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春節過後清清腸

春節過後清清腸

春節過後清清腸

春節是家人、朋友相聚的時候,吃喝應酬難免,而短則一周、長則半月的大吃大喝後,卻給我們的健康埋下了隱患。特別是許多人在春節期間作息不規律,於是過完年後體重增加、腹瀉、腹痛、嘔吐、厭食等問題隨之而來。不少網友調侃:「每逢佳節胖三斤,長假過後淚兩行。」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中,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較多,加上烹飪方式的原因,會使食物多油。春節期間攝取過多這類食物後,使得腸胃負擔加重,不能及時正常消化吸收食物營養成分,因此需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給我們的腸胃「洗洗澡」,讓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

春節過後清清腸

大魚大肉不等於營養

春節期間,許多家庭吃飯變得沒有規律,甚至會出現飢一頓、飽一頓,冷一頓、熱一頓的現象,胃腸功能被嚴重削弱。而冬春季節本來又是消化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因此從大年初二開始,消化內科的病人就逐漸多了起來,基本可占整個患病人群40%以上,其中主要是以急性胃腸炎、膽囊炎急性發作、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為主。

過量的大魚大肉使得葷素失調,影響人體的胃腸消化,特別是過量的脂肪通過血液循環沉積皮下,產生肥胖,還可誘發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意外等多種身體不適。另外,長期這樣的飲食會使人體長期處於酸性環境中,人們就會產生疲倦感,不利於我們節後調整到正常的工作狀態。

清淡飲食「洗洗」腸胃

要調整我們的胃腸系統,首先應該扔掉節日期間吃得過多、過油的飲食習慣,注意葷素搭配,不宜暴飲暴食,以免給我們的腸胃雪上加霜,甚至誘發胃腸道急性炎。其次,清淡飲食「清洗」腸胃,最重要的是調節飲食結構,因為沒有最好的食物,也沒有最壞的食物,而只有搭配不好的食物。春節過後,飲食中的主食要以穀類粗糧為主,注意多吃豆製品等含有豐富雙糖及多糖元素的食物。同時早晚可吃點清淡爽口的飯菜,尤其是清粥小菜,這些食物清淡爽口,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對調養身體尤為重要。

除了清淡飲食外,節後應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蔬菜是人們日常膳食中經常食用的一大類食物,是人體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因為其具有加速膽固醇降解為膽酸的作用,阻礙膽固醇的吸收,降低血脂水平,也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另外由於膳食纖維不能消化吸收,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縮短有害物質在腸內停留時間。

水果對調整胃腸道消化功能失調相當有效,不妨兩餐之間吃些香蕉、蘋果、橙子等,增加腸胃蠕動能力,幫助消化吸收。水果還具有開胃、促進礦物質吸收等多方面作用。

多喝白開水「清潔」腸道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最好先喝上一杯淡鹽水,對降低血管中血黏度有很多好處。另外,日常中多喝水可以加快胃腸道蠕動,加快新陳代謝,減輕脂肪和酒精對肝臟的危害。如果覺得開水沒有味道,可以往開水裡加入果汁或蜂蜜,也可以喝紅茶或綠茶來清除胃腸道的油膩,但最好不要再飲酒,不喝咖啡、濃茶、碳酸飲品。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適度的體育運動,可以振奮精神,更可以緩解節假日期間因缺乏運動引起的身體乏力與腸胃疲勞等癥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選擇適度散步、慢跑、跳舞等。運動出汗可助排出身體廢物,同時讓腸胃蠕動增加,消化系統通暢,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上來。

節後養腸胃的誤區

儘管節後應選擇清淡飲食,但也不主張全素食。完全素食會導致蛋白質和脂肪欠缺,容易影響身體健康,引發各種疾病,因此要適當地葷素搭配。許多人還希望通過通便的藥物等,來達到清腸的目的,這也是不可取的。正常的結腸是紅色的,在臨床胃腸鏡檢查中,結腸黑變病比較常見,而它與長期服用通便茶、瀉藥有關。調養腸胃不要依靠藥物,還是應該使用最自然、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來調整。

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 何平

整理/宋瑩 周曉東

編輯/ 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留神!用藥劑量不能擅自改
三七粉養生有禁忌,用多了小心不良反應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