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摩旅中國:江南行記(5)

婺源汪口村是當年徽商向外輸出土貨的轉運碼頭。同為臨水而建,汪口與江南水鄉古村古鎮的布局截然不同。村裡房門毗鄰,家家高牆深院,高聳的封火牆使曲折的巷道更顯狹窄逼仄。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徽州地區的古村古鎮基本都是高牆深院的布局,街巷只是出行的過道,沒有商貿用途,所以缺少江南水鄉的開放性。徽商曾一度成為中國十大商幫之首,徽商故里卻少了一絲商業氣息,正如江南富庶地成就的不是本地商賈一樣的有趣。

除了高牆深院,層層疊落的馬頭牆也是徽派建築的一大特色。徽州民居受限于山多地少的環境,大多建得比較緊湊,常常一家失火就殃及鄰里一片。明朝弘治年間,管府為防火患,要求當地五戶為一組,設置高牆防火。這一官方行政命令給民眾帶來了切實的益處,封火牆被廣泛運用於獨門獨戶的民居建築中,演變成了徽派建築的一大特色。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山多地少又臨近江南水鄉和兩淮鹽場,正是造就徽商的重要因素。

中國文化中歷來就有重農抑商的傳統,商人居於「士農工商」的末端,在古代經商並不是件光榮的事情。對於生在蘇杭一帶,坐擁千里沃野的吳人來說,只要按時春種秋收,大多數年歲都能豐衣足食,犯不著去干經商這種「低賤」的行當。浙西山區的徽州人則不得不面對地狹人稠、食不果腹的困境,為了解決生計他們不得不外出做手藝或者經商謀生。

外出經商在徽州地區已然成為風氣,在當地並不會被歧視貶低,這種群體認同,使徽商具有強烈的族群歸屬感。徽商對故里大多比較慷慨,樂於出資興建書院、宗祠等公共設施。尤其宗祠,即便是狹窄擁擠的傳統山村也修建得寬敞氣派。

這些人因吃不飽飯,被迫外出討生活,卻闖出了另一片天地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