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過度喝酒,你的牙齒還好嗎?
「醫生,我超不喜歡喝酒的,過年的這段時間,每次晚上喝完酒,隔天刷牙時,怎麼感覺牙齒酸軟?」
「還有!喝酒完,牙齒都染成紅紅的,很難刷乾淨呀!」
「然後,他們每次來灌酒,都說因為有酒精殺菌呀!那就不用刷牙了!」
高中老同學老張,以及之前的老病號老李,今天來定期檢查牙齒以及洗牙的;剛洗完牙,起身坐在的診療椅上,劈哩啪啦地念幾句。也許是過年,敬來敬去的,讓他特別有感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對了,醫生,再過幾天,又遇到元宵節;長輩超愛灌酒,什麼高粱、紹興、VSOP白蘭地、威士忌、啤酒、紅酒… 我超不愛喝酒!有些酒躲都躲不過!」
「嗯!的確是!即使如此,我也必須告訴你喝酒關於牙齒口腔的三個理由;記起來,當下次擋酒的理由呀!」
喝酒這議題,可切入的角度太多了;可以從品酒、品味觀點來看,也可以從食品影養學的角度觀點,或是身體系統的影響,甚至可從收藏的嗜好著眼。
我相信幾千年來的飲酒文化,至今各式各樣的酒精性飲料風行,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說盡。然而,各類酒的成分也不單純只是酒精而已;有的酒類含有幾百種成分,我們很難針對單一的面向去評斷品酒、飲酒、喝酒這件事情。我絕對無意挑起喝酒好不好的論戰,更無意挑戰飲酒的個人價值觀!
在這一篇,我僅僅從自己牙科醫生觀點,看待喝酒與口腔牙齒這件事,歸納以下三個比較重要的提醒,希望大家在享受、品味美酒之餘,口腔與牙齒的護理不可忽視。但千萬不要倒果為因,把您自己牙齒的問題、口腔的問題全部推給飲酒。
喝酒,注意口乾
高濃度的酒精、或是過量的飲酒,常會導致口乾。可能是因為酒精會破壞身體吸收水分的方式,而唾液口水的分泌、與口水量,受到影響而減少。
唾液口水有什麼重要的功能呀?讓我們知道口水的三大主要功能(其它詳細功能不在此贅述):
1、緩衝液體
口水是我們口腔中的緩衝液體,口腔可以保持相對中性的環境,並保護口腔黏膜減少受到化學、微生物、和物理傷害;而且,口水還可以幫助我們清潔口腔。
2、口腔濕潤
除了保持組織口腔濕潤外,口水還幫助我們咀嚼、吞咽與消化食物。
3、再鈣化
水含有過飽和的鈣和磷酸鹽......等,除了可讓脫鈣的牙齒有機會再鈣化之外,並減少牙釉質軟化的現象。但要注意的是,這個保護機制是有極限,如果飲食環境超過這限度,則已經脫鈣、牙釉質軟化牙齒無法恢復了!
水分泌量減少,怎麼影響我們的口腔與牙齒呢?
水減少,除了最直接讓您讓您有口乾的感覺,並且對口腔有以下影響:
1、口腔疾病產生
如果沒有足夠的口水流動,口水提供的功能就缺失,則容易出現現牙菌斑積聚、蛀牙、牙齦炎、牙周炎、口腔念珠菌病、口角炎、黏膜炎、活動假牙配戴不容易使用…等影響。
當然,嚴重的蛀牙,侵犯到牙神經牙髓,那就很有可能要根管治療、抽神經了!
2、口腔灼熱
您常會覺得口腔灼熱感覺、吃東西沒什麼滋味、食物不容易吞進去、有些食物飲料會讓你感覺更刺激、不舒服!
3、口乾口臭
口乾喉嚨痛、聲音啞啞的、嘴唇脫皮、裂開、容易嘴破、口腔感染、甚至口臭,也是非常常見。
提醒
1、請勿倒果為因,導致口水減少的成因太多了,有藥物、生理、疾病…等相關原因;平日喝酒的酒精影響,只不過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2、喝酒完,記得多喝沒有添加任何東西的白開水,減少口乾的機會。
3、關於口臭,請點口臭不只尷尬,還可能是健康提醒信號!
喝酒後牙酸,是不是牙齒被酸蝕掉呀?您有沒有發現,很多酒喝起來都是酸酸的呢?
關於酒的酸鹼度、或是口感酸度,又是一個非常專業以及廣博的話題;我這邊就聚焦大家常說的 pH酸鹼值,其它不熟悉部分就不加贅述了。
一些調查顯示,市面上多數的酒類:紅白酒、烈酒;酒類飲品:調酒、雞尾酒…等,大多呈現不同程度的酸性,這邊的酸性,指的是pH酸鹼值。
市售飲料的酸度小於5.5時,牙齒表面就開始脫礦化了,當酸度小於 4.0 都有可能傷害或酸蝕牙齒。而多數酒類的pH酸鹼值,有著不同等級的酸性,對牙齒或多或少會有影響。
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酒的酸性檢測是在體外實驗中的知的;而當酒喝到口中,就會在口腔中的環境中交互作用,就像唾液口水。在實際口腔內的環境下,是否酒類的酸性會如體外實驗一樣這麼的影響到牙齒,需要更多的實驗去證實;不過過酸的飲食,對於牙齒的影響的確是要重視。
管它酒類是酸還是鹼,跟我牙齒有什麼關?
