界終極秘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多的球員也會因為持球投三分球(或者庫里式的高水準有無球結合三分)和造罰球受益,適應版本還是逆潮流而行,聰明的球員都知道怎麼做——當然,杜蘭特這樣無視朝流進攻還是這麼屌的,你也只能服氣,但這也是建立在杜蘭特造罰球和三分球都不錯,還有視野和傳球出色加成的基礎上,沒有這個本事,還是務實為妙——時代對汰萬花筒和長兩分的無情也許讓你失望,但有勝負,講輸贏的競技,能贏球才是發展導向,這太真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