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搞了場『全民發錢』的實驗,然而2年下來,完全不是他們想的那樣啊
說起芬蘭,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國家福利好」。
的確,相比於其他歐美國家,北歐國家包括芬蘭在內的福利體系是比較完善和全面的,社會保障福利體系對個人的支持也非常有力。
芬蘭的學生不需要交學費,低收入家庭能夠獲得住房補貼,許多大學生每個月都能從政府獲得250歐元的學生津貼。
各種各樣的教育、就業支持政策的影響下,芬蘭人民生活普遍都很開心。
然而,這一切的好福利,並不代表,芬蘭的福利政策就是「完美」的,也不代表芬蘭公民們對這些政策就已經滿意了。
一些媒體報道,還是有75%的芬蘭人希望國家能讓國民收入更平等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有政客提出了「國民基本收入」政策(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UBI):
國家每個月都給每個居民一筆錢,相當於國家無條件給所有公民發「工資」。
產生這樣的「普遍基本工資」的政策提議,也不是政府錢太多閑得無聊。
一方面,面對消費減緩的經濟狀態,政府期望能夠通過「給公民發錢」的方式來鼓勵公民們消費,從而刺激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芬蘭政府也想要鼓勵居民們的就業,促進就業率提升。
嗯,就業率低是目前芬蘭政府的痛... 主要原因是因為芬蘭國家福利體系非常優厚,目前在15至74歲的芬蘭人里,有34%的人沒有工作。
芬蘭這34%的無業人士之所以沒有工作,倒不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工作。
這些不工作的人中,絕大部分是由學生,老人,殘疾人和家庭主婦、主夫組成。真正的想找工作卻找不到的「失業者」,只是這群不工作的人中的一小部分。
在芬蘭的高福利政策下,他們不用工作也能過得不錯。
甚至有人說,他們就算工作也只能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勞務性工作,工資比較低。甚至比他們的失業救濟金、低收入人群補貼等國家福利還要低得多...
所以與其找一份工資一般的工作,不如保持「失業、低收入」,在家繼續領福利,錢還更多。
還把,那怎麼解決這樣的問題?
給他們一個「不會因為你找了工作,就停止發放」的無條件福利,是不是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呢?
無論你工作不工作,我們都給每個月給你這筆錢,你靠這筆錢能活。 但是如果你再去工作一下的話,手上的錢可以更多,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用擔心找了工作就沒有社會福利了,那是不是就能安心地去工作了呢?這,大概就是芬蘭政府有人主張「全民基本工資」 的主要初衷了.....
因此,最近幾年來關於「全民基本工資」的討論就經常出現在芬蘭的政治新聞中。
雖然初衷是好的,可是如果真的實施起來,實際會給長遠造成什麼後果,芬蘭人也不知道啊!
不知道,就先做個試驗咯。
在2017年1月時,芬蘭政府開展了一個福利政策實驗:
隨機抽取2000名年齡在25-58歲的未就業居民,給他們每個月發560歐元的補貼,以期能鼓勵他們就業。
為什麼給失業人群發錢能鼓勵他們再就業?芬蘭政府是這樣想的:
首先,這個補貼是無條件發放的,受惠者不用提交任何福利申請文件,也不用遵循失業救濟政策所要求的「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等活動。
更重要的是,這些參加實驗的人在實驗期間如果找到工作了,這個補助金也會繼續發給他們,不會停。
這和傳統的「失業救濟金在就業後停止發放」的規則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之前,芬蘭很多無業人士並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認為找到的工作,例如服務員、售貨員等,工資太低,還不如政府的失業救濟金高。
一旦找到工作了,政府的失業金、低收入補助也就跟著停了。那與其干一些工資不高的工作,不如閑著領政府補貼。
但是,如果政府的福利在找到工作後也不會停,那人們就可以不用擔心「領不到福利」,從而放心地去找工作了。
所以,這項「無條件發放、就業後依然給予」的基本工資,是不是就能「鼓勵人們再就業」,讓人們更有動力從事一些收入較低的、臨時性的工作了呢?
