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中國特供奢侈品,你們太丑了

中國特供奢侈品,你們太丑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柳飄飄了嗎」

ID:DSliupiaopiao

文丨王逅逅

啊,又到了大牌春節限定款爭相丑得放光彩的時節。

Gucci和Tory Burch的豬豬包,一時間竟分不出誰更難看。

沉思良久,覺得Gucci贏了。

它家的包,到了鼠年兔年大概還能再賣兩次,反正只要你不說,沒人認得出這是個豬豬。

上:Gucci,下:Tory Burch

LV的生肖限定款則是豬豬鑰匙扣。

然而大豬蹄子即使會動,也還是不可愛的。

Givenchy把四宮格散粉的蓋子換個紅色,已經算是新年限定(裡面比較順眼的)了。

不信看雅詩蘭黛的限量生肖粉餅。

外表看著就扎心,大概cos的是豪豬吧。

前陣子去北京和小姐妹嘮嗑時,就聊起過這個話題——

春節期間的中國特供奢侈品們,為什麼總丑得爭奇鬥豔?

西方視野下的東方畫卷,為什麼總是流露出詭異感?

我一尋思,這些問題,曾在《紐約時報》實習的時尚觀察家@王逅逅再適合解答不過。

文 | 王逅逅

「柳飄飄了嗎」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Burberry首次拍攝了中國春節大片——

對的,用的是全員亞洲臉,而非他們愛用的英國面孔。

但……這畫面是不是感覺不太「春節」?

說難聽些,到底是春節大片還是鬼片。

雖然這套圖的攝影師Ethan James Green,一直在拍風格奇異的人像攝影。

但這次的廣告宣傳明顯可以感覺出,是「為了奇怪而奇怪」。

或許這樣也好。

時尚評論者可以欣賞到怪異的美,縣城土豪也可以欣賞到趙薇沒有卧蠶的假人美。

一舉兩得。

大牌做春節主題,並不是一個新潮流。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常消費品便看到了中國的商機。

80年代的萬寶路香煙廣告,已經搭上了馬年春節定製款的頭班車。

看。這大紅色的刺繡繁體字,以及閃瞎人眼的萬丈金光。

老版西遊記既視感。

萬寶路的錦繡前程禮盒上,也印著駿馬圖,潛在的用戶場景一目了然:春節送禮,人情往來。

可口可樂也從1999年開始推出春節賀歲廣告片:「風車篇」、「舞龍篇」、「泥娃娃阿福賀年篇」……

倍耐力在92年做了生肖年曆,然而畫面略顯詭異,充滿了西方對於東方的無知:

馬馬馬!

雞雞雞!

虎虎虎!

龍龍龍!

哪裡是十二生肖,簡直十二妖魔鬼怪。

後來倍耐力首次在亞洲拍攝,邀請張曼玉、杜鵑、莫萬丹三位華人女星登上年曆,畫風也再熟悉不過——

和Burberry鏡頭中趙薇一樣的假人感 藝伎感。

說回正題。

90年代,進入中國的品牌發現了春節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於是紛紛開始推出「年貨」。

而到了2010年代,奢侈品開始看見了中國市場。

2010年從聖誕節至春節前的1個月時間裡,北京奢侈品營業額幾乎達到了此前1年的量,許多品牌的熱銷款都賣斷了貨。從那時開始,古馳、愛馬仕、LV等奢侈品牌都已經開始設計「春節概念」。

而在18年的春節,我們已經能看到各種琳琅滿目的奢侈品「年貨」:

Armani在官方微博上發出狗年年貨海報。

Fendi的包包,宣稱融入了煙火、紅包、京劇和剪紙等中國元素。

毋庸置疑,畫面正中是一款正紅色包包。

這一舉動看上去是一個很好的主意——

西方奢侈品相當於在中國另開了一家西方人看不見的店(非亞洲顧客不會趕在春節買個幾千美元的大紅襖子裹在身上)。

本身歐美大牌就很怕品牌調性被中國土豪帶壞,所以這樣正好,即使紐約擠滿了中國土豪,中國人拿的包還是跟西方顧客群的不一樣:買了「副線」,還覺得自己賺到了。

LV設計的狗年款包包,靈感來自日本柴犬

中國土豪則會覺得:中國強大了!品牌跪舔了!我穿大紅狗頭毛衣出場閃瞎你們!

