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有些人全然不知時代變化,所以他們看不懂《流浪地球》

有些人全然不知時代變化,所以他們看不懂《流浪地球》

【文/觀察者網特約作者 著名編劇汪海林】

在這個號稱史上最慘烈的春節檔,《流浪地球》4天破10億,逆襲票房第一,而且還在不斷上漲中。

與電影院的火爆相互輝映,這部電影也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反響,讚譽者和批評者呈現明顯的兩級化,引發繼《戰狼2》後又一現象級討論。

一部電影為何能引發如此尖銳的對立?《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對中國乃至世界科幻電影到底意味著什麼?這種中國話語的表達背後映射出哪些現實變化?觀察者網專訪知名編劇汪海林,從專業角度解讀電影《流浪地球》。

【採訪/觀察者網 小婷】

觀察者網:《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炸裂,4天票房過10億,也引發了很多討論。您怎麼評價這部電影?

汪海林:這要分兩個層面來看。從整個電影史的維度來看,有很多評論說到這部電影是中國科幻元年的標誌。在我看來,它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義,它的整個作品形態和表達方式以及在類型等各方面的突破,使得它必然已經成為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這是首先要肯定的,這部影片已經奠定了它在電影史上的地位。

第二個層面,就影片本身來講,也是一個上乘之作。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實際上來自於劉慈欣的整個的故事架構,他在末日三部曲(《流浪地球》、《微紀元》和《超新星紀元》)里對人與宇宙關係的設定,包括《三體》三部曲中的世界觀設定,其實就是對虛擬世界中的語境設定、故事情境的設定,都是一流的,所以這部作品的思想性是一流的,它本身的科學素養和想像力以及要表達的思想是最重要的收穫或者說成果。

這部影片實際上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說明即便是在商業化市場中,思想性也是大於娛樂性的,思想的力量是無堅不摧的。與《流浪地球》同檔期的其他影片,有一些娛樂性很強,居然在它面前敗下陣來,就說明了這一點,思想是無堅不摧的。

觀察者網:這部電影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但電影最終呈現的情節,和原著差距很大,很多觀眾也指出了劇本有硬傷。從編劇的角度,您怎麼看這種同名改編差距很大的情況?

汪海林:應該說劉慈欣的原著更殘忍、更殘酷,更具有科學理性。把原作品影視化,成為一個類型片時,創作者做了一個很好的改造。我注意到這個影片的監製也是劉慈欣,所以他本人對影片的最終走向和整個劇情的把握,還是有話語權的,對影視改編也是肯定的,而且我認為他也參與了。雖然最後的呈現距離他原來的表達距離較遠,但這是一種正常的影視化調整,我覺得也是非常成功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是在劉慈欣把握大方向下的一種改編,這點很重要。我也再三強調因為有了偉大的劉慈欣,才會有後面的一切,他是這一切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原因。

當然,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樣一種機制,就是思想者提供思想,提供他的宇宙觀、世界觀,再由我們很好的創作人,拿出最好的專業精神去呈現,這是一種很完美的合作模式。以往有些合作模式是已經找到一個很好的思想者或者文學內容,但找來的執行者卻把自己凌駕于思想者、文學內容之上,最後呈現的是執行者的水平,這也是很多作品最終失敗的原因。

所以這次非常好,也是因為劉慈欣本身的地位,大家對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這種尊重導致了這種成功。

劉慈欣原著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基石

觀察者網: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呈現了兩極化,甚至上升到了文化戰爭的高度。有一種批評聲認為中國的科幻電影肯定不如美國大片,拯救地球的只能是說英語的人。您怎麼看這種評價?背後反映了這些人什麼樣的心態?

汪海林:我認為對《流浪地球》的批評要分兩種,一種是從技術上分析,認為影片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在技術上、科學概念上有一些漏洞或者不準確的地方,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需要的,我們也不要捧殺這部電影。

但另外一種是很多人根本就沒看懂甚至沒看電影就來批評,他就是厭惡中國人成為主角拯救世界的故事,其實這部影片只不過主角是中國人,還寫到了各國的共同努力,這是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只是片面認為這部影片寫的就是中國人拯救世界,我覺得是不準確的,不足以概括這部影片,是一種不公平的評價。

這種不公平的評價來自於一種失衡的心理狀態,這些人可能難以面對觀眾這種超出他們預期的熱情,不僅僅是這部影片所表達的內容,而且他們發現原來自己掌控的那套輿論話語已經喪失了,他們也已經失去了對話題的操控權,而且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屬於他們的價值觀傳銷時代已經過去了,我覺得這也是這部影片成為標誌性影片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它在價值觀的表達上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觀察者網:《流浪地球》一直被對標好萊塢。如果一定要和好萊塢標準作比較,您認為這部電影有哪些超越和差距?

