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真正的智慧 是認清你的同伴

真正的智慧 是認清你的同伴

古語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更多的強調在作戰時掌握敵方情況的重要性。其實在生活中,比他方情況更重要的是對我方情況的了解,你的成功不只取決於你的對手,更在於你身後的人。

因此,真正的智慧,首先在於認清你的同伴

司馬懿在討伐曹爽的時候,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馬懿很擔心,認為桓范這個有智謀的人站在了敵對的一方。但是,曹爽並有聽桓范的勸說,最終為司馬懿所殺。

同樣,三國時的陳宮也是富有智謀的人,他為呂布效力。曹操率兵攻打呂布時,先招降,但是呂布也沒有聽取陳宮的建議,最終為曹操擒殺。

蘇軾在《東坡詩話》中評價這兩個故事說到:「呂布、曹爽何人也?而為之用,尚何言知?」蘇軾認為縱使桓范和陳宮再有謀略,但是為曹爽、呂布這樣的人所用,也算不上是有智慧的人

我們在職場中,不同的階段會和不同的團隊合作。

曾經聽一個在公司工作的朋友抱怨,說自己所在的團隊很難同心協力,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方案被採納,而對於他人的提議並不能夠心甘情願的執行。

而自己所在團隊的leader也很少聽取他人的方案建議,他更希望他的隊員能夠力行自己的想法。

其實朋友的問題很常見,但其團隊的不和諧關鍵在於團隊的領導者,一個不善於聽取他人建議的人很難帶出一個齊心協力、相互包容的團隊。

朋友的問題不在於自己,而在於她當初選擇團隊時,沒有對她背後的領導者作充分的了解

「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欲成為「良禽」「賢臣」無疑離不開自我的不斷修鍊,但是如果沒有「擇木」和「則主」的見識,恐怕「良禽」也會成為那隻醜小鴨,「賢臣」亦不能免於流徙的命運

越國的范蠡和文種都可謂是治國之臣,越國最終戰勝吳國離不開二人的功勞。但是二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范蠡對於越王勾踐可謂有著清晰的認識,他在離開越國的時候曾經給大夫文種寫了一封信,其中說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雖然文種在得到書信後稱病不朝,但是已經引起勾踐的懷疑,晚了一步,終被賜死。而范蠡卻能泛舟游湖,與西施成就一段佳話。

當今社會不同於封建時期,我們在職場上盡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范蠡的遭遇似乎只是一個故事,離我們漸行漸遠了。

但是他帶給我們的啟發卻依然有著現實的意義: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自身的主觀努力外,關鍵還在於能夠認清自己的同伴,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河清非難俟,鳴鳥亦易聞。傷哉獨立者,異代無同群。」

等待河水變清澈、聽到鳥鳴之聲並非難事,而對那些獨立於世間之人來說,最為悲傷的事情莫過於沒有知音,沒有賞識他們的人,這可謂是智者之言。

作為一個有理想抱負的人,若世間沒有同氣相求之人,無異於著錦衣而夜行。所以自古賢達在修身養性,不斷完善自我的同時,還要具有知人識人的眼光與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己亥小豬有話說:十二生肖輪流轉 今年到我小豬家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