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年間,明朝有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等戰神,為何還會亡國?

崇禎年間,明朝有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等戰神,為何還會亡國?

天啟七年(1627年),天啟帝病逝,朱由檢當上了皇帝,世人稱之為崇禎皇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率領的大軍攻打京城,崇禎皇帝見勝利無望,便命後宮嬪妃盡皆自殺,親手砍殺自己的兩位女兒,又命貼身太監小毛子帶三位皇子出逃,然後跟太監王承恩逃亡煤山,自縊而死。

就這樣,明朝走上了覆滅的道路。但是人們不解的是,在明朝末年,還是出現過一些優秀的將領的,如袁崇煥、盧象升和孫傳庭等人,那麼國家為何會滅亡呢?

袁崇煥字元素,籍貫廣東東莞石碣,通籍廣西梧州,此人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並自薦在遼東邊關任職。在任職期間,他受到了孫承宗的器重,因此得以獲得表現的機會。

袁崇煥也不負此人厚望,先後獲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然而,後來因為袁崇煥不得魏忠賢的歡心而被擠壓,無奈之下他選擇了辭官回家。

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又獲得了重用,並在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了京城之圍。然而,勝利過後,朱由檢卻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誤認為袁崇煥和後金勾結而將其處死。

盧象升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號九台,南直隸常州府宜興縣(今江蘇宜興縣)人,此人天啟二年考中進士,後來又因為鎮壓李自成等起義軍有功而升職,一直做到了兵部尚書一職。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因為得罪了太監高起潛而被陷害,並因此失去了尚書的官職。崇禎十二年(1639年),盧象升率部在巨鹿賈庄被清軍包圍,高起潛擁兵不救,終因炮盡矢絕,戰死疆場,年僅三十九歲。

孫傳庭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鎮武衛(今山西代縣)人,此人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到了崇禎十五年之時,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兵部侍郎,總督陝西。第二年,他又升為了兵部尚書,帶兵鎮壓李自成、張獻忠起義。然而,此時由於時疫流行,糧草不足,使得軍隊供給不足,最終孫傳庭兵敗,並戰死在了陝西潼關,時年51歲。

通過這三個人的經歷不難看出明朝滅亡的三個原因。第一,崇禎皇帝過於多疑,不相信忠臣。第二,明朝朝政腐敗,宦官亂政。第三,自然環境不好。

參考資料:《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譚嗣同入獄後,張之洞全力營救,為何作為封疆大吏的譚父卻沒求情
中國古代史上共有400多位皇帝,卻有一個省,從來出過一個皇帝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