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投資僅為好萊塢大片四分之一,是什麼令《流浪地球》燃爆?

投資僅為好萊塢大片四分之一,是什麼令《流浪地球》燃爆?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了延續生命,你會儲存地球所有生物樣本,丟棄家園,逃離地球;還是會帶著千瘡百孔的地球與抽籤獲得遷移資格的30多億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去推動地球,踏上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有著家國、故土濃厚情懷的中國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燃爆整個春節檔、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的同名電影故事。

無論是不是科幻迷,當玄幻的紅色木星、冰裂的地球、殘敗的北京與上海等國產電影歷史上少有的特效畫面和鏡頭出現在大銀幕上時,就足以讓觀眾震撼,並從一開始就成為「科學」、「科幻」類的輿論熱點,「《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流浪地球》不及格」等兩極觀點的持續爭議將觀眾的觀影熱情充分燃燒。

再加上吳京、吳孟達等流量明星的加持,該片口碑與票房齊炸裂。豆瓣評分高達8.4分。截至2月10日記者發稿,票房已達20億元。

業界人士保守估算,《流浪地球》票房至少會衝擊40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到,該片總投資僅相當於好萊塢同質量影片的四分之一,若以《銀河護衛隊》等科幻大片平均十五六億元的投資成本為參考的話,《流浪地球》投資成本應該在4億元左右;若最終票房高達40億元,26家出品方與聯合出品方的收益應該在十幾億元。

「能否成為最賺錢電影並不好說,但至少在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歷程中,《流浪地球》真正引發的一種思考,國產電影該如何去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市場的工業體系與價值觀標準,這可能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2月10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決戰大年初三

回顧《流浪地球》,時間必須調回農曆戊戌年三十的夜晚。

當大多數中國人左手執酒,右手飲茶,舉家歡慶時,北京望京街1號北京文化產業園的北京文化大樓卻燈火通明。作為影片整體營銷策略掌舵者以及主控方,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000802.SZ,下稱「北京文化」)的員工多在加班,尤其是營銷中心——因為大年初一影片就要上映,決戰最強春節檔,營銷發行不可停。

年初一,同天上映的有黃渤、沈騰兩大喜劇明星主打的《瘋狂的外星人》,還有韓寒的《飛馳人生》、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成龍的《神探蒲松齡》,春節檔由原先的四強、六強爭霸變成了八強分享百億級票房。

在提前預售中,《流浪地球》排名第六。

而對於春節檔,影視行業的基本經驗是,春節檔影片頭部效應已非常明顯,以2018年為例, 春節檔TOP1影片票房市佔率33.3%,TOP5市佔率98.2%。因此,大年初一、初二,無論影院排什麼影片,八強之間的差距將基本沿襲這樣的格局。事實也如此,大年初一,《瘋狂的外星人》累計4.3億元,《飛馳人生》累計3.33億元,《流浪地球》累計2.08億元(含零點場),排名第四。

真正拉開距離是從大年初三開始,口碑將起決定性作用。這一點,《流浪地球》是具有優勢的。

前期營發方案已基本達標,就是向觀眾不斷滲透世界觀的同時,深度解讀中國科幻文化。原作科幻迷粉絲的好評使得該片口碑排名較高,在豆瓣等網站排名第二。不過,若要真正引爆票房,《流浪地球》還差一口氣。

就在「中國科幻類型片」還在發酵時,北京文化的中後期營發策略是,打起人物牌和情感牌,其中人物主要以影片中群像的方式出場,而情感牌則主要從人類和地球的大家、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家兩方面入手。除了強化科幻類作品的差異化營銷,還用極易引起情感共鳴的「家」的情感讓所有受眾有所思有所感,從而以一種更為溫暖的方式打破了科幻題材極易形成的冰冷外殼。

正是因為年三十的加班,《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二的晚上真正開始刷屏。

大年初三,《流浪地球》以3.42億元衝上單日票房冠軍,累計破8億元;《瘋狂的外星人》9.26億元;《飛馳人生》排第三,為6.71億元。《流浪地球》排片率穩居第一。

「聯排炮」文章初三、初四繼續發酵,即便有「《流浪地球》,不及格不及格」等10萬 的文章阻道,使得口碑評分略有下降,但都已擋不住票房的爆炸。截至發稿,《流浪地球》與排名第二的《瘋狂的外星人》的票房已拉開一定差距,誰也阻擋不住票房冠軍的賓士。

奔跑不停的「阿甘」

事實上,在大年初二,第一財經記者收到消息,將原本約好的年後專訪提前到了大年初三。

北京文化影視事業部總經理張苗說的第一句就是,公司很多同事已經三天三夜沒睡覺了,他亦如此。當第一財經記者問,「你會如何獎勵自己與同事們呢?」疲憊並忙碌的張苗表示,能夠參與到《流浪地球》這樣一部科幻大片的整個過程中,所有人應該會「與有榮焉,引以為豪」。

