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莫斯科戰役失敗,斯大林是否有機會退守西伯利亞並反敗為勝?

如果莫斯科戰役失敗,斯大林是否有機會退守西伯利亞並反敗為勝?

如果在莫斯科戰役中蘇聯失敗,斯大林能否有機會退到西伯利亞繼續抵抗並反敗為勝?這其實是兩個問題,首先斯大林是否會退到西伯利亞繼續抵抗?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於以鋼鐵意志著稱的斯大林而言,他既不可能、也不會向德國投降,因此,只要他不死,只要他仍是蘇聯領導人,帶領蘇聯繼續抵抗是必然的選擇。?

二戰中的德國

那麼,退居西伯利亞繼續抵抗後的斯大林,能否有機會反敗為勝呢?這個則取決於盟國,尤其是美國的態度和支援。

對於德國而言,在莫斯科擊敗蘇聯,甚至最終擊敗蘇聯,佔領蘇聯整個歐洲精華地區領土,也絕不意味著德國就因此佔據上風並取得世界大戰的勝利。蘇聯只是德國稱霸路上的一大障礙,但絕不是唯一障礙,甚至不是最大的障礙。?

希特勒

德國最大的對手,是位於大洋彼岸,無論國土面積、人口、資源、還是工業都極為強大的美國。因此,即使德國大軍如希特勒所願,閃擊戰再次顯威,並成功奪取了蘇聯的最精華地帶。但只要蘇聯人沒有被徹底消滅,只要蘇聯仍存在抵抗勢力,美國為了牽制德國,同時減少自身的傷亡,就絕不可能放棄對於蘇聯抵抗勢力的支援。

而美國以其雄厚的工業實力早就證明了自己援助的重要性。二戰期間,短短4年間,美國就像盟國輸送了500多億美元的戰略物資。僅蘇聯一家就獲得了100多億美元的支援,而這些物資也成為蘇德戰場上蘇聯最艱苦時期最重要的外援。?

美國援助蘇聯的部分物資

雖然沒有美援,蘇聯未必一定會失敗,但正是有了這些援助,蘇聯才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並反敗為勝。因此,一旦莫斯科戰役失敗,美國為了牽制德國,只會加大援助力度,而美國自身強大的國力也完全能夠滿足這一點。

蘇聯擁有1.6億的人口和2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德國既不可能、也做不到將蘇聯人全部殺掉。因此,佔領區內此起彼伏的反抗和蘇聯退居西伯利亞後的繼續抵抗,將成為德國在蘇聯佔領區面對的最大問題。

蘇聯龐大的疆域

對於斯大林而言,通過大清洗,徹底掌控蘇聯之後,蘇聯幾乎成為斯大林的一言堂。而斯大林的性格和蘇聯的政治生態決定了,斯大林根本不存在向德國投降的可能,他自身的性格特點也決定了他向德國投降的可能性為0。

因此,堅持去抵抗就成為斯大林的唯一選擇,所以,即使莫斯科戰役失敗,依然會率領殘餘的蘇聯勢力退居廣袤的西伯利亞繼續抵抗。更何況,雖然蘇聯時期斯西伯利亞地區開發並不充分,但西伯利亞也絕不是毫無文明的蠻荒之地。?

且不說遠東地區蘇聯依然駐紮有上百萬部隊,在伊爾庫斯克和烏拉爾山,依然存在著不弱的工業基地。因此,失去歐洲精華地帶,雖然對蘇聯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損傷,但絕不意味著蘇聯從此毫無抵抗之力。

當然,對於退守西伯利亞的蘇聯而言,外部援助就成為其生存乃至於反敗為勝的最關鍵因素。西伯利亞雖然並非一無所有,但是嚴酷的自然環境和地廣人稀的現狀決定了,如果沒有外來援助,僅西伯利亞的承載能力,絕不可能有能力供養數百萬蘇聯軍隊,更別提提供足夠的軍備物資用來反擊德國了。沒有外國,尤其是美國的援助,退守西伯利亞的蘇聯政府,甚至會比退守西南的國民政府情況更糟。?

斯大林

當然,雖然面臨著德國的進攻,但此時的蘇聯也絕不是鐵板一塊,且不說高層波雲詭異的鬥爭,繼承了沙俄時代大國沙文主義的蘇聯,國內仍存在諸多問題,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銳。?

因此,失去首都莫斯科,失去了蘇聯最精華的歐洲地區、失去了蘇聯絕大部分工業實力和人口之後,必然要承擔最主要責任的斯大林,能否有機會繼續擔任蘇聯的最高領導人,也是未知數。?

而以沙俄時代和蘇聯時代領導人非正常下台的頻率而言,斯大林因此被趕下台,甚至非正常死亡,也並非毫無可能。如果是斯大林失去了領導人的位置,自然也就不存在他帶領蘇聯人民退居西伯利亞繼續抵抗的事情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鳶飛九天 的精彩文章:

日寇佔領山西後,為何卻不敢對喬家大院下手?
張作霖是如何只用十年時間,就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東北空軍?

TAG:鳶飛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