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流浪地球》中多個笑死你我的bug以及炸掉木星的更好辦法

《流浪地球》中多個笑死你我的bug以及炸掉木星的更好辦法

2019年的春節檔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流浪地球》《飛馳人生》和中美合拍開花的《瘋狂的外星人》3場電影,總結來說是沈騰和一隻流浪地球的外星人打鬥後幡然醒悟決定賽車的故事

史上最強春節檔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流浪地球》,沒有流量明星之後特效直接上升到好萊塢水平!開啟了中國科幻元年

《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人類背著地球去流浪的故事:

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在地球表面建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靠近木星時遭遇生死危機,男主劉培強、劉啟父子點燃木星成功拯救地球!

然而作為一部硬核科幻片,它也難免有一些不符合現實規律的幻想,在此我來給大家指出一些很搞笑的bug。

一、流浪地球中的大bug

1、劉啟、韓子昂一行被王磊帶領的CN171-11中隊攔下並徵用,要求其前往杭州運送火石。途經上海的時候他們看到東方明珠塔都已經成了廢墟。

我認為這是本片中最大的bug。因為北京到杭州根本不過上海啊!大哥,你們繞路了!走南京到杭州能近整整100公里!

2、影片開始時,劉啟通過破壞教室公共財產吸引大人注意,然後偷偷拉韓朵朵逃課到地面上過春節。

這明顯也不科學。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這一天肯定是要放假的,我國中小學生怎麼可能大年三十還在補課?教育改革改了這麼多年,太陽都快毀滅了,學生還沒實現減負。

而且,我國的校服這麼多年了該丑還是丑啊……

3、李一一是聯合政府的高級碼農,能寫出春節十二響這麼精妙的程序,精通火石的自動安裝、拔線的操作、撞針的功能,後期直接成為拯救地球小分隊的領導者。

這麼強的程序猿居然不禿,甚至燙了個卷?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希望導演以後在選角上讓演員形象更加真實。

此外我估計,李一一他們家應該是兄弟姐妹五個:李零零、李零一、李一零、李一一、李溢出。

4、劉啟偷來了姥爺的駕駛卡,開著重型卡車出去耍。

在2500年的世界裡,人類都能挖石頭進行可控重核聚變了,還特么要司機來開車!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的人要砸車了……

5、影片里最賺我眼淚的地方是韓朵朵一通廣播猛如虎,然後全世界的救援車一瞬間集體調頭去幫主角們炸木星!

然而來自各國的精英救援隊們調頭回去幹嘛了呢?就只是去幫著推了一把!地球都快毀滅了,你們為啥不用你們的聰明大腦幫老何、李一一之類的技術人員啊!搭把手這種事情隨便來幾個壯漢把韓朵朵換下來就行了啊!

開始我還以為大家跑過來會這麼推

沒想到最後是這麼推……

這又是什麼詭異的陣型啊!這密密麻麻人山人海的,除非這些壯漢們都保持絕對的剛性連接,否則最後一個人的推力怎麼可能傳遞到前面去啊?!

就算這些力都能傳遞過去,那站在第一排的CN171-11隊員們不就相當於用肉身承受著和撞針差不多的力!王磊估計早晨吃的蚯蚓干都要被擠吐出來了…為了方便下次再推撞針,建議全球救援隊練習閆芳太極拳。

6、劉培強白死了

300億升標準狀態下的氧氣是4.3x10^10克,僅佔地球大氣氧氣總量1.2x10^21克的百億分之三,可以說很令人捉急了。這些氧氣即使全部充分和氫氣混合燃燒,產生的能量也只有7.2x10^14焦耳,而大伊萬氫彈的總當量約為2x10^17焦耳,也就是說那個氣體橋全炸了也就不到一個大伊萬氫彈能量的百分之一而已,可以說劉培強肯定會白死了。

就算李一一情急之下估計錯了,假設地球大氣已經全部被木星吸積到氣體橋里,並與氫氣充分混合,並且爆炸能量100%可以作用於地球(實際上會低很多),那麼就是10^24焦耳量級的能量。而地球質量在10^24千克量級,也就是說給地球產生的dv只有1米/秒,可以說啥用都沒有。

