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從「吃貨」到「病禍」,往往就因這5種食物

從「吃貨」到「病禍」,往往就因這5種食物

經常聽人說「病從口入」,吃東西吃出來的疾病,在現實生活也是常見。

隨著我們飲食種類的增加,我們對待吃,也已從「填補肚子」跳躍到「吃好喝好」的狀態。

有些食物若挑選不當、烹飪不當,人吃了還真會中毒,甚至還會引發致命危險。

第一,發芽的馬鈴薯

眾所眾知,馬鈴薯的有毒成分是龍葵甙等茄鹼物質。

未成熟或已經發芽的馬鈴薯,龍葵甙的含量更高,更是普通馬鈴薯的5-40倍。

而人體只需攝入200-400mg,就會出現頭暈耳鳴等不適,有些患者咽部瘙癢或燒灼感,胃部也會產生燒灼般的疼痛等中毒癥狀。

因此,馬鈴薯在挑選時還需格外挑選,尤其是尚未成熟生芽過多或者黑綠色皮有黑斑等這類馬鈴薯更要避免。

若馬鈴薯有少許發芽,尤其是嫩芽,那務必需徹底挖去芽眼,並將周圍部分削掉,在煮的過程中需充分高溫烹飪,也可加入少許白醋,可加速破壞龍葵甙。

第二,鮮黃花菜

由於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鹼」,這種物質由於溶於水,原本無毒的它但經過胃腸道吸收代謝後,就會產生有劇毒性物質----「二秋水仙鹼」。

只需50-100g的黃花菜,就會引起中毒。在誤食後,患者會引發噁心、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癥狀,嚴重還會引發肌肉疼痛無力、手指腳趾發麻等。

因此,不要過量食用黃花菜,一次性不要超過50g,另外在烹飪之前還需將黃花菜用水或10%的鹽水浸泡2個小時,又或者用沸水滾燙過徹底烹飪再食用。

當然了,偶爾吃少許的鮮黃花菜也無需過於擔心,若要引起中毒,除非你得接將鮮黃花菜當飯吃。

第三,豆漿

豆漿中毒的原因主要在於「未煮熟」。

由於豆漿含有紅細胞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皂素皂甙等這類物質,會刺激消化道、溶解紅細胞。人誤食後,出現胃部灼燒感、肚子脹痛等中毒反應。

在煮豆漿務必需煮到沸騰,直到無豆腥味後方可飲用。

但值得注意,豆漿有時候煮到80℃時,由於泡沫會上浮,就會出現「假沸」的現象。這個時候可千萬別認為已煮熟,還需繼續煮到100℃沒有泡沫才可飲用。

當然了,現在絕大多數人都用豆漿機來煮豆漿,所以這個問題也無需過於擔心。

第四,四季豆

四季豆若未經煮熟,那麼生四季豆所殘留的皂素植物血凝素等這類有害物質,會引起人體中毒。

所以在購買時,最好避免一些老的四季豆。在烹飪過程中還需高溫火炒,盡量避免採用涼拌或爆炒。在確認四季豆失去了原有的鮮嫩色,吃起來沒有任何豆腥生味,方可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4.81萬國人患者:3種食物若常吃,真離口腔癌沒多遠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