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小夥伴們都知道,在古代,皇家的名諱不可侵犯,於是就有了避諱一說。避諱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象,意思是謂帝制時代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必須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君王為了彰顯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來替代。對當代帝王及本朝歷代帝王之名進行避諱,屬於當時的「國諱」或「公諱」。「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國諱」最主要迴避帝王的名字,如果遇到一般採用下面幾種情形:用同義字或者近義字來替代;用同音字來代替;留空白;刪字等等。舉幾個例子,避宋太祖趙匡胤諱,「匡」字少最下面一橫;避漢高祖劉邦的諱,「邦」字改為了「國」。在明朝,開元縣都為了避諱朱元璋的元子而改名,更何況這種被人們豢養的牲畜呢?所以豬改名是已經改不掉的事實了。

「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朱元璋曾經還想用豬蹄套路沈萬三,所以可以看到朱元璋對豬並不忌諱,還算瀟洒,不會直呼名字,畢竟朱元璋的狠辣大家還是很怕的。可惜的是豬肉是淵源流傳下來的用於祭祀用的,就算我們忍著喜好不吃,可惜不可以隨便的篡改族制的。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點子,不在稱呼豬為豬了,稱為豚或者是彘。有位詩人寫的這樣的詩句「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又或者是「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朱」與「豬」同音,明朝人把豬叫什麼?古人太有智慧了

所以說古人真的是太智慧了,當然在民間長大的朱元璋沒有怎們太在意這件事的,因為在一次朱元璋在春節的時候民間走動發現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但是有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好奇就去問了。朱元璋對此事並不在意,但是他的後人朱厚照,在坐上皇帝以後確實相當忌諱,他曾下令禁止全國範圍內殺豬,這下可坑苦了殺豬這個行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