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指導專家:鍾偉泉 佛山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中華中醫學會外治分會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耳穴專業委員會常委,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委員

俗語話:「陽氣不足,百病生。」時下正是陽氣升發、萬物萌芽的春天,那又有何方法可以幫助養護身體內的陽氣,以養精蓄銳、增強體質呢?

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鍾偉泉主任中醫師指出,人體的精氣神皆來源於五臟所藏之精,若五臟功能正常,整體機能自然活力充沛旺盛。因此,可以通過護衛五臟來作為養陽的著手點。

鍾偉泉說,人體的機能活動由五臟六腑正常生理功能維持著,內部精氣聚集在背腰部之處,也即是「背俞穴」(簡稱「俞穴」)上。巧用背俞穴,對養陽甚有益處。據介紹,背俞穴共計有12個穴位,分別是肺俞、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這些穴位分布的位置與背腰部相應的臟腑位置基本一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下面首先來看看五臟對應的穴位以及腰痛最常用的保健穴位大腸俞穴(註:一寸的度量方法:患者拇指第一關節的寬度;一寸半可粗略度量為食指與中指關節寬度。)

肺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位於第三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一寸半;

作用:防治鼻塞、感冒、發燒、支氣管炎和肺炎的重要穴位。

心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位於第五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一寸半;

作用:防治心慌、心悸、心律不齊、神經衰弱的重要穴位。

肝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位於第九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一寸半;

作用:有疏肝解郁、和血安神、清火明目之功,是防治目赤、流鼻血、夜盲、脅痛、脊背痛、黃疸的重要穴位。

脾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位於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一寸半;

作用:健脾利濕,和胃調中,調理升降之功,是防治消化不良、胃腸炎、浮腫、肢體乏力的重要穴位。

腎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旁開一寸半;

作用:激發腎氣,健腎壯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代謝力,有益健康長壽。

大腸俞穴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定位: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

作用:通降腸腑,理氣止痛。主治腰腿痛、腹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等胃腸病證。

認識到一些背俞穴的準確位置後,下面鍾偉泉再詳細指導並向各位各位市民朋友示範如何利用穴位進行保健:

方法1:艾條灸背俞穴

相信大家對艾灸並不陌生,它實際上就是點燃艾條後,溫灼體表腧穴,以溫通經脈、調和氣血、協調陰陽、扶正祛邪等。當體內的陰氣被驅除,自然由陽氣來進行補充,身體也會因為陽氣的恢復而更加健康。

施灸過程中,施灸者左手食指中指自然置於穴位兩側,右手執筆式持艾條,注意調整艾條與穴位距離2~5cm,皮膚有溫熱感而不灼痛為宜,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彈去艾灰,如局部皮膚產生燒灼、熱燙的感覺,應立即停止治療。

另外,艾灸對一般應灸的病證均可採用,多用於灸治慢性病,而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但是實熱證、陰虛發熱者一般不宜灸療。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溫和灸:將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5厘米,固定不動,灸至皮膚泛紅。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位,好似麻雀啄食一樣上下起落,最近距離皮膚2~3厘米。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迴旋灸:將點燃艾條的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3厘米,平行或旋轉施灸,

方法2:隔姜灸背俞穴

隔姜灸療法是在艾炷與皮膚之間隔一薑片進行施灸,是防病治病和保健的一種治療方法。

鍾偉泉介紹,姜味辛、性微溫,無毒,入肺、心、脾、胃之經,具有調和營衛、散寒發表、祛痰下氣、消水化食、調中和胃、開宣肺氣等作用。隔姜灸時,通過艾和生薑在施灸時所產生的雙重溫熱效果作用於背俞穴,可對五臟六腑功能進行調整,激發陽氣,提高機體抗病祛邪的能力,適用於治療外感表證和虛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風濕痹痛、嘔吐、腹痛、泄瀉等。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方法3:拍打背俞穴

此法是在背腰部位沿膀胱經脈用雙拳輕巧、緩和、往返捶打。

拍打背俞穴,能激發足太陽膀胱經氣,調理臟腑氣血,平衡臟腑陰陽,增強臟腑功能,同時也是背部拍打法的根本所在。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方法4:拔火罐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吸筒」,是藉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此法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民間還有「驚蟄節氣時在背俞穴拔罐,可驅趕一冬的寒涼」的說法。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據悉,飽腹、空腹者、女性經期都不宜進行拔火罐操作,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不可拔罐。

拔火罐前最好先排凈大小便,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5-10分鐘,一般10次為1療程,中間休息3~5日。但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年齡、體質、病情、病程而靈活掌握。

方法5:按摩背俞穴

具體方法:(1)大拇指按於背俞穴,用力按壓5秒之後,慢慢減壓,5秒之後再按壓,反覆按摩20次。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2)雙手搓熱掌心後,把兩手放到背俞穴上,掌心在穴位上做擦的動作,一上一下地擦動,通過此動作可以讓穴位發熱,而且是從裡面往外發熱。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此法能起到調節膀胱經經氣的作用。

以上五種保健方法對養護和激發體內陽氣大有裨益,閑暇時不妨幫助家人操作,也可到佛山市中醫院針灸科,在專業醫生的辨證和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保健療法。

春天巧用這穴位,對養陽大有益處!(附操作手法)

另外,養陽除了可以巧用背俞穴外,鍾偉泉還介紹到,春天是採納自然之氣養陽的好時機,市民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登山、舞劍、太極拳等運動。飲食方面,可選擇一些利於升發陽氣又清淡可口、富有營養的食物,如黃豆芽、綠豆芽、柑橘、蔥、蒜、香菜、蜂蜜等,常吃些新鮮蔬菜,如菠菜、韭菜、香椿、薺菜等,有利於促使體內積熱的散發。此外,還要注意調攝情志,保持情緒愉悅、樂觀、以使肝氣順達、氣血調暢,起到祛病強身的作用。■

【來源:佛山市中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中醫藥 的精彩文章:

羅大倫:健康面前人人平等,有好身體才能幹好工作

TAG:廣東中醫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