1、牙齒敏感
若牙齒的外層牙釉質軟化、脫礦化而來不及或無法自己修復的話;則當中間的牙本質暴露的話,容易敏感性牙齒、牙齒敏感,甚至喝冷、熱水、刷牙、吸氣都可能覺得酸軟。
2、蛀牙的機會增加
造成牙齒蛀牙的原因之一,就是牙齒的表面牙釉質被細菌的酸性代謝產物侵蝕。而酒的酸,就像是我們人為的讓牙齒表面牙釉質被侵蝕。
3、容易牙齒染色、黏附牙菌斑
因為牙齒表面受酸性侵蝕的關係,造成凹凹凸凸的,容易卡住食物色素、色斑、或是紅酒葡萄色的色素,而牙齒染色;影響美觀。另外,粗糙的牙齒表面,也容易黏附牙菌斑,這不容易清潔的牙菌斑,會讓蛀牙以及牙周病的機會大幅提升。
提醒
1、這邊的酸性是指的是pH酸鹼值強度,跟另外一種的可滴定酸度定義不太一樣,這需要專業的品酒人來解釋了。
2、口腔環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環境,蛀牙或是牙齒敏感並不是單單由一個酒大多是酸性的現象,而一竿子打翻一條船;這只不過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小部分可能原因,請勿以偏概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牙齒口腔也。大家在喝酒的時候,其實不一定是酒本身影響讓我們口腔,還有以下幾個可能。
1、調酒
很多調酒會加入一些酸性水果如檸檬、或是含糖高的成分如氣泡飲料,這些容易增加蛀牙的機率。
2、喝酒時吃了很多零食、下酒菜
這些有的含糖超高、有的很黏稠,也會增加蛀牙機率。
3、喝酒時加冰塊
有些人會無意識的咀嚼冰塊,或是啃瓜子、堅果類的食物,容易累積性造成牙裂、裂齒。
4、忘了刷牙
適度飲酒很開心,讓人放鬆;有些喝醉酒的朋友,忘了自己有沒刷牙,讓牙齒長時間暴露在上面說的酸性、牙菌斑、高糖食物中,蛀牙就悄悄找上了。
5、喝酒嘔吐
您應該常聽到;嘔吐除了讓原本喝下去比較酸性的酒再次經過牙齒吐出外,胃液的胃酸更是讓你牙齒暴露在酸蝕的風險;這也是口臭的因素之一。
6、牙齒開瓶器
在宴會場合氣氛熱鬧,表演牙齒開瓶蓋的絕活;但這非常容易讓牙齒咬裂掉!
三招教您盡興飲酒,並護口腔
第一招:適量飲酒
適量飲酒,您在盡興之餘,不至於讓牙齒、口腔黏膜有過度刺激,並且減少口腔癌的發生、與全身的影響。
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疾病的觀念已經過時啦。酒精使用是2016年全球第7大死因,約有280萬人死於酒害,也是造成青壯年人群(15-49歲)提早死亡的首要危險因素,而50歲以上人群因飲酒所致的癌死亡比例高達18.9%-27.1%。
喝酒對於心血管的保護效果遠遠被致健康風險所抵消,因此,為了整體健康者想,滴酒不沾才是最健康的作法。
到底喝酒對於全身健康、牙齒口腔是否好或壞,仍然有不同意見。不過唯一可以知道的是:過度飲酒、酒精依賴不僅對於自身健康是個嚴重危害,對於社會更是一大問題。
第二招:飲食小心
飲酒很開心,但在吃硬與韌的食物,要小心:冰塊、瓜子、堅果、肉乾…等。
酒後多喝純的白開水:除了沖淡口腔的酸性,並可補充身體水分,不至於讓唾液減少太多。或是讓您嘔吐後的口腔,酸度盡量沖淡。
第三招:口腔清潔不可馬虎
很多人在喝醉酒後,根本就無法刷牙,或是隨便刷牙;這樣不僅會讓牙齒蛀牙機會大大升高,更讓牙齒表面的色斑、染色持續堆積。
因此,即便您喝完酒,再怎麼想睡覺,正確的口腔清潔,絕對是不可馬虎的!
最後,我要再一次的說,喝酒這議題,可切入的角度太多了。我相信幾千年來的飲酒文化,至今各式各樣的酒精性飲料風行,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說盡。我絕對無意挑起喝酒好不好的論戰,更無意挑戰飲酒的個人價值觀!
這邊要提醒你,關於酒類對於身體、口腔與牙齒研究是現階段的結論。這也是替未來的實驗研究提供信息與修正,但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現在即使再怎麼紮實的研究結果,都很有可能在未來被推翻與修正。
過年、聚會要是您真的不想喝酒,不妨直接拒絕。千萬不要倒果為因,把您自己牙齒的問題、口腔的問題全部推給飲酒。
若真的必須喝酒,請不要忘了:1. 適量飲酒。2. 飲食小心硬與韌的東西、記得多喝白開水。3. 口腔清潔不可馬虎。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未成年勿飲酒!


※肝臟不好的改善方式,日常小舉動助你護肝
※春節飯桌「年年有餘」,剩飯剩菜吃著有順序
TAG:鴿子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