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別人家的爸媽從來不讓我失望,我的爸媽每年都要斷絕一次關係

別人家的爸媽從來不讓我失望,我的爸媽每年都要斷絕一次關係

過完年回來的你肯定有很多煩惱,但似乎也鬆了口氣。結束了父母看你不順眼,你嫌父母碎碎念這種劍拔弩張的狀態,甚至每逢過年和父母相處都有種想「逃回北上廣」的念頭。

回家被嫌棄無非有5點:

單身狗

父母回到家就張羅著你的終身大事,相親分分鐘安排上,單身的人回家連呼吸都是錯的。

睡懶覺

明明才剛八點,但是在父母眼裡,起的比他們晚都算睡懶覺。

穿的少

無論你有多fashion,回家到都會被爸媽包裹的像個200斤的胖子。

玩手機

天天玩手機,吃飯也玩手機,走路也玩手機,不知道和爸媽多說說話嗎?難道手機才是你的再生父母?

吃外賣

天天吃外賣,身體都吃壞了,那麼大人了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

據說,每個人一生中至少一次想過要殺死父母。我覺得沒那麼誇張。

但我們一定都想過:如果有更好的父母,我就不會受到那些傷害了。

來自小薑絲的郵件

最近被爸媽逼著相親,硬著頭皮去了兩次,悶到對方覺得無聊,不了了之。媽媽恨鐵不成鋼:「你說你這麼膽小內向,以後可怎麼辦呀?」

我知道,她指的不僅是相親失敗,還有上個月年終述職我臉紅結巴最終評分墊底的事。

每次被爸媽揶揄,我心底都有個聲音在喊:「這還不都怪你們嗎?」

我清楚地記得,幼兒園學了兒歌回來興奮地表演,我媽笑得前仰後合:「五音不全的,快別唱了。」初三那年我拚命努力,一學期里年級排名從100到70,我爸只是瞥了一眼成績單:「你哥上學時就沒出過年級前十。」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從來沒給過我鼓勵和讚揚的他們,居然要求我自信勇敢開朗大方了?

我知道,那一刻媽媽也許只是覺得有趣,爸爸可能是出於對我的嚴格要求,所以不經意間說出了那些傷人的話。但它們就是存在著,變成一道深深的傷痕,輕輕一碰就很疼。

有時候我會想,假如我的父母能更寬容更溫暖,我也許會長成更好的人,活得更幸福一些。

我當然知道昨日不會重現,我沒有機會回到過去改變從前的父母,從而改變自己的人生。但更讓人鬱悶的是,今天的他們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一如既往地固執、苛刻。

一邊打擊我的自信,一邊質問我為什麼沒有自信。我真的也只能呵呵了……

欄目主持人

張鳴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曾於時尚集團任資深編輯。目前專註於情感、親子、個人成長等領域的諮詢服務。

給小薑絲的回信

當我們徵集「你跟父母的關係」,來信是上期的三倍不止,似乎每個人跟父母之間都有一部熱播八點檔。小薑絲的劇情不是最狗血的,但是最典型的。

一言以蔽之:沒有深仇大恨,儘是瑣碎傷害;想要改變父母,但又不知道怎麼做。

讀完這些信,我前所未有地希望哆啦A夢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人手一隻。這樣我們就能回到過去,改變父母,重塑自我,走上人生的小巔峰……但是各位「大雄」,拜託醒一醒!戴在頭上就能飛的竹蜻蜓是不存在的。

既然不可能穿越回去篡改你的成長史,那麼現在呢?面對「不完美」的父母,已經成年的我們是否有辦法改變他們,讓他們跟你的期待哪怕再靠近一點點?

