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作者/慕笑塵,文史博物苑獨家稿件,謝絕轉載

今早一睜眼,發現朋友圈被「下雪了」三個字刷屏了!

小夥伴們齊聲高呼:讓雪來得更猛烈些吧!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還有人呼朋引伴:落雪之期,一道去故宮看雪景!堆雪人!趁此良機穿越回紫禁城!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然鵝,這幾年,北京雪花飄落的勢頭較弱,很難形成《延禧攻略》中魏瓔珞跪行請罪的橋段。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延禧攻略》中的雪景,圖片來自網路

大家千萬別遺憾!

雖然近幾年的雪雖然不夠力道,但往年卻不乏白雪皚皚的場景。

讓我們跟隨鏡頭,去回顧一下歷年來被雪色籠罩的故宮,是如何變回紫禁城的。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午門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弘義閣

問題來了:每當落雪之時,宮中的皇上、皇后以及各位小主是如何取暖的呢?

實際上,紫禁城內中軸線上的殿閣,以及東西六宮的正殿,都遵循坐北朝南原則,最大限度地吸取陽光。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遠望三大殿

當然,依靠日照是遠遠不夠滴。想要在屋裡暖暖和和的漫天飄雪,還得要待在暖閣里。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何為暖和呢?簡而言之,殿內的地面和炕面都是可以加熱的取暖滴,有點類似於現在東北過冬的兩樣法寶:地熱和火炕。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每到農曆十月天氣轉涼,太監們就在殿外檐廊下的爐門點炭,再將引燃的木炭倒入地炕口。燃燒木炭產生的熱氣就會順著火道在地下流動,源源不斷地輸送進殿,逐漸將室內的地板磚烤熱,使室溫升高。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宮中取暖所用的煤、木炭可不是尋常之物。

這煤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被稱為「御煤」。

這木炭則是「紅羅炭」,名字聽起來美美噠~它是用順天府通州、大興等地的木材燒成,再運送到西安門外(今稱此地為紅羅廠)存貯。

如此一來,室內沒有明火,也不會產生煙氣。同時,排煙道設在室外,既可避免燒煙火污染室內空氣,又能防止煤氣中毒,既安全、衛生,又經濟、實用。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與此同時,殿內陳設有熏籠取暖,材質有琺琅的,也有銅製的,作為另一種熱源。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可光靠地熱和、火炕和熏爐提高室溫,大殿四處透風也無濟於事啊。於是,宮人們利用門帘、博縫將門窗的縫隙堵的嚴嚴實實,力爭不讓來之不易的熱氣被北風吹散。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不過,抱著手爐在暖閣里看雪景,可是要有財力支持才行。因為燒熱需要炭火,分量額度按份例供應,多退少補。每日供應的具體標準是:皇太后,120斤;皇后,110斤;皇貴妃,90斤;貴妃,75斤;公主,30斤;皇子,20斤;皇孫,10斤。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如果位份不夠,還想天天享受地熱,那可就要個人自掏腰包啦!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此外,一道道厚厚的宮牆也可以起到禦寒的作用。宮中通常以院落為單位,每個院落都有單獨的圍牆。既可以有效分隔空間,還能抵禦刺骨的寒風。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去故宮,聽雪落下的聲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