汪海林:我覺得在一些細節上都還有待提高,比如一些幽默的細節和重要的情感內容,比如在緊張的時刻做到張弛有度,尤其是情感的表達上,離成熟還有一點點距離,可能還是導演和編劇團隊、主創團隊相對年輕,有些東西還是需要時間和經驗。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一個作品完不完美不是最重要的,它自己的個性特點最重要,尤其對於年輕的創作人來講,這部電影已經充分表達了他的創作個性。而且主創團隊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文化自信,這是最令人激動,也最令人高興的一點,中國的年輕的創作人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科幻文學總的來說來自於西方,中國人能在這個領域做出突破,這是非常令人激動的。

這種突破首先在於劉慈欣,偉大的文學才能產生偉大的電影,《流浪地球》正是站在了偉大文學的肩膀上才獲得了成功。其次在於我們年輕的創作人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且在技術上的成熟度超越了他們的前輩。中國第五代導演在視聽語言上做出了革命性突破,使得他們之前的電影藝術家們好像一夜之間過時了,因為視聽語言更新換代了。到這幾年,我看到我們年輕的創作人在商業片、類型片的敘事技巧上,包括視聽語言、技術的成熟度上,已經明顯超過了他們的上一代。上一代是從文藝片入手,然後轉換拍商業片的,他們在商業片敘事的駕馭上還不如這些年輕人,這些年輕人上來就很成熟。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剛才說到的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年輕的創作人如何去表達自己,或者說民族電影很重要一點就是你的民族立場、民族表達在哪裡?以前我們在中國立場和中國表達上是缺失的,說實話即便我們的電影在國際上拿到了獎,但我們的中國立場沒有了。現在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年輕的中國電影創作人,他們更自信,不光有中國表達,還有中國立場,這一點非常了不起。我這幾天非常激動,有的時候晚上睡不著,真心為他們感到高興。

而且我一直覺得電影要良性循環,要後浪推前浪,要有良性的競爭以及淘汰,我特別歡迎這樣的年輕人去取代老人、舊人。因為他們代表新的中國力量,這一點非常了不起,他們這一代已經不像前輩那樣去迎合西方了,而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信,表達我的立場、我的訴求,而且一點也不偏執、不狹隘。我們看到《流浪地球》里寫到各國救援隊,它沒有去貶低別人,也沒有去突出自己,但是寫到犧牲的時候,就是「讓我來」這種舍我取誰的文化氣概,這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弘揚的精神。年輕一代能夠做出這樣的表達,中國電影就是有希望的。

就連劇中韓子昂的扮演者吳孟達,在拿到劇本時都很吃驚

觀察者網:很多人會給這類影片貼上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的標籤,但正如您所說,《流浪地球》里有很多展現團隊合作的劇情。從這個角度來說,您怎麼看中國式英雄電影的獨特敘事,和好萊塢英雄電影有哪些不同?

汪海林:《流浪地球》當然是一個中國式的價值觀,寫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它的英雄觀是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而不是某一個超級英雄。當然這裡面我們看到有吳京式自我犧牲的英雄,在好萊塢的一些影片里也有,但好萊塢更多是去神話或者突出個人的作用,個人是為了解決自己或者家庭的問題,解決自己心愛的人的問題,順便拯救了國家和世界。在好萊塢看來,直接訴諸於宏大的主題,它覺得它的觀眾無法接受或者理解不了,所以好萊塢式英雄始終是個人主義的,它也有愛國主義,但是從個人出發最終落到愛國主義上去。

但《流浪地球》不是寫愛國主義,實際上寫的是人在危機面前如何應對的問題,是人類的理性可以戰勝一切以及勇敢獻身的精神,而且這些犧牲都是非常理性的犧牲,是理性的選擇,是具有科學精神的,就是說人不是盲目地去犧牲,是經過了理性的分析判斷計算以後,覺得犧牲可以使更多人獲救,是成功率最大化的一種犧牲,它表現了一種科學理性精神。

