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1億件文物的誕生

文 | 星球研究所

中國究竟有多少寶貝?

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

僅以可移動文物為例

國家文物局為此投入10萬人

用了整整3年時間

摸排了102萬個國有收藏單位

終於在近年得到了一個準確的數字

108154907件(套)

沒錯!1億件!

這還僅僅是國有單位

不包括私人收藏

不包括港澳台地區

也不包括流失海外的文物

數量就已如此龐大

(中國可移動文物分布,製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龐大到

古希臘古羅馬人曾稱中國為

「絲綢之國」(Seres)

英語世界則用一個單詞china

同時指稱瓷器與中國

今天

中國人自己也愈發為這些文物自豪

但人們喜愛文物、關注文物、追逐文物

卻很少有人知道

為什麼古代中國人

會生產如此眾多、如此精美的寶貝?


開創

2萬年前

我們的祖先尚處於石器時代

就連喝水、飲食都缺乏趁手的器具

江西萬年縣一處名為仙人洞的岩洞中

某位古人注意到了一種黏土

它可捏出不同的形狀

再經過燒制

陶器

便誕生了

(2萬年曆史的仙人洞陶器碎片,現藏於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我們並不知道這位古人的名字

但他顯然是中國文物史的開創者之一

陶器非常「親民」

它製作簡單

原材料也幾乎唾手可得

勞動之餘的男男女女們

紛紛加入了制陶大軍

大量的生產彌補了陶器易損毀的缺陷

僅西安東郊半坡遺址出土的陶器碎片

便高達50萬片

陶器也因此成為中國文物中

數量排名第4的類別

僅次於錢幣、古籍、檔案文書

(橙黃陶乳釘紋鬶guī,一種帶嘴燒水壺,高29.3厘米,山東濰坊出土,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龍山文化,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它千變萬化

可以盛水、可以儲物

也可以盛上一碗世界上最古老的麵條

每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器時代居民

都可以享受陶器帶來的「消費升級」

(青海喇家遺址,倒扣的陶碗中裝著一碗4000年前的雜糧麵條)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其中最有才華的一部分人

通過陶器發現了自身的創造力與藝術想像力

在他們的手中

日常使用的瓶瓶罐罐

被塑造為動物造型

令人愛不釋手

(陶鷹鼎,高35.8厘米,鷹體健碩,雙腿粗壯,鷹眼圓睜,屬於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陝西省華縣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技藝最高超者

甚至可以讓陶器薄如雞蛋殼

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高柄杯

高約26厘米

重量卻僅有數十克

超越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杯具」

(蛋殼黑陶高柄杯,數千年依然光彩照人,現藏於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但是陶器是如此平易近人

再高超的技藝

也無法讓它擺脫平民化的出身

而此時

這片土地上出現了一個新的階層

他們需要符合身份的新器物


王的慾望

大約4000年前

早期的國家在中國出現

夏商周至秦漢

君王及貴族構成了國家的統治主體

他們的財富與權勢遠超平民

只有使用比陶器更「名貴」的器物

才能彰顯權勢與身份

其中三類器物最為耀眼

第一類的生產過程非常繁複

首先需要勘探並挖掘礦藏

再將提煉出的金屬錠融化澆鑄在模具中

最後經冷卻、銼平、磨光

過程中還需要消耗大量燃料

以及多個工種分工協作

這是當時當之無愧的高科技產品

青銅器

(商代獸面紋斝jiǎ,有種雄赳赳的氣質;斝是一種用於祭祀禮儀的盛酒器,也用來溫酒,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青銅器的生產遠超普通民眾的能力

必定引發他們的驚嘆、膜拜

所以很快被君王相中

青銅器的生產成了國家工程

國家壟斷了銅礦資源與鑄造技術

目前已知的周代銅礦遺址湖北大冶銅綠山

採掘深度達60米

冶煉銅產量至少4萬噸

數量驚人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圖片源自@Amarespeco/維基百科)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這些銅被鑄造為各種器型

遍布君王貴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鼎 dǐng

用於煮肉

既有足,又有耳

足下可以架火

鼎耳則方便廚人搬運

現代的鼎字幾乎是它外形的復刻

(大禾人面紋方鼎,商代,出土於湖南省寧鄉市,高38.5厘米,以人面作為主體裝飾的方鼎僅此一件,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簋 guǐ