然而,兩年過去,今年1月,實驗結束。 到了要看實驗結果的時候.....
最近公布的初步結果顯示,過去兩年里,接受政府無條件每月560歐元補助的失業人士,
有了這筆錢後,生活狀態的確是更輕鬆了,相比參照組是過得更快樂、更健康了。
但是在找工作這件事上,並沒有改變啊!!
參與這項實驗的、領了補貼的人,第一年的平均工作時間為49.64天。
而對照組、沒有領補貼的人,第一年的平均工作時間為49.25天。
可以說,「560歐元無條件月福利」在鼓勵失業人群就業方面,基本上沒產生什麼明顯的影響。
所以,政策最開始想要達到的「鼓勵就業」的目標,算是失敗了....
這個結果一出來後,讓很多一開始非常看好「全民基本工資」政策的人非常失望。
芬蘭的社會事務部部長在昨天表示,既然實驗結果是這樣的,政府在這個實驗結束後,目前還沒有計劃要在全國範圍內推廣該計劃。
但是可以利用這次實驗的數據,幫助政府重新設計芬蘭的社會保障體系,為下一次重大改革做準備。
在世界範圍內,也有一些國家的觀察人士表示,芬蘭的這次實驗失敗了,並不代表「全民基本工資」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這次政策沒有起到激勵作用,要麼是因為政策實行時間太短了,僅僅只有2年;
要麼就是因為它的規模不夠大,覆蓋的人群只有2000名失業人群;
要麼是因為這次的錢估計是沒給到位,560歐元對這些失業人群來說,也不會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所以,錯的不是UBI的這個「普遍基本工資體系」概念,而是芬蘭政府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和執行不到位。
政府應該重新制定一個類似政策並且推廣開來,讓這種「無條件工資」覆蓋更多樣化的群體,而不是因為這次失敗就結束了嘗試!
不過,也有很多人不這麼認為。
他們覺得,這樣只會讓人們更加懶惰,對就業率的提升並不會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這不是芬蘭的問題,而是這個政策思路本身的問題。
之前加拿大也曾經的安大略省做過類似的「普遍基本工資」政策實驗,但是後來也是停止了。
瑞士曾經提出過這個「普遍基本工資」計劃,但是被全民公投否決了。因為在反對者們看來這種無條件給居民發錢的做法,就是在鼓勵居民們懶惰。
工作才是最好的社會保障。想要錢的話,就請走出家門,為錢工作吧!
對於這個芬蘭福利政策實驗的結束,芬蘭本國研究者和政客們還有爭論。
其他國家的網友關注的點,卻放在了「無條件給我發錢來讓我好好工作,這個邏輯到底怎麼理解」上:
「怎麼會有人因為坐在沙發上就有錢領,從而變得特別想要去找工作呢?」
「太奇怪了。當人們沒有任何福利的情況下,往往會投入精力努力找工作。
但當你給了他們錢後,他們就沒有什麼好擔憂的了。
一個飢餓的人才會在勞動力市場上表現得最積極。」
「所以你們還對這個實驗結果表示驚訝???(這有啥好驚訝的)」
「覺得這事兒(UBI)還是成不了...」
Em...
看來,在不需要工作的狀態下就不太想工作,真的是大部分人的天性。
沒錢的時候都不想工作,更不用說有錢白拿的時候了...
雖然覺得「普遍基本工資體系」要實現和有效運作起來,對社會產生積極作用,
估計還需要很長時間繼續探索、嘗試,過程中也必定充滿了各種艱難。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682477/Free-money-trial-Finland-finds-unemployed-workers-not-motivated-job.html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feb/08/finland-free-cash-experiment-fails-to-boost-employment
https://www.wired.co.uk/article/finland-universal-basic-income-results-trial-cancelled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