比如不再固執地吃剩飯,不再把保健品當仙丹,不再用你最討厭的那個詞來扎心,不再把你當成炫耀的資本亦或羞恥的緣由。

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能。就把市面上教養孩子的那一套用在父母身上,你絕對可以「定製」出一對完美的父母。

首先是平等對話。就像我們總是強調蹲下來跟孩子說話一樣,當你長大父母變老,因為掌握咨訊與技能的差異,你跟父母也有了「身高差」,看到的世界不相同。

所以不要仗著會用支付寶就嘲笑他們還在用存摺,不要看不起因為語言障礙而害怕出國旅行的他們。否則你跟父母之間永遠無法實現良好的溝通,而你知道的:溝通是改變的第一步

然後要陪伴他們,而且還得高效陪伴。如果你稍有育兒知識,就該知道這個理念有多麼深入人心。

就算你是忙到飛起的女強人,每天也要抽出一兩個小時來陪伴孩子,否則你的孩子將缺少安全感。在這個變化迅猛的時代里,父母常常茫然無措如孩童

除了你,還有誰能為他們提升安全感呢?而一個人一旦感覺不安全,就更容易躲進習慣的「舒適區」,更別說改變了。

同時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如果你不想讓他們看養生堂,那就幫他們關注幾個有品質的養生公號;如果你嫌他們說話總是刺傷你,那就買一節線上課程《如何說別人才愛聽》在家裡外放。

記得嗎?小時候你最煩的就是大人叨叨你快去學習,但是對於悄然擺在床頭的書卻很少拒絕。相信我,父母也吃這一套。

而一旦他們做得好,那就給予表揚鼓勵。如果跟小薑絲一樣,這是你從小就渴望卻始終未能得到的,你當然更知道,要改變一個人正向反饋具有無窮的魔力

但我的疑問是:即便真有方法和路徑,我們是否真的要去改變一個人?無論他是我們的孩子還是父母

行為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誇海口說,他能將嬰兒塑造成任何人,律師、總統、科學家甚至是小偷。但最終連他的兩個兒子也沒有走在他所期待的路上。我認為不是他的方法有問題,而是出發點就錯了。

這些年有一種觀念特別流行:沒有取得上崗證,怎麼就有資格做父母了?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可笑

帝企鵝媽媽為了從雪溝里逃命而丟棄新生寶寶,雜色狼媽媽為了領地跟女兒展開生死搏鬥。倘若按照人類的標準,她們大概都不配做母親。當然,你可以說人類跟動物不同。但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所謂「父母的資格」其實就是生物本能所賦予的身份而已——當你生育後代,你就成為了父母。

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說,我們要向命運鞠躬。而父母,就是我們最大的命運。

鞠躬不等於低頭臣服,而是「我接納你,尊重你,同時智慧地與你相處」。

這種智慧的首要特點就是,判斷哪種方式最適合你的家庭。

因為受到西方舶來的自我觀念的影響,尤其是精神分析學派對原生家庭的重視與推廣,很多人一邊將人生際遇歸咎於父母的養育方式,把自己的一生跟父母掛鉤;一邊又想要逃離原生家庭,與父母徹底劃清界限。

問題是,我們畢竟還是中國人。傳統的家文化對我們有根深蒂固的影響,用榮格的話說就是集體潛意識。

如果我們要生硬地切斷與父母的聯結,那必然導致更多的問題:怨恨父母所以想要逃離,逃離之後又心懷愧疚,始終在兩難中撕扯。

想要從這樣的掙扎里跳脫出來,說實話,我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只是結合多年諮詢經驗,提供一條思路,如果你願意,不妨一試:

第一步,接受父母是不完美的,從而接受你的命運也不會完美。

第二步,不再費力去改變父母,而是想辦法改變你們相處的模式與習慣。

第三步,辨別出父母對你的傷害,哪些可以寬容,哪些不能。勇敢而明確地拒絕那些不能接受的。同時也要給父母同樣的權力。

最後,告訴父母你愛他們(如果你還愛的話),即便你覺得這是明擺著的事兒——父母也覺得愛你愛得夠明顯了,但你是不是也懷疑過呢?

編輯 張鳴

新媒體編輯 Siumo 版式 亭野

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2019年2月刊

ID: shishangjiankang22

圖片來源於時尚健康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時尚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有話想說?掃描

發送 #關係# +你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時尚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