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帝後貴族的殮服「珠襦」,比金縷玉衣不在話下!

古代帝後貴族的殮服「珠襦」,比金縷玉衣不在話下!

「珠襦」有兩種含義。其一,指貫珠為飾的襦服,如1986年江蘇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的一件跽坐女俑,其深衣領緣、前襟及領後處均可見殘存的彩繪串珠纓絡樣裝飾,推測很可能就是編結或縫綴各類珠飾而製成的一件襦衫。

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跽坐女俑

其二,珠襦(珠服)還是一種極高規格的葬具。《西京雜記》「送葬用珠襦玉匣」條載:「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此外,漢帝也會將珠襦玉匣下賜權臣佞幸以示恩寵。《漢書·霍光傳》記載:「光薨……賜金錢、繒絮,綉被百領,衣五十篋,壁珠璣玉衣。」《漢書·董賢傳》曰:「及至東園密器,珠襦玉柙,預以賜賢,無不備具。」所謂玉匣(柙),即玉衣,漢制規定上自天子、下殆各級王侯貴族斂葬使用玉衣的等級。

與舉世矚目的玉衣相比,「珠襦」稍顯遜色,文獻中雖有零散記載,考古發掘亦多次出土,卻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關注。1979年發掘的河南固始縣侯古堆一號墓、1995年發掘的蘇州滸墅關真山大墓均為春秋時吳國大墓,兩墓都曾發現珠襦殘件。文獻中有關珠襦的最早記載正出自《吳越春秋》。

徐州北洞楚王陵出土山跽坐女俑線圖

兩漢時期,珠襦玉匣並列為高等級斂葬用具。考古發掘出土有珠襦的墓葬多集中於西南地區。以石寨山M71為例,珠襦置於棺內,覆蓋在墓主人身上,其中近頭端位置的珠襦以各種大小珠子穿綴而成,質地分為金、玉、瑪瑙、綠松石,近胸部以下由各種圓形瑪瑙扣,由大到小按順序排列,其下為兩條乳白色長條形瑪瑙管和玉管飾才穿綴而成,排列整齊。

江川李家山墓群大型墓葬的棺內亦常用「珠襦」作為葬具斂葬,珠襦以黃金、玉、瑪瑙和數以萬計的綠松石、琉璃等製成各種珠、管、扣、片等縫綴在布帛上。而在部分中型墓內則使用形式較為簡單的珠襦斂屍。

雲南晉寧石寨山M71珠襦出土時的情況

此外,1983年廣州解放北路象崗西漢初年南越王趙眛(胡)墓中甚至出土了較為完整的珠襦玉匣(玉衣)。其中珠襦位於墓主人上胸部位,形制類似珠巾,即在一塊絲織物上分上下兩段縫綴不同的飾件,上半部縫綴的是一串串的淺藍色玻璃珠,下半部則是三條橫列紋帶,每條紋帶用玻璃貝、焊珠金花泡、素麵的金泡、銀泡等縫綴在織物上,構成多個菱形圖案。

江川李家山M47出土珠襦復原圖

春秋時期吳國墓、戰國末期至西漢中期的滇人墓,以及西漢初年的南越王墓中均出土珠襦,而在同時期的中原墓葬中至今尚未發現類似的葬具,這似乎可以說明珠襦斂葬並非中原的喪葬習俗,而與南方百越密切相關。儘管滇國民族成分複雜,但佔據統治地位的主體民族卻是越系民族之一。因此,珠襦斂葬其實是南方越系民族的葬俗。

原文作者:朱笛

原文來源:《中國收藏》2016年8月刊《殘著珠襦笑人間》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中國收藏》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傾家蕩產搶救和保護大批國寶級文物
「類冰似玉」——浙江省博物館藏宋代龍泉窯管窺(一)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