用於盛放煮好的飯食

早期字形為「一人從食器中取食」

(興簋,西周,出土於寶雞市扶風縣,高35.7厘米,現藏於陝西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尊 zūn

字形似「兩人手捧酒罈」

專門用於盛酒

著名的四羊方尊

因四隻卷角羊各踞一隅而得名

是現存商代青銅方尊中體型最大者

高58.6厘米

可以盛放30-40瓶容量的「飛天茅台」

(四羊方尊,商代,出土於湖南寧鄉,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卣 yǒu

體型稍小

也被用以盛酒

最顯著的特徵是頸部兩側的提梁

像極了現今的暖水瓶

(古父己卣,高33.2厘米,西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壺 hú

深腹小口、沒有提梁

外形與今天的壺字仍極為相近

同樣用於盛酒

(?jì仲壺,高14.8厘米,西周,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爵 jué

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

但它並非一種飲酒器

而是用於溫酒

爵底三足可以置於炭火之上

加熱酒體

(窄流平底爵,商代,高14.5厘米,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古人認為神不飲食,但喜歡聞味,爵中之酒加熱後香氣四溢,可用於敬神)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有加熱就有「製冷」

古人將一大一小兩件青銅器套在一起

兩者之間放置冰塊

較小的青銅器裝酒

是為

鑒 jiàn

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青銅冰鑒,冰酒器,湖北省隨縣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高63.2厘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有了冰鑒便可以喝到冰爽的美酒

觚 gū

便是與美酒相配的真正飲酒器之一

它口部和底部都呈現喇叭狀

身形較長,方便持握

(商獸面紋銅觚,商代,高25厘米,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當大肉、美酒穿腸而過

也許還有數名樂師奏樂

湖北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

編鐘

青銅鐘體及鍾架總重超過4噸

工匠在鑄造時必須反覆調試每件鐘

才能得到特定的音階

其音律準確、音色優美

至今仍能演奏樂曲

(曾侯乙編鐘,戰國,出土於湖北省今隨州市曾侯乙墓,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這些青銅器是如此引人矚目

最好的展示方式

是讓它們出現在最重大的場合

商人使用青銅器與祖先溝通

為追念母親的離去

商王發起了一項超級工程

鑄造重達832.84千克的巨鼎

後母戊方鼎

這是現存最大最重的單體青銅器

可以想見商人目睹此鼎時的驚呼

「厲害了,我的商」

(後母戊方鼎,商代,出土於河南安陽,高133厘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與商人同時期的古蜀人

則在祭祀儀式中立起高達2.61米的

青銅立人像

銅像直立靜止、稜角分明

面頰如削、眼睛凸出、眉若刀刃

粗壯的手臂從肩部伸出

曾經手握象牙或權杖

其莊嚴肅穆至今令觀者動容

(青銅立人像,現藏於三星堆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西南邊陲的古滇人

則用青銅器記錄下一場殘酷的殺人祭祀

52名形態各異的人物

被鑄造在直徑30厘米的器蓋上

行刑者執斧欲砍,被縛者驚恐絕望

貴婦們乘輿監刑,高高在上

平民們駐足觀看,或麻木或興奮

(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西漢時期,出土於雲南晉寧,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圖片源自@貓貓的日記本/維基百科)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第二類器物是一種特殊的石器

玉器

玉的質地溫潤、色澤白膩

在眾多的礦石中有如石中精靈

但是玉的硬度很高,加工困難

古人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反覆研磨

才能打造出一件玉器

再加上

多數情況下玉器無法用於耕作

也無法用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如此「昂貴而無用」之物

卻恰好是君王貴族賦予其「神性」的最佳選擇

(夏代七孔玉刀,出土於河南偃師二里頭,長65厘米,現藏於洛陽博物館,圖片源自@Siyuwj/維基百科)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方形的筒狀物稱為

琮 cóng

用於祭祀天地

(商周的玉琮不算典型,本處以更早的良渚文化玉琮代替;此件玉琮高49.7厘米,由墨玉製成,是目前國內最高的玉琮,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圓形的環狀物

