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研究證明: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容易走失,但家長往往忽視了

研究證明: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容易走失,但家長往往忽視了

如果說作為家長,最擔心孩子發生什麼事情,那麼毫無疑問,走失就是其中之一。作為爸爸媽媽心頭的寶,任何一個孩子的走失都將為父母帶來巨大的悲痛,甚至是一個家庭支離破碎,陷入深淵。

發生這些悲劇的原因,除了人販子的猖獗,社會管理機制的缺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父母的疏於看管。根據研究,以下兩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容易出現走失,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研究證明: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容易走失,但家長往往忽視了

一、2-5歲。

毫無疑問,第1個容易走失的年齡段是2~5歲。根據法制日報的一項研究,在所有走失的孩子中,5歲以下的孩子佔到了70%。而且在其中,男孩子的走失率比女孩子還要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原因主要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具備了基本的探索世界能力,卻沒有足夠的經驗去應對。他們能夠自己行走,能夠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能夠用視覺、聽覺去探索這個好奇的未知世界,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稍不注意就會自己走開。然而他們年紀幼小,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如果到了陌生的地方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被不法分子帶走,釀成悲劇。

研究證明: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容易走失,但家長往往忽視了

因此,當孩子到了兩歲以後,父母一定要教他們一些安全意識和安全技巧。比如在外面萬一找不到媽媽了,必須找櫃檯姐姐,或者穿制服的警察叔叔幫忙。另外,要他們記住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必要時可以求救等等。

二、12-15歲。

根據研究,第2個容易走失的年齡段是12~15歲。許多父母可能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大的孩子怎麼可能走失呢?然而這卻是事實。原因也不難理解,12~15歲剛好是孩子青春叛逆期的時候。特別是那些從小在不良家庭氛圍長大,或者被爸爸媽媽批評較多的孩子,很容易在這個年齡段性格叛逆,不願意回家,萌生離家出走的念頭。

研究證明:這兩個年齡段的寶寶最容易走失,但家長往往忽視了

往往這個時候,他們具備了一定的行為能力,對這個世界有了粗淺的認識,但不深入。所以容易受到外界或者社會人員的誘惑、誘騙,最後被迫回不了家等等。

要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父母一方面要在孩子小的時候,跟他們建立足夠的親密關係,用理性教育的方式來引導他們成長,這樣孩子出現叛逆的現象會大大減少。另一方面,要多灌輸他們相關的安全技巧和知識,還要多給他們講解一些社會現象,增加他們的閱歷,減少他們上當受騙的可能。

各位父母,你們身邊有這種現象嗎?歡迎留言評論。

註: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脖子爸比 的精彩文章:

寶寶如果有這些「煩人」表現,說明很聰明,家長要著重培養成才
在孩子眼裡,奶奶和外婆究竟誰更親?孩子的回答真實又暖心

TAG:長脖子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