雖然聽起來略有不近人情,但似乎就是這種「鋼鐵般堅韌」的企業文化,成就了《戰狼2》、《我不是葯神》等影片的成功。

其實,也是上述幾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北京文化開始在影視行業嶄露頭角。畢竟,春節檔,曾一直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是華誼兄弟。

春節檔屬於「賀歲檔」一部分,賀歲檔一詞最早來自香港電影市場。

1995年,成龍的《紅番區》作為第一部以「賀歲片」名義引進中國內地的影片,當年的票房收入僅次於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

受此影響,1997年,葛優、劉蓓等主演的喜劇《甲方乙方》在中國內地首次打出「賀歲片」旗號,最終也拿到3600萬元票房。從此,開啟了中國內地電影賀歲檔時代,也開啟了「廣告出身」的華誼兄弟的電影時代。

從《不見不散》、《一聲嘆息》、《大腕》、《手機》到《私人訂製》,馮小剛成為賀歲檔尤其是春節檔的常客,也成為喜劇大師,而通過主控這些影片的投資、宣發,華誼兄弟常年穩居中國民營電影企業老大的位置,並在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成為電影圈絕對的主角。

「這是一個時代,也是一個標識,就是春節檔,合家歡的喜劇已是一個重要的類型片,這是消費心理與消費市場所決定的。」魏鵬舉認為。

如果從這角度分析,具有科幻色彩的《流浪地球》並不適合「春節檔」。

張苗坦言,《流浪地球》是逐漸有了「春節檔」的氣息與味道。

2015年,張苗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本大綱,他很興奮,他對導演郭帆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劇本內容,你沒告訴過別人吧?」;第二句是「中國科幻片到了要博一次的時候了」。

但成為了項目主出品方、承製方、主控宣,為國產科幻片保駕護航,談何容易?

首先就是新的科幻類型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整個尚不成熟的工業生產體系給製作帶來了巨大壓力,整個過程,張苗形容為,如阿甘的奔跑。

在北京文化入駐該項目之前,最初提出要拍攝《流浪地球》的中影集團曾找過好萊塢的卡梅隆等大導演,但並未談成。

至於未談成的原因,中影集團並未說過,但有著好萊塢工作經驗的電影人認為,好萊塢導演不接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科幻片真的很難拍,二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本土化、生產等環境,好萊塢並不好適應。

但中國的「阿甘們」接了,本身是科幻迷並被好萊塢電影工業震撼的郭帆,在2015年接下了該項目;投資方也是如此,2016年入資。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的是,媒體盛傳的萬達最初入資並非事實,而是萬達方面曾談到過對內容感興趣而已。最終,「老大哥」中影集團與北京文化成為支撐郭帆等主創團隊科幻之夢的兩大出品方,用張苗的話說,除了中國電影變強的使命感驅使外,更多是對導演等所有團隊的信任。

最好的信任就是砸真金白銀。

有報道稱,北京文化最初出資是在1億多。做特效有點捉襟見肘。果然,電影到了做後期,預算不夠,資方重回牌桌,開始了漫長的談判,有爭吵。最終,北京文化追加了製片成本,有一種說法是,最終的成本,比當初的預算翻了一番。

對於這些說法,張苗並未透露內情,只是表示,吳京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進來的。

2017年,電影開拍3個月時,主演還未找到,但適合主演的,張苗心中只有一個人——吳京。「就是要一個適合演英雄的。」

主創找過一些一線演員,但最終都沒成行。就在郭帆發愁的時候,吳京突然聯繫了他。酒桌上,兩人邊喝邊聊,把臉喝得紅撲撲的。吳京激動得手舞足蹈,郭帆感動得熱淚盈眶,兩人抱在一起,喝了一瓶又一瓶。考慮到當時劇組的情況,吳京決定出演這個角色。

「這是一個轉折點,解決了很多問題。」張苗感慨道。

有了吳京的投資,被粉絲稱為「小破球」的《流浪地球》終於能加一些大場面,宣傳上也有了噱頭。事實上,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因為那版「吳京版」片花。

到了2018年,出品方剪輯了電影的精彩畫面的片花,一些投資方開始對硬殼科幻片有了信心,加入其中,也有一些投資方雖然看好影片,但影片上映的時間從暑期檔改為了春節檔,讓他們有了懷疑。到成片之後,進進退退多輪,出品方與聯合出品方達到了26家。

無論爭議多大,《流浪地球》在科幻電影的探索上踏出了紮實的第一步,這是中國電影工業歷程中的一種榮耀;更為實惠的是,在票房分紅上,各家終會拿到一個大大的紅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山東醬香飄蕩8000年
曠視升級 印奇成長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