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惜福放生更心安

惜福放生更心安

正月初八,是穀日,傳說是穀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中國民間傳說這天也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祝這一年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農曆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全家要到田地里查看穀子的長勢,主要是讓小孩親近農業,樹立愛農,珍惜糧食的意識。用淘米,做粥,體驗粒粒皆辛苦,糧食珍貴,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穀日節中所蘊涵的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值得繼承。

明代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說:「正月八日,石磴巷放生,籠禽雀、盆魚蝦、筐螺蚌,羅堂前,僧做梵語,數千相向,縱羽空飛,孽著落屋上,移時乃去,水之類投皇城金水河中網罟筍餌所希至。」說的是這天人們將一些雞、魚、龜等放生,讓其回歸自然,同時也體現了人們對自然的尊重。

佛教的放生活動,蘊含著佛教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情懷,歷史上中國佛教大力倡導戒殺、素食,積極組織護生、放生,並形成了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放生文化。南朝梁武帝頒布《斷酒肉文》,開創中國佛教的素食傳統。隋代智者大師鑿大放生池,使沿海漁民受到感化,自願捐棄捕魚之業,沿海四百餘里盡成放生之地。

古代中國社會佛教信仰氛圍濃厚,而且多有王臣名士支持護生放生,現在我們如果參加放生應本著一顆真正慈悲護生的心,在個人生活中隨緣儘力去做,不應刻意追求數量和表面效果。

佛教徒雖然希望通過放生求得身體健康、免除災難等,那麼這裡的用心、發心就很關鍵,用心純正、發心廣大,功德就大,數量多則未必功德大。如果反而對生命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不但沒有功德,還有盲目無知而造成放生動物死亡的過失。因此,放生必須謹慎而行,不可輕忽放任。

寺院理念

善心善行:倡導公共文明

文明敬香:一人燒一支香

垃圾不落地,你我都得利

文明祭祀:子孫顯達福慧多

三零:零經濟 零商業 零門檻

經典回顧

聯繫方式

微信號:南普陀寺

郵編:361005

網址:nanputuo.com

地址:廈門市思明南路515號

友情鏈接

五老峰下

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精進,也要有一顆平常心
人生需要學會斷舍離

TAG:南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