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小編按: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正在熱播中,本平台推出此文,在於將對古典詩詞的熱愛、欣賞,引向對創作的進一步思考。文章根據作者在天津詩歌論壇的發言整理,曾刊發於《文學報》,收入隨筆集《各打五十大板》。

丨陳歆耕

誠惶誠恐,像我這麼一個既不寫詩,又不研究詩的人,居然跑到天津這麼一個大型的詩歌節上來信口雌黃,不知道會留下多少笑柄;不過,可能比我更心虛的是組委會的先生,他們貿然給我提供胡說八道的機會,我自己也要替他們捏把汗。當然,如果他們後悔的話,現在還來得及。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雖然不寫詩,不研究詩,但有不少詩人朋友。他們常常鼓動我要多參加詩歌活動,理由是詩歌界非常活躍,詩歌活動很多,且有很多詩人是商界的驕子,可以給我供職的媒體提供創造效益的機會。我承認,今天詩人之多,包括舊體詩詞和現代詩的寫作者,可能要遠超其他文體的寫作者。單從數量看,也可能是歷史之最。據舊體詩詞學會的一位朋友透露,僅僅是舊體詩詞學會的註冊會員有兩萬人左右,加上寫作愛好者,在全國號稱有百萬大軍。但遺憾的是,當下詩歌讀者少之又少,也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 當然,學校的學生,在語文課上聽老師講授詩歌除外。這是被動式的閱讀,我指的是主動閱讀。)在各種圖書銷售的排行榜上,幾乎看不到詩集的影子。不知道,有沒有哪位詩人可以不自掏腰包,或者獲得某些機構、他人的資助,能夠出版自己的詩集?再問一句,詩人們除了讀自己的詩外,讀不讀與自己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的詩?既然詩人如此之多,即使詩壇外人不讀詩,詩人們相互取暖,我想詩歌出版物也不至於如此遭受冷落?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大家都有共識,中國是詩歌大國,當下寫詩的人又如此之多,按理不應該缺少讀者?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是市場經濟、高科技的疾速發展,使得我們生活中的詩意、我們對詩歌的感覺在逐步流失?還是詩歌的創造者本身有什麼問題?或許兩者的原因都有。前者涉及環境變化的大勢,太複雜,這裡談談我對後一問題的個人淺見。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詩人們未能為讀者奉獻出能夠深深刺痛這個時代社會神經敏感穴位的優秀作品;更不用說,我們缺少承續詩歌大國優秀傳統的偉大的詩人。在我記憶中還存留著上世紀80年代,在《人民日報》讀到郭小川《團泊窪的秋天》、在《解放軍報》讀到葉文福《將軍,你不能那樣做》時的震撼與感動……那是一個文學曙光初現的年代。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我曾對一位官員詩人委婉地提出對他的詩的意見,我說你早期的詩歌更讓我喜歡。而他後期寫的詩歌主要是頌歌式的政治抒情詩。他笑笑說,「風雅頌都需要!」我覺得他錯誤地理解了《詩經》中的「頌」的本義。司馬遷在《史記》中列舉包括《詩三百篇》等古來的大著作後,指出「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更有學者認為,「我觀於《詩》,雖頌皆刺也」。又正如《詩經·園有桃》中所唱的「心之憂之,我歌且謠。」「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應該是詩歌起源的最本質的屬性。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是民間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我們設想一下,假如屈原在仕途上春風得意,在官僚階層左右逢源,在君王那裡是言聽計從的重臣,我們還會讀到偉大的詩篇《離騷》嗎?正是因為他的悲劇性的命運,而為中華民族成就了一位最偉大的詩人。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後人意識到了詩歌寫作的這一基本的規律,一位名陳兆侖的古代學者將之概括為「歡娛之詞難工,愁苦之詞易好。」(此前韓愈有類似的說法:「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轉引自《錢鍾書論學文選第六卷P156~157》)於是,就出現了無憂之人作憂患之詞,飽食之人而發窮苦之聲的故作痛苦狀的詩歌寫作。當然,這其中也不乏好的詩歌,但應該說大多屬於矯揉造作、「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虛偽之作。「虛偽之風」作為詩歌寫作中的一個負面傳統,也在現實生活中延續……

奧維爾說過類似的話,如果要毀滅作家創造的個體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成為大大小小的官僚。看看當下的詩人們,他們除了頭戴各種冠冕外,也都生活得非常快樂……他們在天上飛來飛去,從酒水到山水,徜徉其間,其樂融融……然後再玩一點朦朧、玩一點晦澀、玩一點現代後現代……我終於觸摸到一點當下詩歌整體平庸的原因,真正生活在愁苦中的底層人,因為他們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具備寫作詩歌的表達能力;而具有寫作詩歌能力的人,他們又大多不知「愁」為何物?我想,在一個娛樂之死、娛樂之上的年代,我們寄望於產生能夠承續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龔自珍那樣文脈的偉大詩人,是不是過於奢望了?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在號稱詩歌大國的國度里,如果詩歌連基本的讀者群都沒有,難道跟缺少能夠深深刺痛這個社會神經的真正優秀的詩歌作品、缺少孑然挺立目光如炬的偉大的詩人,沒有直接的關係?彌爾頓說,一個詩人要想寫出讓人難忘的詩來,他本身必須要是一首好詩。

我們都希望詩人們生活得安康富足,同時我們又企盼讀到充滿憂患情懷的詩歌作品,這可能是一個類似「第22條軍規」的悖論。我不知道如何解決讓我陷入思維困境的矛盾,而且,也不僅僅是具有了憂憤的情懷和不平之氣,就能寫出好作品來。有詩論家說:「此事原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持其情志」,可以為詩;而未必成詩也。《顏氏家訓》中曰:「為學士亦足為人,非天才勿強命筆。」(轉引自錢鍾書《談藝錄》P40)難度又增加一層,還得加上有特殊的詩歌創作天賦。成為一個優秀的詩人,真是不容易!我曾胡想,如果那些KTV歌廳的小姐中,有人具有秦淮名妓柳如是那樣的學養和詩才,我們會讀到什麼樣的詩歌呢?

欣賞優秀古典詩詞,尋找當代偉大詩人的身影

那麼,就讓我們耐心地等待、尋找屬於這個時代的偉大詩人的身影;讓我們在嘈雜的喧囂聲中豎起雙耳捕捉、尋覓,那些人間難得幾回聞的天籟之音。

如果連尋找的「慾望」也沒有了,我們就只有永遠在世俗的滾滾濁流中沉浮、在看不到天光的霧霾中呼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耕樂堂文化 的精彩文章:

自製賀壽詩詞封片「禮薄」情濃,集郵界一大時尚
己亥豬年郵票首發,畫家韓美林36年後再續「豬緣」

TAG:耕樂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