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破五送年,別忘了吃餃子

破五送年,別忘了吃餃子

今天是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有兩件事必須要做:一是放鞭炮,意喻將妖魔鬼怪都趕跑,迎接財神到來;二則是吃餃子。

為了藍天,放鞭炮就免了,但是這頓餃子是必須吃的。

真是應了那句「好吃不過餃子」,除夕夜吃餃子,「破五」要吃餃子,入伏要吃餃子,立秋要吃餃子,到了冬至還要吃餃子,沒有哪一種食物像餃子一樣在中國人的食譜中佔據如此重要的地位。

餃子歷史可溯千年

關於餃子的發明人,很多人說是 「醫聖」張仲景。如同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吃餃子正是為了紀念張仲景。

東漢建安初年,張仲景出任長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便毅然辭去了太守官職,告老還鄉,決心為百姓治病。這時正值數九隆冬,他在回鄉路上,看到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窮苦百姓,衣不遮體,許多人耳朵都凍爛了,心裡十分難受。張仲景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了醫棚,架上大鍋,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藥材放在鍋里,熬到火候時再把羊肉和藥材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每人一大碗湯、兩個「嬌耳」,這葯就叫「祛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覺全身溫暖,兩耳發熱。 從冬至起,張仲景天天舍葯,直舍到大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治好了,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古籍《張仲景傷寒論原文淺注》書影

每到冬至,人們就想起張大夫為鄉親治病的情景,也模仿著做「嬌耳」的辦法,做起了食品。為了區別「嬌耳湯」的藥方,就改稱為「餃耳」。因叫著別嘴,後來人們就叫它「餃子」了。天長日久形成了習俗,每到冬至這天,家家都吃餃子。

唐墓出土的餃子

現存確定無疑的最早的餃子實物,當是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發現的。隨葬的一隻木碗中擺放了若干餃子,其外形完整,形如半月,與現代餃子幾乎完全一樣。唐代餃子實物在「西域」被發現,說明當年絲綢之路沿線的麵食文化曾非常發達,餃子這種食物通過交流也已擴散到了很邊遠的地區。

餃子,餛飩,傻傻分不清楚

餃子最初並不是像現在這樣蘸料吃的,而是像餛飩一樣連湯吃的。餃子和餛飩都是北方面食文化譜系中的代表食品,中國人吃餃子的歷史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在餃子面世之前,類似的食品就是餛飩。北齊顏之推曾在《顏氏家訓》里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說明這種偃月形餛飩在當時已頗為流行與普及。 顏之推說的這種食物雖仍有「餛飩」之名,卻已具備「餃子」之形。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得以保留,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今天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餃子和餛飩在稱呼上「分家」,也是從唐宋才正式開始的,唐代多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宋元時多稱之為「角兒」「扁食」等。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此外還有「駝峰角子」。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卷一也記錄有「水晶角兒」「撇列角兒」「時蘿角兒」等。

古籍《飲膳正要》書影

大約到明清時,餃子在整個中國北方便已成為定俗,餃子的稱謂也更加多樣化,除「角子」「扁食」「餃兒」等前代既有稱謂外,還有「水角兒」「水點心」「水點兒」「湯角」等。

最初餛飩與水餃並無區別,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二者漸漸有了區別。餃子重在吃餡,飩重在喝湯,這或許正是它們誰也不能替代誰的緣由吧。

餃子承載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美好祈願,已然超脫了它食物本身的價值。滿懷思念的父母盼來遠歸的遊子,所有的濃情蜜意都被包在了餃子餡中,一口下肚,記憶中家的味道剎那蘇醒。

正月初五,別忘了陪家人一起包餃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診療室 的精彩文章:

腰椎疼痛告訴我:年輕從來不是資本,健康才是!
健康貼士︱想要疾病少,睡要睡得好

TAG:超級診療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