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發生在趙雲病逝之後,相關人物為諸葛亮、趙統和趙廣。原文如下: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卻說東吳遣使致書蜀中,請兵伐魏,並言大破曹休之事:一者顯自己威風,二者通和會之好。後主大喜,令人持書至漢中,報知孔明。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聽知此信,即設宴大會諸將,計議出師。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佔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諸將未信。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雲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孔明大驚,擲杯於地曰:「子龍休矣!」二子入見,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眾將無不揮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報喪。後主聞雲死,放聲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之中矣!」即下詔追贈大將軍,謚封順平侯,敕葬於成都錦屏山之東;建立廟堂,四時享祭。後人有詩曰:「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東吳大軍在陸遜的率領下,在石亭大敗曹休。孫權派使者來到成都報捷,後主劉禪命人將消息通知在漢中練兵的諸葛亮。此時的諸葛亮正準備再度北伐,得知消息後大喜,設宴招待眾將。但就在酒席宴間,趙雲之子趙統、趙廣突然出現,告訴諸葛亮一個噩耗:老將趙雲病逝。諸葛亮痛哭不已。消息傳到成都後,劉禪也放聲大哭,建立祠堂,並追贈趙云為大將軍,謚封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後主劉禪得知趙雲病逝後的反應,叫做「放聲大哭」, 意為放開聲音大聲的哭。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已不可查,但應該很早便已經出現。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歷史上趙雲的去世原因,並沒有確切的歷史記載,《三國志?趙雲傳》中只是非常含糊地提到:「七年卒。」不過,自獻帝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加入劉備集團開始,直到蜀漢建興七年(公元229年)病逝為止,趙云為蜀漢奮戰了三十五年之久,即使以二十歲加入劉備集團來推算,趙雲病逝時的年紀也接近六十,可謂為蜀漢帝國奮戰了大半生。其間曾兩次救後主劉禪與危難之中,並有在漢中大敗曹軍、在箕谷全身而退的出色戰績,堪稱漢末三國時期的一代名將。

趙雲有兩個兒子,一個結局不詳,一個壯烈殉國

至於這個情節中出現的趙雲兒子——趙統和趙廣,也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在《三國演義》中,兩人在向諸葛亮報喪之後便不見蹤跡,而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兩人都成了蜀漢帝國後期的高級將領。《三國志?趙雲傳》載,趙雲的長子趙統後來擔任過蜀漢的虎賁中郎,督行領軍,但結局不詳。趙雲的次子趙廣,擔任過牙門將。司馬昭發動伐蜀之戰期間,趙統隨姜維一起出兵迎戰,在沓中一役壯烈殉國。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馬超被趕出關中,並非夏侯淵之功,這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
一場莫名其妙的戰鬥,真的使張遼死於非命?事實並非如此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