另外這部影片有一個很重要的點,是我們以前作品裡不是太常見的,它也寫到了中國的實際情況。雖然中國被稱為基建狂人,但我們有一種愚公精神,通過千千萬萬普通的個體去改變自然,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通過不斷的堅持,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子孫後代建立一個美好家園,這種精神是很少有的。

其實我們看歌德的作品《浮士德》,裡面寫到浮士德和魔鬼有一個約定,魔鬼可以滿足他的一切願望,直到他認為滿足了為止,那一刻他的靈魂也將被魔鬼收走。但所有東西都無法使浮士德滿足,直到他看到了荷蘭偉大的人工填海工程,看到人工對自然的改造,那一刻他覺得滿足了,也這樣死去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歌德也相信人改變自然的力量,其實這也是所謂啟蒙主義以後一個很重要的思想,但這些年我們好像不那麼強調了。我覺得《流浪地球》也具有這種思想,可惜的是我們中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己都嘲笑這種精神,說愚公搬個家不就行了,這不就是智叟的想法嗎?這個寓言故事本身已經嘲諷了看上去很聰明的智叟,批評了這種所謂的現實判斷或者是追求短期利益的判斷。

所以《流浪地球》有很多深刻的內容,首先這部影片對世界科幻電影做出了獨特貢獻,注入了東方哲學思想。通過幾十代人的努力去做一件事情,鍥而不捨,這種精神也是東方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子孫後代著想,而不是只為這一代此時此刻及時行樂著想,這是很積極的、很有價值的思想。

其次,這部電影展現了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下,人類前赴後繼、團結一致地去面對危機,積極的採取行動,改變原來設定的悲劇性命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題,我認為比那些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更深刻,也更有現實意義。這其實挺了不起的,是中國人在科幻電影中注入的一種新的精神力量。

而且我覺得這部影片既不是一個所謂的民族主義影片,也不是一個所謂的集體主義影片,它描述的其實是全人類的精神困境,以及如何面對自己的這種困境,所以它不僅是一部了不起的中國電影,在世界上也是一部了不起的影片,不僅僅是在技術上做到了突破,使得中國科幻電影的工業化水平大大提高,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它為世界電影貢獻了精神內容。

觀察者網:從《戰狼2》到《紅海行動》,再到《流浪地球》,這些展現中國話語、中國自信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接受和認可,您認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汪海林:這個原因就是世界話語體系已經發生變化,而我們很多知識精英依然停留在過去,沒有跟上這個很重要的時代變化。

冷戰結束以後,西方話語體系就已經在改變,現在更重要是文化衝突和資源爭奪。其實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里說得很清楚,世界上各個主要的衝突地帶,就是文化的交界地帶,比如說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的交界往往就在打仗。所以現在更重要的是文化的衝突和民族立場之間的博弈衝突,而不是原來的意識形態衝突,左右派的衝突。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矛盾,民粹主義與精英政治的矛盾,環保、反歧視運動都是當下的新議題……國家利益衝突已經取代了原來的意識形態,變成了爭奪資源的國家利益衝突、爭奪世界話語權或者地區話語權的衝突,而且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

但是中國的一些知識精英依然停留在冷戰時期,或者後冷戰初期的話語體系里,包括民主/專制二元對立的話語體系,所以他們反對戰狼系列,反對民族主義,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影片迴避了民主/專制這個唯一主題,迴避了他們關注的唯一主題,他們恰恰不知道這個主題已經被取代了,甚至西方也不把它作為一個主要議題了。

而且年輕人對民主/專制的話語體系也不感興趣了,而是對現在的民族衝突、民族立場的表達感興趣,因為這是新時代的新話題,而《戰狼》也好,《紅海行動》也好,包括現在的《流浪地球》,很準確地切入到當下新的話語體系中。所以我們的公知以及很多知識界人士感到迷茫、失落甚至憤怒,因為他們實際上已經落後於時代的變化,沒有準確把握住當下主要的、世界性的問題,時代已經變了,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航母與F-35B,日本又要「大建」了嗎?
日本航展有些啥消息?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