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後為什麼要觀察2小時,剖宮產卻不需要?
剛生完孩子後,媽媽都會被「強迫」留在產房裡觀察兩個小時。
當然,醫生不是閑的沒事,讓你留下來陪他聊天的。
而是因為這兩個小時內,很容易出現一些產後高危併發症,如果醫生不在身邊觀察和及時處理的話,對麻麻們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那麼在這神秘的兩個小時內,醫生通常都會做些什麼事呢?今天菌菌就來滿足你們的好奇心。
一、首先,醫生會觀察麻麻的出血量,預防產後大出血。
產後出血是指胎兒出生後 24 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 500 毫升,剖宮產時流血超過 1 000 mL,這麼多年來,產後出血仍然是我國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差不多每 4 個死亡的孕婦就有 1 個是因為產後出血。
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異常等都會引起產後大出血,產後大出血多發生在產後2至24小時,嚴重時可危及性命,所以產後兩小時需要醫生密切關注媽媽們的出血量。
二、警惕羊水栓塞
菌菌之前寫過一篇關於劉強東妹妹分娩時因羊水栓塞而去世的文章,關於它的危害性,想必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
其實羊水栓塞不僅只發生在生產過程中,在產後30分鐘內它也是比較容易發生的。它來勢極快,一旦懷疑是羊水栓塞,就需要立即按羊水栓塞急救流程實施搶救,分秒必爭,如果這個時候產婦不在產房內,就很容易出現生命危險。
三、產後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種危險的疾病,病情複雜多變,嚴重時可導致心源性猝死,已有心臟病或妊娠期出現高血壓的媽媽,在產後比較容易出現心力衰竭。
這是因為在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媽媽的心臟負擔會明顯增加,急性心力衰竭發生時,應當及時對症處理,心功能過差的媽媽不宜母乳餵養。
菌菌溫馨提示:對於心力功能過差的媽媽,出院後仍應保證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並注意避免再次懷孕。
四、觀察產婦的精神狀態。
之前,菌菌曾在產房裡見過這樣一位媽媽,這位媽媽一心想要個兒子,但是生出來的卻是個女孩子,知道結果後,這位媽媽一度尋死,精神狀態十分惡劣,要不是我們當時極力勸解,有可能就會發生一起悲劇。
生完孩子之後,有的媽媽還可能會出現有精神萎靡不振,無精打採的現象,而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我們往往也是會對產婦進行產後精神檢查的。例如在和媽媽說話的時候,看媽媽是否意識清醒,是否能夠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是精神狀態是否出現異常等等。
五、幫助媽媽餵奶以及促進母子親情
產後的2小時內,菌菌通常會安排寶寶趴在媽媽胸口半小時左右,因為這樣既可以促進母子的親情,還能夠讓寶寶產生安全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會教新手媽媽怎麼餵奶,幫助媽媽早開奶,畢竟初乳是很珍貴的呀。
作為婦產科醫生的這十幾年,菌菌見證禮物無數新生命的誕生,不得不說,每一個當媽的女人都太辛苦了!
不過十月懷胎雖不易,但是當那個小小軟軟的生命體撲在自己懷裡的那一刻,每個媽媽又都會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
我是十月菌,懷孕這條路上,讓我來為每個媽媽保駕護航!
參考資料:
1.第九版婦產科學
2.《母嬰保健法》
3.Up to date
原創文章▎轉載請至後台諮詢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你最晚能堅持母乳餵養到寶寶幾歲?寶媽:堅持就是值得
※豬寶寶為啥扎堆在這兩個月出生?全因爸媽春節幹了這個
TAG:十月呵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