且中間的圓孔相對較小者稱為

璧 bì

專用於祭天

(玉璧,戰國,直徑6.1厘米,出土於河南三門峽,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片狀的

圭 guī

用於祭祀東方

或者由官員執於手中

表示不同的等級

(玉圭,夏代,長24.7厘米,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佩帶在身上的

玉 yù 佩 pèi

同樣象徵著等級

身份越尊貴,玉佩組件越多也越長

而玉佩越長

佩戴之人行走也會越遲緩

更顯得身份尊貴

(組玉佩,戰國,出土於河南洛陽,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到了漢代

人們認為玉可以讓屍身不朽

中原大軍也在此時佔據並控制了

盛產美玉的昆崙山

玉料有了充足、穩定的供應

君王權貴去世之後

乾脆用數千片玉片包裹全身

這便是

金縷玉衣

(西漢劉勝金縷玉衣,全長188厘米,用玉2498片,出土於河北滿城,是我國考古發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第三類器物

則超過了單一材質

而近似於「工業化產品」

它往往由多種零部件共同組裝

結構複雜、設計精妙

一旦擁有便可以將權勢、地位推向頂峰

這便是

豪華車馬

中國人從商代開始造車

周代諸侯則以車為「坦克」

出動數千輛戰車進行高科技戰爭

王族墓葬中也大量出現殉葬的車馬坑

(壯觀的西周晉國1號車馬坑,是目前出土的西周時期規模最大的車馬坑,下葬的是真車活馬,位於山西省曲沃縣曲村鎮晉國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車輛的零件從數十到幾百上千不等

甚至包括與現代產品極為相近的齒輪

機械學上稱為「棘輪」

用於制動

(青銅棘輪,戰國,出土於洛陽東周王城遺址,現藏於洛陽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車輛的種類也非常眾多

從商周至秦漢

軺車、衣車、斧車、輦車不勝枚舉

(軺yáo車,東漢,甘肅武威市出土,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身居高位者出行有騎馬先導

步兵開道

隨行仆隸乘較小車輛

形成一個龐大的車馬儀仗隊

(銅車馬儀仗隊,東漢或西晉,甘肅武威市出土,是迄今發現數量最多的東漢車馬儀仗銅俑,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而秦始皇按照真實比例1/2製作的銅車馬

為我們提供了豪華車馬的最佳範例

它由6000多個零件組成

重達1噸

一號車配備駑機、劍、盾牌等攻防武器

負責為二號車武裝開道

二號車搭載豪華「車廂」

乘坐者可在其中自由坐卧

威風不亞於現在的「空軍一號」

(秦始皇銅車馬,現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其他類似「工業化產品」還包括

各種設計精巧的燈具

普通的燈也許形如「舉個栗子」

只要在托起的燈盤上放進油脂

再點燃燈炷即可

(西漢當戶銅燈,通高12厘米,出土於河北滿城,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而西漢竇太后使用的長信宮燈

由宮女造型、燈座、燈盤、燈罩組成

各部件可以任意拆卸,方便清洗

也可以轉動調整燈光方向

通過調整出光口大小還能控制亮度

燃燒的煙塵則通過宮女右臂收納於燈體

堪稱「高科技、無污染」「居家必備神器」

(西漢長信宮銅燈,通高48厘米,重15.85千克,出土於河北滿城,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現在

君王們有了青銅器、玉器

有了豪華車馬、高級燈具

但是此時

又一個新的階層正在崛起

他們對這種奢靡的生活提出了質疑

王的美好生活會結束嗎?

(萌萌的鴞卣,鴞xiāo意為貓頭鷹,高19.7厘米,出土于山西石樓縣,商代盛酒器,現藏於山西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士的理想

從春秋戰國時起

以受教育為特徵的士人開始崛起

這是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精英階層

他們中的代表人物墨子

反對君王貴族的鋪張浪費

(語出自《墨子·七患》)

生時治台榭,死又修墳墓

故民苦於外,府庫殫於內

另一位代表人物孔子

則提出了新的價值追求

它包含了六種必備技能

合稱六藝

(翻譯成網路白話大致為:懂禮貌、懂音樂、會武術、會開車、會寫字,還要數學好)

禮、樂、射、御、書、數

六藝並未被社會全部接納

有的很快被人遺忘

但新的價值追求

卻引發了國家和社會對教育的重視

漢代在京城建立「太學」

作為教材的五經被刻於太學的石碑上

大批學生前往觀摩

一時間車馬雲集、交通阻塞

(東漢時立於洛陽太學的「熹平石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為書法家蔡邕書寫,因戰亂被毀,僅余殘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各類公私教育機構也在各地建立

