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給了《流浪地球》靈魂,奧巴馬、扎克伯格、馬化騰、雷軍……都是他的粉絲

他給了《流浪地球》靈魂,奧巴馬、扎克伯格、馬化騰、雷軍……都是他的粉絲

流浪地球的背後,是一顆自由流浪的心。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朗博

探究東西文化,洞察差異化的世界

今年春節,《流浪地球》火了。

這部片子開啟了中國科幻片的新紀元。

導演郭帆在微博上發布《給流浪地球的一封信》,感謝了三個人:

第一是詹姆斯·卡梅隆,第二是劉慈欣,第三是吳京。

詹姆斯·卡梅隆,世界著名導演, 曾執導《阿凡達》《泰坦尼克號》等影片。

正因為當初郭帆看了他的《終結者2》,才立志拍科幻片,也才有了今天的《流浪地球》。

吳京,不要片酬參與表演,而且雪中送炭,投資6000萬,讓影片順利拍完,當然也要感謝。

這個劉慈欣是誰?

劉慈欣是《流浪地球》的作者,他賦予影片故事的硬核。

他是中國科幻第一作家。

他「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提升到世界頂級水平」。

他的粉絲不一般

劉慈欣,這個名字在當今這個追求名利、繁華喧囂的時代,並不是十分耀眼。

但是他的粉絲卻了不得。

他的粉絲有霍金、「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百度的李彥宏、騰訊的馬化騰、360的周鴻禕,小米的雷軍、高曉松.....

其中最重量級的粉絲要算奧巴馬。

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看完劉慈欣的《三體》第一部之後,著急催更。美方給劉慈欣發了郵件:

「你好,美國總統奧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

大劉以為是假的,沒有理會。

直到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人員找上門,劉慈欣才知道是真的。

奧巴馬曾評價《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

後來,奧巴馬到北京參加會議,特意見到了劉慈欣,併當面向他要下一部作品。

你說劉慈欣牛不牛?

這樣牛叉的一個人,平時卻很低調。

普通得正如混跡網路的千萬網友一樣,網友都親切叫他「大劉」。

一個普通人是如何開創中國科幻時代的呢?

不打麻將寫科幻

劉慈欣,1963年生於北京。

3歲時,他在煤炭設計院工作的父親被下放到山西陽泉,成為一名煤炭礦工。

於是他跟著父親來到山西。

童年,他毫不出眾。

讀小學時,他在床底下,發現了一本繁體豎版的《地心遊記》。

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筆下的科幻世界,為孩子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感覺就好像在一個黑屋子裡,被一下子打開了窗戶」。

科幻,從此成了他的愛好。

他的青少年歲月波瀾不驚,如同千萬中國孩子那樣,總是要為生存而活著的。

後來,他考上了華北水利水電學院,1985年畢業以後,分配到山西娘子關電廠,任計算機工程師。

他工作的地方是個偏僻封閉企業小區,那裡的人工作之餘就是打麻將。

為了打發時間,他也開始打麻將。

一次,他一晚上了輸了800元錢。

「那是我一個月的工資!」這對大劉的打擊非常大。

輸錢,還荒廢時間,難道自己就不能幹點有意義的事情?

想到了自己愛好,寫科幻小說就是不迷失自己的一條道路。

從此,牌友再見不到他的身影,他寫出了第一部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

遺憾的是,這部小說寄到了出版社,因為內容敏感,並沒有被發表。

但生活還要繼續。

同事不知道他是寫小說的

1987年,劉慈欣結了婚,也轉正成了一名工程師。

穩定的工作,不錯的收入,大劉的小日子過得挺滋潤。

如同大多數人一樣,上班工作,下班回家,照顧孩子,柴米油鹽,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

平凡的歲月,總是侵蝕著人的心靈。

他總覺得自己的生活缺少什麼。

為了打發生活的「無聊」,他又拿起筆,繼續自己的愛好,開始寫科幻小說。

「我能記起來的就是在電腦前打字,寫作就是這樣一件很容易用工作時間來打發的事情」。

現實的生活,平淡而無情,一點點磨去人內心的激情,最後麻木於生活的瑣碎。

有時,我們的心靈需要一個可以自由流浪的地方。

對於劉慈欣來說,科幻就是他的精神家園。

不為名,不為利,思緒任意馳騁,他在頭腦中構建起一個宏偉的宇宙。

1999年6月,他的《鯨歌》和《微觀盡頭》,在《科幻世界》發表了。

2000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並獲得中國幻界最高的獎項——科幻銀河獎特等獎。

「一個作家應該遠遠地躲在你的作品後面」。

獲獎之後的劉慈欣依舊低調。

他周圍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他在寫科幻小說。

他身邊同事對他說,有個寫科幻小說的,名字跟你的一樣。

以後,他混跡科幻論壇與讀者溝通時,常說「得去接女兒放學了」,「得去給女兒做飯了」,又要忙於生活了。

他身邊的人幾乎都會用一個詞來形容他:溫和

他就覺得自己「非常普通,並無特別之處」。

不為名利所困,堅持自己的愛好,只有這樣人才能活出自我的境界。

大劉的境界就是宇宙。

中國互聯網的黑暗「聖經」

康德說過:這個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的燦爛星空,二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律。

劉慈欣就是恰好二者結合起來,他的作品最後都落到對人類的歸宿思考這一宏大的主題。

《三體》就是一部這樣作品。

2006年,劉慈欣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連載了《三體》三部曲,歷時四年完成。

《三體》一出,好評如潮,獲獎無數。

2015年8月23日,《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

雨果獎被視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

在頒獎現場,美國航天局宇航員 Kjell Lindgren, 從 350 萬公里的國際空間站里,用視頻連線,宣布《三體》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

低調的劉慈欣沒去現場,《三體》英文譯者劉宇昆代領

這也是中國人首次獲得此獎,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

《三體》標誌著中國科幻小說已經達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劉慈欣在此書中創建了宇宙的文明興衰的社會法則,讓人耳目一新。

天馬行空的想像,嚴密的推理,他創造殘酷的宇宙法則,令人回味無窮。

就是這點,讓《三體》在互聯網圈子裡倍受推崇,雷軍、馬化騰等大佬對它青睞有加,甚至把它等成了黑暗「聖經」。

大劉擺脫西方科幻小說的束縛,借用宏觀的宇宙考驗人性和道德。

這是中國人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人類的未來命運。

心懷遠方,不忘初衷

今天大劉雖然已經功成名就,他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

他至今還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地方。

也許這樣,才能夠拋開一切雜念,不受現實的干擾,全心全意地去思考他的宇宙。

流浪的地球後面是一顆自由流浪的心。

有時候,失敗原因並不是因為笨,而是因為太聰明了。

本來這部電影可以順利完成,但最大投資方萬達算的太聰明,最後卻撤資了,投了吳秀波主演的《情聖2》。

結果雞飛蛋打,現在恐怕後悔不已了。

這才有了吳京投資6000萬,雪中送炭,挽救電影,又一次成就自己。

與其說吳京有投資眼光,不如說他對電影本身的執著。

正是有劉慈欣、吳京這樣的不被功利所左右的人,才有了影片《流浪地球》。

成功其實有時候並不太難,最重要就是堅持。

心懷遠方,就不要想得太多。

繁華雖好,勿失本我。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聽說關注分享的人都變好看了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英國酒店強行取消為這群人訂的聖誕房,結果……這個冬天不太冷!
留學紐西蘭2年敗光200萬,22歲吃飯還要喂!是誰培養了「留學垃圾」?

TAG:世界華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