以上就是我覺得整個片子中最大的6個bug。此外,目前已經有許多文章討論了影片中的科學bug,比如行星發動機是否真的能推動地球、木星是否能點燃等等。

不過個人覺得這些問題都是大劉在科幻創作中的自由發散。單是「流浪地球」這個浪漫的設定就足以讓我接受所有bug了。

二、流浪地球中的科學設定

1、太陽真的會在幾百年後毀滅地球嗎?

這個……當然是不會了……

137億年前,宇宙誕生了。130億年前,銀河系誕生了。45.7億前年,太陽和地球誕生了。26年前,我誕生了,不過這並不重要。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等離子體球,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氫。氫發生核聚變生成氦,同時放出巨大的能量照耀著我們。

50億年後,等太陽上的氫全部變成氦,地球也就完犢子了。因為那時候太陽會膨脹到把地球吞進去,即使沒吞進去的話地球上也會熱得海水沸騰,總之肯定是完犢子了。

所以毀滅是50億年後的事,現在還不著急造行星發動機。

2、人類要逃到哪去?

劇情設定里,人類要逃去半人馬星座。這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有三顆恆星:比鄰星、南門二、南門二B。雖然南門二B聽起來像是在罵人,但實際上這三顆恆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體。

所以未來很可能是領航號空間站遇到三體艦隊。

--「你們是誰,要去哪?」

--「我們是地球人,太陽要炸了,我們打算帶著地球去三體星耍。」

--「我們特么是從三體星來太陽系安家的。」

--「日……」

--「晶……」

不知道配什麼圖好,放個三體吧……

3、行星發動機哪裡來這麼多的能量?

劇情設定里,人類已經掌握了重元素核聚變技術,把石頭扔到發動機里就能變成能量,可以說是方便又清潔。

這玩意真的存在嗎?真的存在!

我們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學過,重核裂變是把裂變成更小的元素;輕核聚變是把聚變成更大的元素。但實際上除了鈾裂變和氫聚變,世界上還有很多神奇的核反應也可以放出能量。

比如兩個氧可以聚變變成一個硅兩個硅還可以聚變成一個鐵

這下就可以隨便玩了啊!地殼裡含量最高的就是氧和硅,分別佔49%和26%。有了重核聚變技術,人類就可以挖地球,把挖出來的地球扔到發動機里變成能量,用能量推動地球。越挖地球越輕,越輕越好推,越推越要挖地球,越挖地球越輕,越輕越好推……

地球:mmp……

4、行星發動機能推動地球嗎?

過年閑得慌,決定用初中的知識算一下。

每個行星發動機產生150萬億噸的推力,這個數據在電影和原著中是一樣的。地球上一共有1萬台,產生的總推力是F=1.5E22 N

要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地球的質量是m=5.965E24 kg。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是a=F/m=1.5E22/5.965E24=2.5E-3 m/s2

人類的目標是光速的0.5%,也就是v=0.5%*299792458=1.5E6 m/s

忽略地球公轉初速度以及相對論效應,想加到這個速度要的時間是t=v/a=6E8 s,大概20年。

以這個速度飛到4.2光年外的比鄰星要的時間是t=s/v=840 年。

算上停止自轉、加速減速,整個計劃的時間大概1000年,還是蠻靠譜的啊!不過仔細想想,這相當於1000前年宋真宗給後人制定了一個計劃,讓我們執行一千年。換你你會聽宋真宗的話嗎……

此外,早在開拍前中科院的教授們就跟郭帆導演說過,你以為地球是個固體大球,但實際上它是個液體球,表面包裹了一層薄薄的固體殼而已。行星發動機一推,地殼就碎了。郭帆導演說你們要這麼算的話,這電影就別拍了……咱們得按著劇本來算……

所以許多微博網友表示,流浪地球在行星發動機的關鍵科學問題上簡直是明知有錯還死不認賬。我也很失望,要什麼行星發動機?只需要裝上一萬個微博網友噴子,分分鐘把地球噴出銀河系,哪像電影里這麼費力。

5、木星能點燃嗎?

