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的成功之道,就在曹操的一首詩里

司馬懿的成功之道,就在曹操的一首詩里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叫做「術士」、或者「方士」。所謂方士,也就是遊離於主流價值觀外而擁有特別技能的人士,可泛指醫、卜、星、相類職業,這是一個複雜而廣泛的群體,所以中國的史書,從《後漢書》到《清史稿》,都設有《方士傳》。

由於曹操身體不好,很年輕的時候就得了「頭風病」,所以特別注重中醫方葯與養生之道,他現存的20餘首詩歌中,就至少有五首涉及到養生學的醫理(《氣出唱》《龜雖壽》《精列》、《陌上桑》、《秋胡行》)。

中國歷史上的帝王,都乞求長生,想要永遠做人間的統治者,所以秦皇漢武,亦求神問仙;唐宗宋祖,也迷戀丹藥。只有曹操,認為人類的死亡是自然規律,如果想要延年益壽的話,最好的辦法只有養生。於是他搜羅了大量擅長醫藥學與養生術的方士邀集在鄴城,如甘始、左慈、郄儉、華佗,皆名噪一時。特別是其中有個叫甘始的方士,老有少容,鶴髮童顏,擅長吐納運氣和活動筋骨關節的導引之術(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氣功),一時引發時尚潮流,眾多達官貴人都爭相投入其門下學習氣功,於是「眾人無不鴟視狼顧,呼吸吐納。」其中最有名的人就是司馬懿。

三國的氣功熱過去了將近兩千年,時至今日,中國舉國又來了一次,且更加熱鬧,遍地都是養生專家和氣功大師,但其中良莠不齊,有一些可能是江湖騙子。但曹操可不是個容易被糊弄的人,所以被他留下來的,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但即便如此,氣功仍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高手方家玩得轉,普通人就未必也能行,照貓畫虎,依樣學樣,不免就弄巧成拙。據曹丕《典論》記載,當時有個叫李覃的議郎服用藥物不當,差點拉肚子死掉;還有軍師祭酒董芬跟甘始練習氣功的吐納方法,結果竟練得背過氣去,兩眼一花當場暈倒,過了好一會兒才醒過來。

所以說我們今天流行的養生和氣功,乃至於大跳廣場舞,也得量力而為,不可勉強,還是曹操的《龜雖壽》說得好:「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修身養性,愉悅精神,自然可以延年益壽,百病全消。可惜,曹操看得這麼通透,又請了這麼多養生專家,卻偏偏一點兒也幫不上他的子孫(曹丕只活了四十歲,曹叡只活了三十六歲),反而便宜了心態好、又極熱衷於養生的司馬懿,足足活了七十二歲,結果熬死了三國時代幾乎所有的英雄人物,等輪到他拔刀四顧,天下已無一人是司馬氏的對手。

特別是曹真、曹休這兩位反面教材,他們的地位本來都在司馬懿之上,但都只是打了一場敗仗,就慚恨羞憤鬱悶而死,成為天下笑柄;而司馬懿由此上位獲得軍權後,屢次敗給蜀漢卻一點兒也不在意,最後更是龜縮不出,竟活活用壽命耗死了智計通天的諸葛丞相,當真令人慨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名將英雄夢 的精彩文章:

大器晚成的西漢名將,76歲才成名,其軍事思想讓毛澤東推崇備至
做著春秋大夢的戰國霸主,輕率放棄滅秦機會,行天子儀製成為笑柄

TAG:千古名將英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