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7天23億票房卻口碑兩極化,它究竟是爛片還是佳作?

7天23億票房卻口碑兩極化,它究竟是爛片還是佳作?

時間過得真快呀,一轉眼假期就已經結束了,大家又陸陸續續的回到了自己工作的崗位上啦。

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條姐就提前寫過一篇《流浪地球》燃不哭你算我輸,看之前得知道這8個知識點 的文章。

沒想到在春節小長假期間,被多部影片強勢衝擊下,電影《流浪地球》以其精良的製作,真的成為了春節檔最大黑馬,並收穫盛讚。

鼓掌撒花~~~

而現下,春節檔影片經過7天分外火熱的票房廝殺,戰局已定,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

截至目前,春節檔影片已經有三部票房突破10億元。

在提前預售中,僅排名第六的《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三,成功逆襲《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單日票房冠軍

大年初四,《流浪地球》的排片量也從最初的11.5%進階為30.3%,翻了近三倍。

如今上映7日的《流浪地球》票房順利突破23億大關,而相關預測票房依舊維持在50億之上。

但伴隨著《流浪地球》攀升的票房,是愈發撕裂的「輿論海嘯」。

一邊是親朋好友在朋友圈裡猛刷好評,一邊卻是網上好多人似乎對它並不喜歡。

在爭論中,《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也不升反降

從最初的8.4分到27萬人評分依舊維持在8.0分的前提下,票房突破20億,評分人數迅速攀升到50萬後,總評分卻降到7.9分

有觀眾在豆瓣上給《流浪地球》打出一星,理由好像包括一見吳京就噁心,一想起《戰狼》就心煩。

只有小部分人是在認真討論電影,更多人是直接給異見者扣各種帽子,扯平衡分數與吳京

不少評論夾雜著標籤化、扣帽子、站立場、問動機,情緒化與偏激化成為一種主流。

說到底,在批評者那裡,他們將吳京情感標籤化為「洗腦」,彷彿喜歡吳京,喜歡《流浪地球》就是「失去了思考能力」「被洗腦」。

隨後憤怒的《流浪地球》影迷也把放任一星差評的豆瓣APP,罵上了熱搜。

而最近一篇閱讀突破10萬+的文章《流浪地球,不及格。》,成為《流浪地球》批評界的主流聲音。

文章開宗明義:

「流浪地球是一部不及格的電影。對這部不及格電影的普遍吹捧,那些看了提前點映紛紛叫好的寫手和大V,只能讓我懷疑他們的人品與審美。」

後面文章作者從科學設定、劇本創作、演員表演、價值觀等四個方面闡述了為何認為這部電影不及格。

文中措辭相當「毒舌」。

結論總之是——

「流浪地球是一部嚴重不及格的電影。中國科幻電影的崛起?史詩級的巨作?洗洗睡吧。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如果沒有那麼多看了點映捧臭腳的五星四星,我或許還能給這部電影兩顆星。現在我只會給它一星。因為噁心。」

這句「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如果不是錯按了Ctrl+V,就真的亮了。

萬萬沒想到,當中國人終於能在電影院里看到值得叫好的國產科幻電影,真有人會覺得噁心。

百家爭鳴本是好事,對一部電影有不同的評價也是常態,但圍繞著《流浪地球》的爭議卻似乎漸漸偏離了理性討論的軌道

文中的批評是解氣,但它們是「不及物」的。

我不知道這樣的影評對中國電影有何建設性意義,又能幫助中國電影做何改善?

要知道科幻設定是先驗式的,需要觀眾接受設定即可,沒有批評的必要。

要論科學性,大部分科幻大片並沒有比《流浪地球》好到哪裡去。

《2001:太空奧德賽》里的關鍵元素,無論是黑石板還是星門,都是完全神秘的,影片沒有給出任何解釋。

《星際穿越》里的黑洞場景肯定是被《2001》所影響了,但因劇情需要只拿出了一個五維生物作為解釋矇混過關。

《火星救援》開場就是個大硬傷。

火星塵暴雖然風速大又頻繁,但因為火星大氣層太稀薄了,物理殺傷力遠不如地球上的風暴。

這些號稱硬科幻的影片也都並不是沒有科學漏洞。

而作者如此嚴苛的批評《流浪地球》的科學設定,恰恰是其偏激、理智枯萎、智商懶惰的體現,完全近乎「嘩眾取寵」

雖然條姐同樣不認為《流浪地球》是如《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般的經典作品,但也完全無法打出一星的評價。

從影史角度看,《流浪地球》雖然比不上科幻經典,但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特效展現,至少是合格線以上的。

也正因如此《紐約時報》等外媒都給出了好評。

而影片從中國科幻電影的角度看,就像很多人誇讚的,《流浪地球》「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意義重大。

在中國科幻電影的坐標里,《流浪地球》絕對是值得褒獎的。

但也不是說電影不可批評,批評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展開具體討論,比如討論表演、劇本等。

之前上微博熱搜的#韓朵朵台詞重寫大賽#,就是網友們對《流浪地球》的善意吐槽。

可這些吐槽都有一個無法改變的客觀前提,就是《流浪地球》在中國科幻電影中無疑是合格的。

而《流浪地球,不及格。》的作者在文章成為爆款後,又刊發了一篇《對一文評論的回復》。

回復中的第二條寫道:「有大量的反對者認為,我打一星太不客觀了。有的言論很有意思:『打五星確實有鼓勵的成分,有感情的成分,但是你打一星太不客觀了』。藝術評論本來就是主觀的東西。要求藝術評論客觀是非常無禮、無知的行為。」

在觀眾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普通觀眾作為消費者也許有權根據各自喜好評分。

但如果專業影評人也是非常主觀化地以某一個缺點抹煞全部,這便是對自己專業的不負責任——畢竟術業應有專攻。

作者用一句「藝術本來就是主觀的。」來搪塞讀者觀眾,是否是自己把影評工作看得太輕了呢?

就如各大權威電影獎項,評獎不可能完全依據個人喜好來決定得獎者,因為一萬個人眼中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個人的喜好與專業評審之間一定有一個平衡,那就是演技,劇本,視效,音效,攝影,導演等等結合在一起的綜合指標

這才是我們評論的共識,批評也不應該毫無標準。

不可否認「嘩眾取寵」的觀點確實很容易吸引眼球,更容易成為爆款。

但在從不缺意見的新媒體時代,如何把握主觀情感與專業評價之間的平衡,不才是一個影評人更應該努力的方向嗎?

而那些以所謂的價值觀就為《流浪地球》打出一星的人及其支持者,自以為鶴立雞群,反倒露透出骨子裡的思想僵化。

最後如果你也喜歡《流浪地球》記得點擊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啊~

責任編輯:洋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我國未來戰機進度如何?611所設計師的大弟子透露細節,引關注
FC31上艦實錘?沈飛公開招標採購一部件,孫總師話中卻有深意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