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成飛研究人員「背鍋」:誰能想到蘇57戰機隱身這麼差?

成飛研究人員「背鍋」:誰能想到蘇57戰機隱身這麼差?

這一兩天,沈飛總師盛讚俄羅斯蘇57戰機設計特點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爭論。在有人提出批評的同時,也有人拿出了反向證據,那就是成飛所發表的論文中,也「盛讚」過蘇57。拿出反向證據的人的意思大概是,你看,成飛所的人也大讚蘇57,所以大家都一樣,誰也別說誰;另外,你們這些批評的,錯了吧?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兩篇文章的作者的身份是不一樣的。沈飛所文章的作者是總師,而成飛所的論文的作者,看其身份,應該是普通的研究人員。兩者在身份、知識儲備上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不能讓沈飛總師跟成飛普通研究人員一樣見識。成飛所這篇論文的作者的水平有些讓人懷疑,比如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隱身飛機的隱身大都集中在常用的C、S波段,對於L和X波段則相對較差」。我們知道, C、S波段對應的中間波長約為5厘米、1分米,L、X波段對應的中間波長約為 2分米、3厘米。戰機雷達、地面防空中制導雷達通常使用的是這4種波段中最短的X波段雷達,而隱身戰機所主要針對的就是X波段雷達。論文中稱隱身飛機對X波段效果較差是什麼意思呢?如果是一種連普通軍迷都能知道的常識錯誤,作者專業水平也就令人懷疑了。所以,拿成飛普通研究人員的見識去跟沈飛總師比是不對等的,要拿可以拿成飛總師,也就是殲20的總師楊偉去比嗎。楊偉總師在4代隱身戰機理念方面有過不少的評論,很容易查到。

其次,兩篇文章發布的時間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沈飛總師的文章是最近發表的,而成飛研究人員的論文是早在2013年的。在2013年,俄羅斯蘇57所透露出的消息還比較少,很多都是俄羅斯的一些設計目標,誰能知道出來的「成品」是這個樣子啊……當初以為蘇57的隱身能夠接近F-22,誰知道後面連俄羅斯自己都認為其雷達反射面積(RCS)只有約0.4平方米啊。估計成飛論文作者現在再看到自己的文章也有種「背鍋」的感覺,誰能想到蘇57隱身這麼「渣」啊。

再次,成飛論文中其實並沒怎麼盛讚蘇57。如果說沈飛總師在很多設計特點上對蘇57進行了稱讚的話,成飛論文只是對蘇57出現後,對俄美空戰態勢改變的意義進行了讚揚——這種讚揚有一定的程式化的特點;而且,幾次讚揚都有個大前提「如果蘇57大量部署」——誰知道蘇57現在混的這麼慘,連印度都有些看不上,俄羅斯只願意很少量的訂購啊。如果大前提能夠存在,那麼評論還是可以看的。

其實,在4代隱身戰機研究、評論領域,即使是業內權威人物,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比如殲20總師楊偉跟我國特級試飛員徐勇凌的看法就頗有不同。徐勇凌更喜歡俄式風格,更在意戰機的機動性能,而楊偉更看重戰機的隱身、態勢感知能力。看楊偉的採訪是很讓人「提氣」的,他現在不會說什麼向俄羅斯學習的話,他的話基本是「殲20後我們不再有什麼需要跟蹤的目標,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創新和領頭,我們要根據自己的作戰需求來研發我們新一代的戰機」。有些事情,就怕對比啊。

作者:尋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曦防務 的精彩文章:

高超音速武器號稱無法攔截,印度幾年後將有這武器,我們怎麼防?
3艘航母,93艘艦艇,108座炸不爛的機堡,印度下狠心大擴軍

TAG:晨曦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