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春節神器大PK:拯救地球的吳京也要坐馬扎

春節神器大PK:拯救地球的吳京也要坐馬扎



當代人早就習慣未雨綢繆,還沒過年就念叨春節的難:一年不見略顯生疏的父母,比自家領導更在意你這一年做了什麼的鄰居,不記得多久沒見卻過分熱情的親戚,單調乏味的老家街巷,旅遊晒圖的同學朋友……

回一趟家,個人邊界頻頻被挑釁,終日投身無效勞作(走親戚),樂趣匱乏又壓力重重,處處是坑又似乎處處怠慢不得,你的新思維面對舊傳統經常無力——如果沒有足夠的逆商應對,如何度過這個「不如回去上班」的長假呢?



所幸當前互聯網環境尚算寬鬆,無數人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可以借鑒,可以很方便地獲得一些破局利器。



從手足無措到應對自如,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


年二十八時上了歸家的火車。在淘寶買火車票已是常規操作,但不一定有座是個問題。名氣大如吳京焦恩俊,也得向廣袤國土和12306屈服。買不到坐票怎麼辦?過道自便唄。



相比於背部靠牆、雙股懸空、姿態局促的焦恩俊,吳京憑自帶的塑料小板凳棋勝一著,隨便一坐都是大國強兵的寬厚背影。不過講真,相比小板凳,網上隨處可買的摺疊馬扎可能更好一些,進可攻退可守,臨上車人擠人時,不至於成為兇器;配上充滿電的kindle和surface,回家只是時間問題。




吳老師春節實用妙招指南。截圖/吳京微博



堵在路上和時間抗爭的人們,也已應對熟練。載著一家老小堵車,無非要解決兩個問題:無聊與內急。無聊時抽煙太不健康,不如泡茶;在車裡來一套便攜功夫茶具套裝,是潮汕人向全國推廣的自駕解憂神器,車載顯示屏則能在高速公路上提供民航級別的服務,哄住吵鬧的熊孩子。最後,車載小便器則讓所有人不再窘迫。解決內需和釋放內存一條龍,反正年二十九才放假,心裡早就有數,堵多久,隨它吧。


高速、縣城、鄉道,過年時堵過北上廣。



除夕夜,終於趕回家陪父母,看春晚是個考驗。近年春晚品質下降,爆點笑點都不足,如何與本就頻道不同的父母聊到一塊?春晚梗多,幫爸媽解梗,難度太大;聊「春晚同款」,把話題引到日常消費和懷舊的層面,顯得更盡興些。




用劉謙同款魔壺,一年不用買紅酒?




比如看劉謙同款銀質飲料魔壺,順帶問問爸媽若是在場當托,會選什麼飲料?看喬杉同款白色國潮球鞋,順便問問爸媽記不記得22年前穿AJ13上春晚的本山大叔,要是爸媽不知道AJ13,就說「那雙熊貓鞋」。和媽媽一起猜李思思的熒光色口紅色號,讚歎閆妮同款Saint Laurent經典吸煙裝真帥氣,看張藝興、迪麗熱巴、朱一龍、李易峰、沈月等時尚icon為各大服飾品牌帶貨;和爸爸一起聊過去的葛優和賀歲片的黃金年代,指著葛大爺同款古著長款風衣(沒錯就是那件在「萬物皆可supreme」時早就紅過一輪的Balenciaga,葛大爺可真是長情)說一句「忒有范了」,順便調侃一下爸爸要不要來一件,「很便宜的,才不到300」。



溫馨提示:葛大爺穿了叫「賣家秀」,你穿了搞不好成了「買家秀」。




無論是正兒八經的明星帶貨、會心一笑的陳年老梗、姿勢彆扭的強蹭熱點,都是實實在在的快樂源泉和破冰神器。



從這裡引申出的意義是:我們和爸媽沒話聊,不是因為不情願,而是因為老找不準角度,為何不試試聊他們都習慣的角度?我們在外面學了那麼多處世良方和講話之道,為什麼用在爸媽身上,讓他們也開心一下呢?


習慣親緣網路、窺探欲又強的親戚,總不那麼好對付:要麼好問話,要麼好攀比,要麼好差遣熊孩子到你家中廝鬧,過去我們總為這些事兒頭痛,現在也都是水來土掩的事兒了。



一句話:敢於自黑,先發制人。把親戚當成客戶處理就完事了——這不是你在外訓練了一年的成果展示良機么?



好問話?主動出擊,先發制人。要麼穿一件身上寫滿答案的「新年語錄」衛衣,營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好吧,我不說話答案全在身上」的氣氛;要麼練就一身反客為主的快嘴,快很准地把工作工資成績婚戀和商業互吹等規定動作完成,不給親戚留一絲插嘴的縫隙,完成任務後,快速退場即可。



分分鐘教人閉嘴。



好攀比?主動自黑,以退為進。搞個幾十塊模擬天窗,讓10萬的車開出20萬的感覺,一塊不夠貼兩塊;不到一百元的車貼,讓本田豐田甚至五菱宏光變成WRC拉力賽車,或者保時捷車貼套裝,進可裝腔作勢,退可搞笑自黑;沒有車也不用怕,網上賣的視頻和圖片以假亂真,能用極低的成本營造你美好的「朋友圈人設」,3元便可營造身居豪車內的虛擬快感。



家庭之間的商業互吹環節,一句「還是您家孩子優秀,我比不上」是萬能的,把壓力全部拋給了對方,這樣來年你大可輕裝逆市上揚,他們便要苦苦維持高峰了。



熊孩子來襲?紅包衝鋒,神物殿後。先在淘寶利是封做做文章。卡通的、創意的、搞怪的、自黑的——比如先看到封面寫的「一個億」,大可以抵消裡面裝著的五塊錢的冷場。熊孩子吵鬧時,塞一份淘寶日本進口的1000片純白/純黑地獄拼圖,讓他們感受生命流逝的茫然感,然後一臉痴痴地被父母領回家。


款式多樣,任君挑選。


假期即將結束,我們從畏懼開始懷念春節,懷念那些我們節前忌憚得要命,實際上沒有給我們帶來多大麻煩的事物——在我們學會運用各種手段處理一切煩擾之後,這些好的壞的,都見證了我們人生階段里的歡樂和困頓,都是難以取代的記憶。



踏過它,懷念它,放下它,繼續前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周刊 的精彩文章:

出國如何正確地比手勢,才不會被打
春節返鄉鄙視鏈,你總是處在最末端

TAG:新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