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有用,經得起考驗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
有許多人對業界最近幾年的表現感到些許不滿,認為許多動畫製作公司單純為了利益而行動,甚至失去了最初做動畫的初衷,並沒有為觀眾帶來質量上乘的動畫作品,也沒有考慮到內容的充實性,使得快餐類動畫盛行一時,給業界的整體風範帶來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個話題,來為大家介紹一部在最近幾個月來贏得熱烈討論,在正片播出完畢之後,隔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推出了特別篇動畫,為我們帶來了額外的幸福體驗,這部作品便是火遍全網的《工作細胞》,而且還是去年的七月新番,話題熱度卻持續到如今,可見一斑!下面讓我們一同來分析這部作品的一些細節,看看它為何會取得人氣與口碑的雙成功吧……
《工作細胞》可謂是去年七月的一部「狠番「,在誰都沒有看好它,並且官方在其開播前也沒有大力宣傳的情況下,它不僅殺出了重圍,還斬獲了本季度「最強黑馬」的稱號,在大B站獲得了超過500萬(如今已經接近600萬了)的追番量以及一個億的播放量,越居「B霸」寶座,而且這還是在付費觀看的前提下獲得的成績。
有趣的動漫有人追。說起這部動漫吸引人的亮點,聲優陣容強大是其一,內容有趣是其二,製作質量良好是其三,而最值得一講的果然還是作者大開腦洞在其中融入了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與相關設定。
從人物設定上看,這部作品大量運用了「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擬人化在日本動漫中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創作方法,從以前的艦娘、香煙少女、邪神奈亞子、再到最近的賽馬娘、細胞等等,絲毫不誇張地說,只要是日常中你所能見到的東西,創作者們似乎都能將它們適度地擬人化,變成帥哥與美女來取悅你。
比如路痴代表紅細胞,原型是這樣的:
擬人化處理後便是這樣的:
再比如驍勇善戰的白細胞,原型是這樣的:
擬人化處理後便是這樣的:
還比如笑裡藏刀的巨噬細胞,原型是這樣的:
擬人化處理後便是這樣的:
至於血小板嘛,為了不拉仇恨,我還是不放原型圖片了,公眾老婆形象不能被我毀了,放張萌圖過把癮就好了:
身體中的細胞經由作者「改造」之後變成了這副喜聞樂見的樣子是一大看點,而身體中關於各種生理反應的設定又是另外一大看點。
比如擦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一些意外而導致的小傷口,或許在我們眼中看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可是對於身體擦傷處的內部,這部作品將其描繪得生動且形象,另外還多了幾分震撼……
這分明就是卡卡羅特用元氣彈炸出來的窟窿好不?
再比如打噴嚏,或許我們在打噴嚏的時候只是感覺鼻子稍稍作癢,然後一股氣從喉嚨迅速躍起,再藉由極大的爆發力釋放出來一般,可是在身體的內部,這部作品依然能把「打噴嚏」描繪得有聲有色。
鼻粘膜的膨脹變成了身體內部的地殼變動:
而這種毀天滅地的地震卻形成了所謂的「鼻塞」,噴嚏的產生甚至有了洲際導彈發射的既視感:
只想弱弱地問一句:堆積鼻屎的地方作者會如何描述呢?
當身體內部無法自行調節並且到了必須藉助外來藥物的時候,你以為到來的會是一個紅白相間的膠囊,
實際上到達戰場的卻是一個「莫得感情」並且具有毀滅性力量的高科技機器人,這個機器人簡單粗暴地把該毀滅的東西盡數毀滅,場面一度十分震撼,怪不得人們常說是葯三分毒……
還有出現在第十一集的「中暑」事件,中暑也便是缺水,對於自然環境而言,過度缺水便會導致局部地區的乾旱,所以當人體中暑的時候,作者是如此描述的:身體的內部呈現出一片非洲長年缺水地區的荒涼場景:
在這個細胞都無計可施的危急時刻,這幅身體的主人也總算是去醫院了,注射生理鹽水之時,直接就是從皮膚插進來一根巨大無比的針筒,為這片荒蕪的土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水源,別說那些細胞沐浴在水中該有多麼的愉悅了,就連我這個屏幕外的路人,都感受到了一絲清涼與解脫!
諸多生動又形象,簡單又好懂的相關設定,正是這部作品賦予本來枯燥乏味的對象的有趣靈魂,讓觀眾在娛樂的同時也能學習到正確的科普知識,也正是因為這種表現手法的生動有趣,才讓人感覺能夠更加容易地吸收新知識,這是這種設定的好處,更是科普動漫作品的成功一步。
最後,該把血小板還給你們了!
總的來說,我們確確實實可以從業界近幾年推出的作品當中發現一些質量低下,同時也沒有什麼營養的作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眾多新番當中,也確實有一些劇情有趣,質量上乘的佳作出現。
雖然在這些佳作當中,有一些是因為噱頭不足或者是題材限度等問題而沒能獲得高人氣,從而沒被更多的人所發現,不過有一些像《工作細胞》這樣的作品,就因為足夠吸引人以及確實具有內涵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連學術界都對它讚不絕口,這是經得起考驗的證明。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希望在春節過後,我們能夠在業界看到更多的佳作,讓業界在推出新番的同時,製作公司兼顧好各自的運營的前提下,為我們帶來更多讓人感到驕傲的作品,只有質量與有趣並存的作品,才能真正贏得大多數人的讚揚,也能夠持續性地保持熱度與討論。


TAG:漫大叔說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