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流浪地球》剪掉了43分鐘,曾計劃三部曲,吳孟達是95後

《流浪地球》剪掉了43分鐘,曾計劃三部曲,吳孟達是95後

《流浪地球》上映第四天,票房超過了11億,總成績也排在了第一位,單日票房、口碑、排片量都遙遙領先,貓眼預測總票房已經從開始的50.99億升至53.34億,可以說,《流浪地球》已經提前鎖定了春節檔票房冠軍。

這部電影由7000多人的製作團隊忙活了四年半,大熒幕上我們看到了125分鐘的電影,實際上,電影是168分鐘,為了排片量剪掉了43分鐘,也修改了很多台詞,以至於很多觀眾吐糟對不上口型。

大概剪掉或修改的有以下幾個地方:女孩去地面是因為想尋找父母的屍體,電影做了修改;姥爺死了以後,兄妹倆看到很多凍在冰里的屍體,刪掉了;王雷去杭州,因為他老婆孩子在杭州地下城,所以他說白死了;救援途中的很多互動刪掉了。

剪短時長、修改台詞只是電影遇到的小問題,大問題也不僅僅是缺錢找吳京投資,還有很多其他的幕後故事。

《流浪地球》劇本建立世界觀就花了八個月,編劇團隊有8個人,還撰寫了1977年到2075年的百年編年史,地球撞木星這個部分,在劉慈欣的原著中,僅僅用了兩段話描述,初期劇本是有三部曲計劃的,目前看來,是不會再拍原著的後續情節了。

電影的初期剪輯有4000個視效鏡頭,最終保留了2200個左右,難度最大的是全CG把上海砌進冰牆。導演郭帆去工業光魔聊合作的時候,對方也很好奇為什麼電影是帶著地球一起跑,而不是飛船,郭帆的解釋和原著「飛船派」不一樣,他回答是和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有關,劉慈欣在聊到這一點的時候,同樣是認為中國人的「家園」觀念影響了他。

好萊塢大片喜歡用個人英雄主義,《流浪地球》則是用人海戰術,一半的發動機故障,李光潔和帶領的救援小分隊只是五千分之一。製片人曾寫過聚焦於一個地點的劇本,但郭帆認為「全球感」「征途感」不夠大氣,這才變成了全球人類完成一件事。

為什麼有這麼人去參與救援?而不是一個超級英雄?郭帆想了想,可能是因為我們人多吧!

中國第一次拍如此大規模的科幻片,難題還真不少,行星發動機的設計採用的蘇聯式美學風格,是考慮到這是跟中國人有情感連接的工業設計,電影里出現的空間站屏幕,每一個都在後面連接了筆記本電腦,事先演練與演員的表演同步。

外骨骼的重量達80斤,穿戴時需要多人配合調整,平均每次耗時一個多小時,演員休息時,像一排烤鴨一樣吊在架子上,而且外骨骼經常出問題,脫落的零件每次都是用膠帶粘回去。

宇航服60多斤重,吊上威壓反轉時的感覺,吳京形容自己「就像吊在鐵鉤子上的半扇豬肉一樣,根本就動不了」。

吳孟達是電影中年齡最大的,流浪地球計劃是2075年,他飾演的韓子昂出生於1999年,其實還是個95後,他的生活方式、觀點態度、喜歡的歌,都是和當下有關的。

吳孟達一開始不想參演,他也不相信中國能拍好科幻片,加上穿戴的裝備身體承受不了,吳孟達經常需要吸氧,不過他自己也想「在我有生之年有機會能拍到這種電影,能夠在我們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一頁,值了。」拍完之後,吳孟達就回香港住院了。

《流浪地球》拍攝與《瘋狂的外星人》相鄰,加上寧浩共有7位導演客串了電影,李光潔的鐵杆好友雷佳音、郭京飛都有參與,只是露個看不清的臉。

《流浪地球》全球發行28個版本,已在2月8日在美國、澳洲等地上映,相信不久也會看到外媒對這部中國科幻大片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觀影 的精彩文章:

錘哥《黑衣人》預告扔鎚子,網友戲稱:阿斯加德人地球再就業
TFBOYS與小虎隊,兩首歌對比的心酸,「追星」源於小虎隊!

TAG:非常觀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