從受過教育的男子中擇優選拔官吏

逐漸成為社會共識

士人們歷經秦漢、隋唐

到宋代時已經成為這個國家的中堅力量

他們不但分享了君王貴族的權力

還極大改變了中國文物創造的方向

首先是

書法

士人掌握著書寫技能

這是他們區別於其他人群的最顯著標識

書寫開始變得神聖

逐漸轉變為對書法藝術的追求

東晉時生活在浙江紹興的王羲之

在與友人相聚時

以行楷揮毫完成《蘭亭序》

筆勢如行雲流水

(王羲之《蘭亭序》唐代馮承素摹本局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當聞知先人墓穴毀於戰亂

一紙《喪亂帖》先以行書起筆

又在悲憤中轉變為草書

筆畫粗細相間

文字在紙上躍然跳動

字如其人、文如其人

人生悲喜融會在一撇一捺之中

(王羲之《喪亂帖》唐代摹本,現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王羲之的書法被認為冠絕古今

書法家變成了新晉「偶像」

關於他的傳說四處流傳

高官招納他成為「東床快婿」

皇帝也成了他的「粉絲」

至死也要將《蘭亭序》真跡埋入皇陵

到了唐代

皇帝身邊的高官

同時是書法家的比例大大增加

虞世南、歐陽詢、褚chǔ遂良、柳公權

都在書法領域卓有成就

(歐陽詢行楷書《卜商讀書帖》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出家之人懷素

乾脆將書法的實用價值忽略

而將藝術價值突出到極致

他的《自敘帖》以狂草寫就

筆畫大量簡化和省略

以致難以識別

但觀之則見縱橫捭闔、氣勢連綿不絕

(懷素《自敘帖》局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到了宋代

皇帝的興趣也變成了藝術創作

而非治理國家

宋徽宗趙佶自創新式楷書

筆道瘦細峭硬、洒脫明快

人稱「瘦金體」

(趙佶《欲借、風霜二詩帖》局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書法成了士人的身份標識

繪畫則是士人的宣傳工具

他們希望用儒家思想規範社會行為

最接近這一目標的人物畫

率先達到了高峰

東晉時江蘇無錫人顧愷之

正是這一高峰的登頂者

在他的筆下

皇帝拒絕了不遵從禮教的妃子

妃子的衣著長帶飄飄

如被風吹動

(據傳為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代摹本局部,箴zhēn意為勸告,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而士人心目中最動人的女性

則在唐代仕女畫中出場

在安徽宣城地方官周昉的畫中

她們身著低胸長裙,外罩薄紗

既不太瘦,也不太胖

散發著滿滿的優雅精緻

(周昉《簪花仕女圖》,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不過

人物畫的「小世界」

滿足不了宋代士人的雄心

他們要描繪的是整個世界

出身於卑微木匠家庭的畫家李嵩

他筆下的賣貨郎貨物琳琅滿目

雖然是從局部著手

卻描繪出了宋代強大的商業生產

李嵩在落款中自豪地宣稱

他能在一張圖頁內畫出五百件不重樣的物品

(李嵩《市擔嬰戲圖》局部,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畫家張擇端則放眼城市

以俯瞰的視角

全景展現汴梁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畫時畫家肯定藉助了尺子和其他繪圖工具

舟船、橋樑、車馬、建築

都務求細緻、精確

觀者通過此畫就可以明了其結構和肌理

理性與科學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商業發達、城市崛起

士人理想中的山水田園生活

變得愈發難以實現

山水畫作為一種心理補償發展迅猛

18歲的北宋畫家王希孟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登上畫壇

他的《千里江山圖》以11.9米的超長畫幅

氣吞山河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除了書法、繪畫

還有一種器物在士人推動下

達到了藝術巔峰

瓷器

瓷器與陶器相比

質地更加堅硬、顏色更加鮮亮

也更受到士人的喜愛

宋代士人尤其推崇沒有裝飾的素麵瓷

(建窯黑釉兔毫盞,宋代,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這種審美

由五大名窯之一的汝窯

推向了極致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北宋,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瓷器製作過程中

因釉面會產生開裂

稱為開片

有時開片甚至密布表面

這種自然的缺陷在士人的眼中

反而形成一種獨特的美感

(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北宋,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另一種自然缺陷產生的裂紋

