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上古最大的五種異獸,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上古最大的五種異獸,振鱗橫海,擊水三千!

上古傳說中有很多種神獸,想必很多人是只聞其名,不知其形,即便知道其形也都是從動漫或影視作品中所看,而不知其真實面目。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上古神獸世界,見識一下這五大神獸,單靠體型就可以碾壓一切!

補天神鰲

傳說遠古之時,水神與火神大戰,水神戰敗,於是怒撞撐天的不周山,天柱折,地傾維,天河倒灌人間,世間成了一片汪洋,生靈死傷無數。後女媧娘娘練石補青天,又斬下東海神鰲的四肢,來代替天柱撐天。

鯤鵬

夫鯤之為魚也。潛碧海,泳滄流,沈鰓於勃海之中,掉尾乎風濤之下,而濠魚井鮒,自以為可得而齊焉。鵬之為鳥也,刷毛羽,恣飲啄,戢翼於天地之間,宛頸乎江海之畔,而雙鳧乘雁,自以為可得而褻焉。及其化羽垂天,摶風九萬,振鱗橫海,擊水三千。莊子在《逍遙遊》中,以開篇首句之重,記錄了這個華夏民族古老而神奇的傳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一南冥者,天池也」。明代德清《莊子內篇注》云:「『北冥』即北海,以曠遠非世人所見之地,以喻玄冥大道。海中之鯤,以喻大道體中養成大聖之胚胎,喻如大鯤,非北海之大不能養成也。

修蛇

《山海經·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又有朱卷之國,有黑蛇,青首,食象。」郭璞註:「即巴蛇也。」《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傳說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帶,以吞吃過往的動物為生,據說它曾經生吞了一頭大象,過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來。由於修蛇也襲擊人類,所以黃帝派遣大羿前往斬殺,大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後一直追趕它到遙遠的西方、將其斬為兩段。修蛇的屍體變成了一座山丘,現在稱為巴陵。

相柳

根據《山海經·大荒北經》的記載,相柳蛇身九頭,巨大得能同時在九座山頭吃東西,它不斷嘔吐毒液形成水味苦澀的惡臭沼澤,發出的臭味甚至能殺死路過的飛禽走獸。它隨同共工發洪水傷害百姓,半途遭遇一心治水的禹,共工不能戰勝禹慘遭流放監禁。相柳繼承共工遺志繼續作怪,禹便殺死相柳,但是相柳的血液腥臭,流淌過的土地五穀不生,彌留時流出的口水更形成了巨大毒液沼澤,禹三次填平沼澤卻三次塌陷,只好開闢整理為乾淨的大水池並為眾天帝在池邊建造宮殿樓閣,稱為眾帝之台。鰩和柳一聲之轉,在山海經中出現的相柳和相繇事迹又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認同郭璞的說法,相柳就是相繇。

燭龍

《山海經》記載應龍助黃帝斬殺蚩尤,助大禹降伏無支祈,而「帝弒燭龍之子鼓於鐘山陰」,也就是神龍屈從於帝王。於是迷信龍能給人間帶來祥瑞,是只有帝王專屬的瑞獸。先秦兩漢之書言燭龍,皆本自《山海經》,故稽考燭龍神話的來歷,需從《山海經》入手,縱觀《山海經》關於燭龍的敘述,其要點有三:第一,燭龍的方位。《大荒北經》明言燭龍居於「西北海之外」的章尾山,則燭龍場景居於《大荒經》版圖之西北隅,《海外北經》敘事首起西北隅而終於東北隅,燭陰列此經之首,則其於《海外經》版圖,亦必處西北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墨史書 的精彩文章:

遮天最強戰力排名,全面分析,火力全開!

TAG:筆墨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