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糖尿病:藥片能代替胰島素注射嗎?

糖尿病:藥片能代替胰島素注射嗎?

糖尿病:藥片能代替胰島素注射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直接將胰島素送入胃壁的新藥丸。注射會很快成為過去嗎?

當2型糖尿病處於晚期時,胰腺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在這一點上,醫生通常建議每天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研究指出,針頭恐懼症是阻止2型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最重要障礙之一。

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教授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和他的同事們希望,通過徹底改變胰島素的輸送方式,使胰島素治療變得更容易接受。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使用微針傳送藥物

研究小組提出了一種具有創新性的藥丸新設計,這種藥丸由一種含有胰島素微針的可生物降解膠囊組成。當一個人吞下藥片時,胰島素直接注射到胃壁。

由於胃內壁沒有任何疼痛感受器,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傳遞藥物的方式不會引起疼痛。

蘭格解釋說:「我們真的希望,這種新型膠囊有一天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或許還能幫助那些需要目前只能通過注射或輸液進行治療的人。」

微米針是一種毫米大小的針,科學家們最初開發這種針是為了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穿透皮膚。

這項研究中的微針有兩種成分:一種是由能穿透胃壁的壓縮胰島素和一種能將微針固定在原位的可生物降解的軸組成。

在膠囊內部,針頭連接到一個壓縮彈簧和一個圓盤上,這個圓盤是研究小組用糖製作的。當膠囊進入胃時,糖盤溶解。通過這樣做,它釋放彈簧,允許微針注射到胃壁。

這個機制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什麼阻止了微針朝錯誤的方向發射,從而錯過了胃壁呢?

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哈佛醫學院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的助理教授喬瓦尼·特拉韋索(Giovanni Traverso)說,「一旦服用這種藥物,你就希望它能自我修復,這樣你就能確保與組織接觸。

從龜殼中獲得靈感

解決方案來自一個不太可能的地方。豹龜原產於非洲東部和南部,擁有高高的圓頂殼,是一種擅長自我扶正的動物。

受龜殼形狀的啟發,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設計了這種膠囊。不管膠囊是如何落到胃裡的,它的自扶正能力確保了針與胃壁的接觸。

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亞歷克斯·艾布拉姆森解釋說:「重要的是,我們在注射的時候要讓針頭接觸到組織。」「此外,如果一個人在移動,或者胃在咕咕叫,這個設備就不會從它喜歡的方向移動。」

注射到胃壁後,微針尖端溶解,胰島素進入血液。在目前的研究中,這大約需要一個小時,但研究人員可以通過他們準備微針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速度。

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他們可以使用這個系統提供5毫克的劑量。

膠囊本身通過消化系統而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

膠囊系統的進一步工作正在進行中。該研究小組希望,這種新設計能夠終結目前只能通過注射來提供的許多藥物。

「我們的動機是讓患者更容易服藥,尤其是需要注射的藥物。」典型的是胰島素,但還有很多其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來寶網 的精彩文章:

紅肉會通過腸道細菌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針對1型糖尿病的替代療法

TAG:來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