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中國特色工藝產能快速擴張,晶圓代工廠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特色工藝產能快速擴張,晶圓代工廠機遇挑戰並存

中國特色工藝產能快速擴張,晶圓代工廠機遇挑戰並存

集邦諮詢最新《2019中國半導體特色工藝市場分析報告》認為,按照產品對工藝先進度的要求來分,半導體工藝製程可以分為特色工藝和邏輯工藝,其中邏輯工藝又分為成熟工藝和先進工藝,其中特色工藝產品市場佔比約為40%,所含產品主要為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儲、模擬IC以及OSD產品(光學器件、感測器、分立器件)。

當前,中國應該走特色工藝和邏輯工藝同時提升的「兩條腿走路」戰略已經成為業界共識,除卻頭部廠商持續跟進先進工藝,由於特色工藝產品市場前景巨大、本土供應缺乏且進入門檻較低,多家廠商在產業資本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進場和擴張。

據集邦諮詢統計,2016年之前,中國8英寸特色工藝產線產能總計為75.6萬片,沒有12英寸特色工藝產線。2016年到2018年,中國共新建(規劃)10條8英寸特色工藝產線,6條12英寸特色工藝產線,總月產能接近110萬片(8英寸當量)。

中國特色工藝產能快速擴張,晶圓代工廠機遇挑戰並存

2016-2018年中國新建(規劃)的8/12英寸特色工藝產線;來源:集邦諮詢整理

(註:表中士蘭微和萬國半導體項目分為兩期,本文對兩期產能進行了合併,量產時間為一期量產時間。)

集邦諮詢分析,地方政府興建晶圓廠的熱潮遠未結束,預計未來三年來仍會有新的晶圓製造產線規劃或落地,且以特色工藝產線為主,晶圓製造產能將進一步擴大。國內特色工藝產能緊缺的局面將會大幅改善,廠商之間的競爭則會加劇。

從全球來看,2018年對於晶圓代工廠的發展來說是個分水嶺,GF和聯電先後宣布放棄追趕先進工藝,轉而主攻成熟工藝和特色工藝。不難預期,未來追趕先進工藝的在場者將會越來越少,而特色工藝將會出現新的進入者爭奪市場。

究其原因,一來先進工藝投資金額大,工藝難度也較大,且台積電已在此領域形成絕對優勢,其他廠商想要切入的難度極大,獲得市場需要付出的代價也較大。

二來與先進工藝形成對比的是,成熟工藝和特色工藝投資相對較小,市場空間廣闊,且市場前景較好,相關產線持續滿產。目前業界一致預期較好的方向——汽車電子中所用到的半導體產品如MCU、OSD(Optical/Sensor/Discrete)產品等幾乎都為非先進工藝,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進一步提升同時汽車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相關產品尤其是功率器件的需求將會迅速增長。

從長期看,5G的落地和物聯網的普及,下游終端如手機、白色家電等對於採用特色工藝為主的射頻器件、功率IC、OSD產品會有長期持續性的需求,而新技術和新場景的出現也會對相關產品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特色工藝的可作為空間很大。

目前國內特色工藝產線正在經歷一波6英寸向8英寸,8英寸向12英寸的升級,但由於本土配套產業的薄弱以及全球供應的緊張,8英寸的設備和12英寸產線的wafer供應成為產能擴張廠商必須要關注的制約因素。另外新材料如SiC/GaN等為原料器件的逐漸規模商用,也會擠壓硅基器件的市場空間。

市場前景向好疊加國內政策支持,中國特色工藝產能快速擴張,但對於晶圓代工廠來說,巨大市場空間之外,還面臨技術授權、訂單保障與供應鏈安全等多重挑戰。如何應對挑戰,真正享受特色工藝「差異化競爭」帶來的成長,則考驗在場者以及新入場的智慧。

來源:全球半導體觀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拓墣產業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車用晶元大廠的策略布局觀察丨回顧CES 2019
CES 2019:英特爾10nm整軍待發,產能足夠否?

TAG:拓墣產業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