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遷為何不敢言《山海經》?

司馬遷為何不敢言《山海經》?

第一講: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智慧與精神遺產(上)

一、山海經概述

1、天書釋義 2、文化之源

二、《山海經》是本什麼樣的書?

1、司馬遷為何不敢言《山海經》?

2、九鼎憑什麼定九州?

三、《山海經》作者之謎

如此重要的一部書,到底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呢?讓我們來分享一下:

一、《山海經》概述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現存的《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具有較高的價值。

二、《山海經》是本什麼樣的書?

司馬遷為什麼不敢言《山海經》?

在《史記·大宛列傳》末尾,太史公言道:「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A、「不敢言者「是對「所有怪物「

《史記》記事始於傳說中的黃帝,下限到漢武帝時期,前後跨越三千多年曆。司馬遷寫作《五帝本紀》主要取材於《世本》《大戴禮記·五帝德》和《尚書》。其中也包括《山海經》。他只是對《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不敢言,即不太有把握,但並未否定其他資料。

B、五帝多神巫,其文不雅馴

姜煥旭的國學重考—《三易源流考》:對於神巫文化的存在,《史記·五帝》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

作者:高松(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聲明:版權所有,轉賬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