然而這樣的商業行為,也時常會弄巧成拙。

義大利奢侈品牌寶格麗(BVLGARI)在新年推出新品的廣告詞中,使用諧音「JEW」來宣傳自家產品。

」掌上明JEW「,「胸有成JEW」、「JEW事順利」看起來俏皮,然而Jew在英文中是「猶太人「的意思。

這條廣告只存活了一天,就被撤下。

用不吃豬肉的猶太人來代替「豬」字,真的是犯了文化大忌……

最先指出來的是推特網友@NateyBakes,他說:「好奇他們(寶格麗中國團隊)事先有沒有和猶太人討論過。」

幸好在發酵成DG事件之前就被及時打住。不然也要失去一群紐約上東區猶太小公主顧客。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大牌在做新年主題之前,其實根本沒有好好做功課。

這也讓我想到最近美國有家電商將歐美網紅聚集起來,去了一趟京都。

她們的ins照片是這樣的:

京都不同於東京,是一個充滿了日本傳統文化氛圍的城市。

城內很多的建築都保留著古時的面貌。而有很多遊客會穿上和服,以融入當地的氛圍。

而這些網紅的照片,滿滿寫的是「惡俗」。

可以感覺到,這些網紅真的不尊重、或者說是不懂當地文化,穿著和當地氛圍完全不融合的服裝,跑到廟裡扭來扭去大肆擺拍,拉著和服女子合影。

拍了照片,沒有描述可寫,便寫一個"when in kyoto, many many temples."(在京都,很多很多廟),或者加上一個筷子的emoji。

她們對於當地文化根本沒有尊重和理解,明顯只是去搔首弄姿。

拍這樣的照片當然不犯法,但「不犯法」是最低底線。

「尊重當地文化」不是跟著當地指示標語來做事,而是你做此事的出發點。

你的這張照片,是利用當地的廟宇來表現自己的性感,還是真正了解到廟宇對於日本人來說是一個神聖的地方;是凸現自己的身材,財富,社會地位,還是在了解、學習,和尊重——這是「雅」「俗」的區別所在。

這也是西方品牌對於亞洲文化的長期膚淺誤解。

這種行為的本質,不在於「統一」,而在於「分層」

「分層「並不一定不好。為特定的消費者定製特定的產品無可厚非,然而在背後的用意值得揣測。

類似的消費分層早在2011年,妮維雅就做過。

在男士洗面奶廣告中,一個黑人男性將自己的頭髮、鬍子和臉扒下,做出要甩很遠的動作,配的字是:重新教化你自己。

他們還在instagram上,po出:「白(白人)就是純真。「

對於熟悉商業社會的消費者而言,這些拆分大眾的舉動是一種赤裸裸的挑釁。後來妮維雅不得不對此向黑人群體道歉。

而中國顧客也在慢慢認識到這一點。

從DG的例子便可以看出,中國顧客已經看出了品牌對待中國顧客和西方顧客的不同態度,而這種態度往往帶有一種輕蔑,散發著:我就是想賺錢,其實對你們的文化不屑一顧。的態度。

也許並不只是不屑一顧。

就拿《紐約時報》來說。

這其實是一份對於中國問題很公正,調查也很儘力的報紙。

然而在12年的時候,我在《紐約時報》實習,那時的主編是一位普利策獎獲得者。

這個主編前兩年剛從阿富汗調來,我為她的一篇文章做調研。而在與她的交流中我發現:她其實對中國一無所知。她甚至不會說中文。

人才的缺失也確實是奢侈品市場進入中國的一大問題。

如果連《紐約時報》都無法找到合適的在中國工作的記者,可想而知西方奢侈品於進入中國市場時尋找僱員是多麼無助。

如果沒記錯的話,我前幾年看香奈兒的中國官網,上面還有忘了打標點符號、完全語句不通的產品說明。

這就是那些奇怪春節產品的幕後推手——人手的不足,眼光的短淺,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的淺薄了解。

當「中國紅」和動物圖案都被用上一圈以後,消費者會不會厭倦?

也許只有到那時奢侈品牌們才會明白:

任何不事先了解的冒犯都不是無辜的。尤其當你還想要掙錢。

《讀者·原創版》

讀者傳媒綜合性新銳原創青年雜誌

2019年破季訂閱正在進行中

隨時隨心 全國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者·原創版 的精彩文章:

你的手機1萬多,是哪個男的買給你的吧?
法醫秦明:替逝去的生命說出最後的遺言

TAG:讀者·原創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