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日本遺物整理士:最接近「孤獨死」的一群人

日本遺物整理士:最接近「孤獨死」的一群人

在日本,每年都會有大量「孤獨死」的現象出現。

這些逝者在生前鮮少和外界聯繫,陳屍家中很長一段時間後,才能被外人發現。

而最貼近這群「孤獨死」的人,就是在他們死後清掃遺物的作業人員。




遺物整理士

一、最接近「孤獨死」的工作

對於日本的「遺品整理暨特殊清掃行業」(以下簡稱:「特殊清掃行業」)來說,這些「

遺物整理士

」就是最貼近「孤獨死」的作業人員。

特殊清掃行業的從業者,高橋大輔指出:他們接到的案子,有九成都是孤獨死。




▲日本佛教供奉孤魂野鬼的「無緣佛」石像

二、孤獨死是非正常死亡的一種

「孤獨死」指的是死者在自家身亡,但身邊沒有人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又稱作「獨居死」或「無緣死」。

在日本行政機關上,慣用「孤立死」一詞來稱呼「孤獨死」;但警方在記錄死因時,僅會寫下「非正常死亡」。



三、高風險人群:不幹家務活的退休中高齡男性

退休後,不擅長打掃家務的中高齡男性,是最容易發生孤獨死狀況的一批人。

這些男性一旦和妻子分開,獨自生活後,不懂得該如何照顧自己。

時間一久,家中衛生環境惡化,飲食方面又不太注意,邁向孤獨死的第一步便踏了出去。

通常,他們在退休後也會拒絕參與社區活動。失去所能和外界互動的狀況下,當發生突髮狀況時,無法向外人求救,進而發展成「孤獨死」。




▲一張日本老人退休金通知單

上圖為一名85歲獨居老人死後被整理出的遺物。孤獨死者,很最多情況下,是因為死者積欠房租或信件長時間都無人簽收,才會被外人發現異狀。



四、年輕人也可能會孤獨死

高橋大輔就曾遇過一個和自己年紀相仿的 30 歲男青年,獨自死在了家中。屍體在 2 周后,才被外人發現。

這名男性的家簡直就是御宅族的典範,有各種遊戲機、漫畫、以及手辦。

高橋在整理男子遺物時,發現一封來自其母親的家書,上面寫著「有沒有吃蔬菜啊?」。

最後,他還發現了大量被收藏品埋沒的抗癌藥物。



五、只因不想給別人製造麻煩

高橋猜測,這名死者的雙親應該都還健在,所以死者生病的話,應該隨時可以回老家。

但這個男子卻沒有這麼做,而是隱瞞癌症病情,一個人留在東京等死。

因為不想給家人添麻煩,也不想看到家人為此傷心難過,所以才會選擇獨自面對。



六、孤獨死很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現年 25 歲的小島美羽,是特殊清掃行業內唯一一名女性遺物整理士。

小島認為:人和人之間失去聯繫和對話,正是孤獨死的主因。

她說,自己每年都能感受到,現代人之間的感情聯繫,愈發薄弱。

孤獨死在未來,很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甚至每一個人身上。



七、遺物整理士的日常

小島一早就要去公司開會,等待分工。分工完畢後,就會去現場清掃。

團隊約 6 人左右,大概下午 3 點前,就能打掃完畢。

一件案子報價 30~50萬日元不等(摺合人民幣 1.8~3萬)。

小島說,她認為死者可能對於這個世間還留有眷念,所以她在進到現場前,一定會先雙手合十向死者禱告。

在清掃工作完成後,她們會用鮮花、點香來祭拜死者,和死者告別。

最後再將死者的遺物交給家屬,如果家屬拒絕收下遺物的話,她們就會拿到寺廟火化。



遺物整理士的工作,除了清理孤獨死死者的住家和遺物外,像是在醫院過世、自殺或他殺現場等,也會請他們幫忙處理。

八、整理遺物來感受生活的意義

其實「感受生活

的意義

」和小島從事這個行業有很大的關係。

她表示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並非很親密。但當某天突然收到父親的死訊,讓她決定要找一份最能感受到家庭關係,並能調整家屬心情的工作。

小島說:「一旦這個人走了,你會發現什麼都做不了。在那個時候,你才會意識到這個人對你有多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10歲女孩被親父虐待致死,她本有生的希望……
日本神奇斑點「橡皮擦」,一月消除頑固色素,勝過醫美激光術~

TAG: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