如同蚯蚓在泥土中遊走留下的痕迹

人稱「蚯蚓走泥紋」

這些自然產生的現象

代表著士人審美的最高境界

大道至簡、大音希聲

也因此有許多人認為

宋瓷是中國瓷器藝術的最高峰

(鈞窯天藍釉三足筒式爐,北宋/金,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至此

君王、士人

都已經有了屬於他們的創造

而在最後一個歷史時期

世俗的滾滾紅塵已經呼嘯而來

滾滾紅塵

元明清時期

中國已經經歷了多個王朝的輪迴

政治成熟、文化成熟、經濟成熟

各種珍寶文玩的積累達到巔峰

皇帝成了全國最大的文物收藏家

以「蓋章狂魔」乾隆為例

在他統治的60多年間

他親自蓋了2500餘件書畫作品

並題跋了1000餘件

(唐代韓滉《五牛圖》局部,乾隆在此畫上的印章不少於8處,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西方的最新科技

也已經在此時傳入中國

卻只深藏宮廷

作為觀賞把玩之物

(清代銅鍍金寫字人鍾,底層是寫字機械人,只需上弦寫字人便在面前的紙上寫下「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字跡工整有神,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唯有商品經濟的發達

讓商人、手工業者為主體的市民階層

開始壯大

一場世俗化的大潮開始上演

市民們沒有君王貴族的窮奢極欲

也沒有士人的難以企及的雅緻

讓日常生活更美好才是根本的目標

房屋內的陳設

是最重要的施展空間

昂貴的明清傢具

採用稀有的黃花梨木、紫檀製作

圓背交椅用榫卯拼接

精雕細刻、線條優雅

(明黃花梨木圓後背交椅,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通體紫檀木的寶座

取材厚重,木質精美

表面滿飾荷花、荷葉紋

雕工光滑圓潤

(明代紫檀雕荷花紋寶座,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作為卧室最核心的元素

往往本身就做成一個獨立空間

由床頂、床圍、立柱、月洞門圍合

(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另一種床

通體黑漆、結構穩重

飾以四季花卉和花紋

雍容華貴、富麗堂皇

(黑漆嵌螺鈿花蝶紋架子床,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房屋中還要裝點大量瓷器

明清瓷器一改宋代的素雅風格

彩繪瓷成為時代主流

花鳥魚蟲、才子佳人等民間喜愛的題材

被繪製在瓷器之上

(明代五彩魚藻紋蓋罐,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這種風格在皇帝身上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

上下裝飾的釉彩達15層之多

再加以各種吉祥圖案

六幅寫實圖畫

被人稱為「瓷母」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高86.4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歐洲的貴族也喜歡以中國瓷器裝點房屋

但他們的方式卻大相徑庭

葡萄牙里斯本的桑托斯宮

使用260件青花瓷裝飾天花板

效果令人目眩

(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宮的「瓷器天頂」,圖片源自@葡萄牙古代藝術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瓷器之外

明清家庭還需要展示對文化的品味

一系列精緻的文房用具

例如硯台、奇石、毛筆、印章

都是必要陳設

(歙石螭邊長方硯,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對文房用具的大量需求

使得每一個產品都被細緻分出最佳的產地

例如浙江湖州的湖筆、廣東肇慶的端硯

安徽古徽州的徽墨、宣城的宣紙等等

國家最有才華的匠人

也因此建立了個人品牌

甚至湧現了知名的女性工匠

(清代蘇州女工匠顧二娘製作的硯台,現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繪畫在房屋中同樣必不可少

蘇州、揚州等商業城市擁有大量職業畫家

客居揚州的鄭板橋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墨竹、蘭花、奇石

幾乎是大批量反覆生產

成為明清人家中的屏風、掛軸、扇子等等

(鄭燮墨蘭圖扇頁,清代,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尾聲

君王貴族、文人雅士、市民工商

以及他們背後的匠人技工

共同創造了中國文物的輝煌

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

因戰爭、搶掠、偷盜等原因

大批中國文物流失海外

總數超過1000萬件

對於我們而言

不僅要了解這些文物

還要了解這些文物背後的歷史

它是中國人的文明史

是中國人的創造史

中國人橫跨2萬年的眾生相


專欄

古玩文物:從另外的角度了解歷史作者:舞馬長槍1元21人已購免費試讀

P.S. 本文視覺設計:張靖、學術審校:張晨

P.P.S. 主要參考文獻:杜朴/文以誠《中國藝術與文化》、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中國史》、高居翰《圖說中國繪畫史》、方李莉《中國陶瓷史》

總計108154907件:這是我大中國境內文物的數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