電影里說木星捕獲了地球大氣中的300億升氧氣,這其實蠻少的,大概9E11 mol。

地球的總大氣質量等於大氣壓乘以地表面積m=pS=1E5 x 4pi x (6378E3)^2=5.3E18 kg

氧氣含量大概是21%,這樣估算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大概3E19 mol。即使這些氧氣全都和木星上的氫氣爆炸了,放出的燃燒熱也就才1.8E22 KJ。地球質量m=5.965E24 kg,這些能量全扔到地球上,其實地球壓根動都不動……

但如果照這麼算的話,劇情也就不用發展了,點燃木星也沒有毛用,人類死定了,除非點燃杠精網友的鍵盤,否則不可能推得動地球。

三、炸掉木星,還有更好的辦法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 、科普中國形象大使張雙南教授認為如果在形成劇本和拍攝過程中再有些有科學和技術顧問的把關,把這些漏洞補充起來,同時不影響劇情和表現力,也許會更加精彩。

(1)我覺得沒有必要讓地球停止自轉(實際上也不可能做到,因為需要的總能量實在是太大了)。一方面自轉並不影響那些推動地球的發動機的運行,比如讓地球的北極方向指向運動方向,把推進發動機都放到南半球就行了,而且自轉的地球在星際旅行的過程中更加穩定、更好控制方向(飛行的子彈都是高速旋轉的,自轉的飛行器姿態更加穩定也更好控制)。

(2)「點燃木星」還有比電影裡面的方法更「科學」和更「技術」的做法。其實劉培強開著空間站自己衝過去基本上不可行,因為太慢了;而地球上的發動機的火焰也根本不可能衝到木星的大氣,因為沖的過程中就完全冷卻掉了。一個辦法是利用洲際導彈。電影裡面說了洲際導彈「射程」不夠,這其實是誤解,因為「射程」指的是在地球上,只有地球引力而且衝出地球大氣層再入大氣層最後在大氣中高速飛行的情況。但是電影裡面木星的引力已經主導了地球大氣層,所以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木星的,洲際導彈出了地球本來就已經比較稀薄的大氣層就會輕而易舉地受木星的引力控制飛向木星點燃木星,當然得事先計算好軌道和著陸點。

另外一個辦法是利用高功率激光武器直接點燃木星。電影裡面都有了重核聚變技術,而強激光點火應該是重核聚變必須的手段,所以這樣的激光技術在那時一定很成熟了。而且洲際導彈和高功率激光武器都是地球在衝出太陽系的過程中非常需要的防禦性武器,用來對付旅途中可能遇到的會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太陽系外圍的庫伊伯小行星帶裡面的小行星非常多,而且它們的軌道難以預期,需要利用洲際導彈和高功率激光武器摧毀要撞到地球的小行星,或者改變它們的軌道。

電影里讓劉培強帶著燃料沖向火星,固然表現了中國航天人犧牲自己拯救世界的精神,但是肯定有別的辦法在不傷害科學性的同時讓劉培強活著。如果考慮到戲劇性,可以讓他在拯救世界後消失,留下一個伏筆,地球遇到了更大的危機的時候又科學而神奇地出現,再次拯救地球並且和親人團圓,流浪地球(2)又可以繼續拍了。——這是我喜歡的既「硬核」科學又英雄不死的表現方法(其實現在的版本也還可以搶救回來拍續集,畢竟劉培強犧牲的實錘鏡頭並沒有出現)。

最後,電影里,劉培強對劉啟說,「三、二、一……抬頭!」。希望平凡生活中的你我,也不要忘記仰望星空。

來源:畢導,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天文八卦學,小編整理,有刪減,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哈佛學霸走訪中韓印美等國教育,看完只能說我們弱爆了……
經典物理學課題——如何倒啤酒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