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 齊明帝蕭鸞興安陵 石刻

宋、齊、梁、陳四朝帝王陵墓前的石刻。東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於南京,因此在江蘇省南京附近(包括江寧、句容、丹陽3縣)有許多帝後王侯陵墓,但目前僅見南朝陵墓前地面上有石刻31處。屬於帝王的12處,王侯的19處,大多數曾遭破壞。這些石刻體制巨大,造型優美、雕琢精緻,是當時南方石雕藝術的代表作。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 齊武帝蕭賾景安陵 石刻

南朝陵墓石刻最早的著錄是清同治年間莫友芝的《金石筆談》,其中只記8處。清宣統末年,張璜《梁代陵墓考》中共記14處。1934年朱希祖和朱偰父子等人調查,共得28處。1949年以後的考古調查,共發現31處,其中有名可考者25處。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 梁武帝蕭衍修陵 石刻

石刻內容 有石獸、石柱和石碑。帝後和王侯墓前所列石刻略有差別。帝後墓前石獸均帶角,有雙角和單角之分,稱天祿(鹿)或麒麟,王侯墓的無角,稱辟邪。二者均有翼,應屬神獸。石柱亦稱神道石柱,又稱標或碣,或稱華表和表。柱首為圓蓋或蓮花座式,其上立一辟邪狀小獸;中為圓柱身,刻瓜棱直線形條文,柱身上部嵌一方形小神道碑,上書墓主人某某之神道,其下方石上刻怪獸;柱礎分兩層,上層刻有翼怪獸,口內含珠,下層為一方石,四面有浮雕,多為動物形象。石碑碑首為圓形,左右雙龍交纏,環綴於碑脊,碑身除刻寫文字外,側面均刻紋飾,分為8格。碑座為一龜趺。碑文多數漫漶不清,可認的是典型南朝楷書,為研究書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 梁吳平忠侯蕭景墓 石刻

宋代陵墓石刻 現僅見武帝劉裕陵和文帝劉義隆陵的石獸,前者獸身平整,裝飾簡樸,屬早期代表;後者獸身已趨窈窕,裝飾華麗。雕刻技巧隨體型而異,平整簡樸者用方刀法,繁複者用圓刀法,較漢代簡便粗放的石雕大有進步。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 梁靖惠王蕭宏墓 東辟邪

齊代陵墓石刻 齊代陵墓均在丹陽。東晉時丹陽為南蘭陵。是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和蕭衍的桑梓本鄉。在丹陽發掘的一座大型模印拼嵌畫像磚墓可能是齊景帝蕭道生的修安陵。陵前石麒麟完整無缺,是南朝石獸的代表作品。齊武帝景安陵的石麒麟也保存完好。

梁代陵墓石刻 除帝後陵在丹陽外,王侯墓均在南京江寧和句容,陵前的獸為辟邪,裝飾樸實,變化較小,但雕刻渾厚有力,別具風格。南康簡王蕭績墓前的辟邪最為完整而生動。石柱以吳平忠侯蕭景墓的最完整,其頂蓋有蓮花座,柱身有瓜棱形紋飾。石柱上神道碑正書反刻「梁故侍中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吳平忠侯蕭公之神道」等字。安成康王蕭秀墓前有石碑4座。忠武王蕭憺墓前的石碑,額書「梁故侍中司徒驃騎將軍始興忠武王之碑」,是典型的南朝楷書。靖惠王蕭宏墓碑側面浮雕的紋飾,最為精美獨特,堪稱藝術精品。(見附表)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考古詞條】鐵器時代 · 南朝陵墓石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