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恩來總理一生中的四次痛哭,每一次都震痛人心

周恩來總理一生中的四次痛哭,每一次都震痛人心

人們熟悉的周恩來總理形象一般都是和藹可親,他總是那麼光彩照人。雖然周總理平常都是凝重的表情,但也曾經因四件事而淚流不止。

總理第一落淚發生於1942年7月,當年,周老太爺突然中風病逝,給了他很大的打擊。周總理早年參加革命,常與家人聚少離多。到了抗戰時期,他到中共重慶南方局工作,並負責南方局具體事務,又與家人很少謀面。周老太爺因為太過思念周總理,後來逐漸得了重病。

周總理父母周劭綱、萬冬兒

1942年7月,周老太爺突然不幸中風病倒,鄧穎超、董必武等人趕忙將其送往了醫院,然而最終還是未能搶救成功。當周總理得知父親去世之後,當即潸然淚下,並以手掩面,呻吟痛哭,鄧穎超在一旁勸慰,最終總理重拾信心,繼續開展工作,並料理了家人後事。

父親去世後,周總理連續5天在《新華日報》刊登訃告

總理第二次痛哭是因為1946年的四八事件。1946年4月8日,搭乘飛機的中共談判代表王若飛、博古和鄧發、葉挺等人因飛機失事最終不幸遇難。事件發生後,黨和領導人陷入了無限的悲痛之中。周總理聽到此消息,他寫字的手顫抖不已,在沉默許久之後終於叫出了王若飛同志五個大字。是啊,王若飛是周總理親密的戰友,他們曾一起留學法國,並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四八事件飛機殘骸

就在事件爆發的前幾天,總理還和王若飛一起在重慶和國民党進行談判,這一次突然陰陽兩隔,總理怎麼能夠承受得了。再者,遇難的還有葉挺、博古等人,葉挺和總理早年領導南昌起義,又是志同好友,他的突然離世,總理也無法接受得了,而博古,他雖然曾經犯了軍事上的錯誤,但是總理是和他一路長徵到達陝北,兩人私底下的關係也非常好,這一次突然遇難,對總理也是一個重大打擊。

四八事件

總理第三次失聲痛哭是1946年10月28日,那一天,已經正值國民黨發動內戰,然而國共還在商議和談。10月28日,第三黨民盟秘書長梁漱溟沒有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同意,竟私自提出了一個對中國共產黨極為不利的停火方案,他未和周總理商議,竟將此方案交給了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長的孫科和美國駐華特使馬歇爾。

周總理和馬歇爾

周總理得知此消息之後,隨即找到梁漱溟反問緣由,並動情的提出了被國民黨殺害的李公僕、聞一多等人,因為情緒激動,他一度掉了眼淚,最後使在場的每一個人感動不已。

九一三林彪飛機殘骸

總理最後一次痛哭是九一三事變之後。文革爆發後,周總理曾經親自保護了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然而當時由於造反派抬頭,總理也受到了壓制。九一三事變爆發後,總理負責處理林彪的善後事宜,在看到我國經濟發展數據的時候,周總理再也壓抑不住自己的情感,他大聲哭泣。

周總理在文革中苦撐危局

後來據紀登奎回憶,當時總理痛哭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經濟的停滯,是啊,十年文革使得我國白白喪失了發展經濟的機會,總理看到國家的現狀,因痛心之至才失聲痛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論 的精彩文章:

他是國民黨元老,曾親自創辦故宮博物院,國共兩黨都對其十分敬重

TAG:歷史新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