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曾經趁著大醉,提醒蜀漢一件事,諸葛亮心知肚明卻無可奈何

孫權曾經趁著大醉,提醒蜀漢一件事,諸葛亮心知肚明卻無可奈何

諸葛亮執政時期,從整體上來看,蜀漢的吏治其實是挺不錯的。但是矛盾還是有的,就比如說楊儀和魏延,爭鬥非常激烈。諸葛亮在世的時候,這兩個人還能夠收斂;諸葛亮一病死,二人也開始火併,最後魏延失敗。在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偏向楊儀的,有偏向魏延的。總地來說,偏向楊儀的風向似乎更大,魏延也算坐實了「謀反」的罪名。

魏延和楊儀不合,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諸葛亮既不瞎也不傻,相反還是個人精,肯定知道這件事。但是楊儀和魏延一文一武,一個調度籌劃,一個能征善戰,都很有才幹。諸葛亮實在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從中周旋,兩個他全都要。

魏延和楊儀鬧得不小,也傳到孫權的耳朵里。有一次蜀漢派費禕出使吳國,孫權就提到了這件事。當時應該是在酒宴上,孫權喝得大醉,責問費禕道:「楊儀、魏延,全都是小人。雖然他們確實是有點能耐,也立了一些功勞,但是給他們的權勢實在太高了一些。要是沒有諸葛亮壓制,他們必定成為禍亂。你們真是庸碌,對他們不加防備,到時候子孫後代怎麼辦?」

費禕一聽,沒法辯解,人家孫權說的是實話。但是要是白挨罵不反駁,那也太丟人了。正當費禕無言以對的時候,他的副手董恢站了出來。董恢能言善辯,他對孫權說:「魏延和楊儀之間不合,那純屬是意氣之爭,是個人私怨,跟國家沒什麼關係。他們並非英布、韓信那樣桀驁不馴的人。現在正是消滅曹魏的時候,需要人才成就大業。如果為了防備而不任用人才,那就像逆流而行的時候不用舟楫一樣,不是好辦法。」諸葛亮得知以後,認為董恢會說話,回來沒多久就予以重用。

正如董恢所說,魏延和楊儀純粹就是吃飽了沒事幹。魏延才高氣傲,眼睛長腦瓜頂上;楊儀更是這樣,當然不給魏延好臉色。他們就是因為這點事起的矛盾。諸葛亮去世的時候下令撤軍,魏延抗命不遵,也是要繼續北伐,還有不想給楊儀殿後的意思。當然他的舉動太激烈了,直接把棧道給燒了,加上人緣臭,難怪扣上一個叛逆的帽子。

楊儀本來以為自己能接替諸葛亮,結果沒有,鬱郁不得志,發了很多牢騷,甚至後悔沒有叛逃曹魏。最後楊儀被告發,先是被貶後是被收押(被貶後上書抗議),自盡而死。二人的結局都不太好。

參考文獻:《三國志》、《襄陽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懿傳》中的太監進忠,為什麼會選魏嬿婉做向上爬的工具?
富察皇后到底是怎麼死的,有人說,或許和富察氏的弟妹有關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