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爆發,中央派五人秘密潛入上海,有一人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抗日戰爭爆發,中央派五人秘密潛入上海,有一人後來成為國防部長

在革命戰爭年代,黨中央和毛主席歷來是統攬全局的。關注正面戰場,也關注敵後戰場。抗日戰爭剛剛爆發,毛主席便意識到日本肯定要染指上海,為了爭取華東局勢,黨中央派五人秘密前往上海。

人員具體由羅瑞卿負責從抗大教學員中挑選。經過精挑細選,羅瑞卿選中了這五個人,分別是張愛萍、余立金、彭林、曾廣泰和吳克華。所以,這五個人都不在八路軍最初的序列里。

1937年8月,五人從延安出發,剛到西安,13日,日軍便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爆發。上海變成了龍潭虎穴。去,還是不去?當然必須去。穿過槍林彈雨,他們到達烽火遍地的上海。

張愛萍被任命為江蘇省軍委書記。上海淪陷後,他們來到南京,然後又去了武漢。黨的幹部,走到哪裡,就紮根哪裡。恰逢新四軍組建,他們基本都成為新四軍將領,浴血奮戰在華東戰場。

(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

那麼,這五個人後來成就如何呢?先說曾廣泰,這是一位來自湖北紅安的老紅軍了。他曾擔任新四軍的團長,後來參加了中原突圍,又隨劉鄧大軍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然後是彭林,曾擔任新四軍旅政委,1955年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還有餘立金,我們老余家的開國將軍,也擔任過新四軍旅政委。在建國的一個時期,余立金名氣非常大,「楊、余、傅」事件中的余,就是余立金,他當時擔任過空軍政委,開國中將。

成就最大的是後兩位。一個是吳克華。這是一位開國名將了。吳克華轉而去了山東戰場,成為許世友手下名將。後來又去東北戰場,擔任四縱政委。建國後更是擔任多個大軍區司令員,也是開國中將。

最後是張愛萍,他擔任過新四軍旅長和師長。到解放戰爭時期,張愛萍擔任華東海軍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1980年,他擔任了國防部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蘭笑點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的一支連隊,凍成了冰雕依然保持戰鬥姿勢,美軍對其敬禮
皇帝龍袍上為什麼要綉九條龍?專家:多一條或少一條是要出大事的

TAG:米蘭笑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