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明湘獻王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盜墓怕什麼,不怕被人罵斷子絕孫,就怕遇到水。費了半天勁,如果墓室充滿積水,取隨葬品就不太容易。在時間有限,較為緊張的情況下,一般還不敢水下,以防遭遇不測。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湘獻王墓室)

1997年12月,幾個盜墓者冒著嚴寒,挖開了位於湖北荊州古城西門外的明代湘獻王朱柏墓。朱柏墓早在1956年已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敢盜掘文保對象,這伙盜墓者的膽子很大。

應該是一夥慣犯,技術也不錯,盜洞很准,打在卷頂上,直通墓室。

但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最後只好收手,沒敢做進一步動作,就是因為墓室積滿了水,不知深淺……萬一遇到暗河機關,塌陷落石,永遠上不來!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太暉觀、湘獻王墓平面分布圖)

由於墓已被盜墓者挖通,墓室券頂隨時都有垮塌的危險,為了保護古墓,及時搶救文物,當地文物管理部門向國家文物局提請考古發掘,得到批准,荊州博物館於1998年2月-5月,對湘獻王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發掘後發現,因為墓室內積水和淤泥較深,盜墓者確實沒有得手,隨葬器物都在下面,未被盜走。

湘獻王墓具體位置,在荊州古城西門外1.5公里的太暉觀西側。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位置示意圖)

太暉觀是朱柏在藩時,於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在宋元草殿的基礎上修建的國廟,原本想做王宮的。

據考古報告,湘獻王墓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豎穴土坑帶墓道的磚石多室墓,由土坑、墓道、擋土牆、影壁、墓室大廳、門廳、二門前室、中室、後室、前左右耳室、後左右耳室,以及排水系統組成,是一座仿王宮的地下建築

影壁很有特點,呈「八」字,與影壁相連的擋土牆,高與影壁平齊。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湘獻王墓室入口,積滿水)

排水系統也很講究,隱藏在整個墓室地面磚下,用磚砌成網格狀排水道,橫豎呈「十」字形相通,水道高0.23米

相比後來考古發掘的梁庄王墓和靖郢王墓,湘獻王墓的隨葬器物較為遜色。

隨葬品絕大部分置於前室、中室、後室及後左右耳室。前左耳室僅在靠後牆的正中部位放置1件木俑,前右耳室內則空無一物。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後室牆壁)

隨葬的器物中,漆木器主要有俑、車、馬、傢具等;銅器有盒、奩、托盤、炭爐、炭盆、燈、剪、勺、床、提梁爐等。

雖然形體較小,但製作精緻,多數為素麵鎏金,出土時不少器物的鎏金脫落。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床、幾、桌等傢具摹繪)

錫器有罐、盂、香爐、缽、瓢形器、簋形器、酒注、扁壺、杯、碟、勺、瓶、燭台,多出於後室和後西耳室。

這些錫器皆為手工打制,器物的口、頸、足、耳等部位分別打制,然後焊接起來,製作較粗糙。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錫器摹繪)

隨葬品還有兵器和儀仗用具,有刀、槍、戟等儀仗用兵器,質地有木質、鐵質、錫質、銅質等。還有木俑、銘旌、錢串等儀仗人和用品,鑼、鈸、鼓等儀仗用樂器也都有,凡當時能隨葬的應該隨葬的東西都有。

出土的文物中還有謚冊2副。每副2塊,皆為明成祖朱棣所賜。冊文證明了朱棣發動靖難前朱姓皇室的血腥,與《明史》記載吻合。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石封門)

大明王朝建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定立「封建諸王之制」,次年分封秦、晉、燕、吳、楚等十王,其中的燕王是四子的棣。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又封蜀、湘、豫、漢、衛諸王。其中的湘王就是朱柏。

朱柏為朱元璋與順妃胡氏所生,在諸皇子排行第12,受封時僅8歲,封地為今湖北荊州。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充滿積水的湘獻王地下墓室,開放遭水淹)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朱柏就藩荊州。

朱柏在朱元璋諸子中能力出眾,文武雙全,「喜讀書,善弓矢刀槊」。曾於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創造了「不戮一人」,平定五開蠻叛亂的奇蹟,讓朱元璋喜出望外。

但人有能力就有野心,做事不拘小節,朱柏也這樣。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朱柏超規格擴建王宮,後被人告發有謀逆之心。朱柏遂將王宮改為道觀,取名「太暉」,這就是今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暉觀。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太暉觀)

朱元璋死後,長孫朱允炆繼皇位,此即建文帝。

外面那麼多叔輩封王,覬覦大位之心不可不防,建文帝為此睡不好覺。他採納了大臣齊泰、黃子澄「削藩」建議。朱柏成為建文帝的心頭之患。朱柏預感不妙,特到武當山開建靈壇,祈求神靈消災賜福,將玉簡金龍和玉璧密埋地下,希望帶來好運。

但神靈沒有保護他,幾個月後朱柏就因擴建王宮僭越等級而獲罪,被指謀反。據《明史》,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興師問罪,「柏懼,無以自明,闔宮焚死。」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墓門石雕)

實際上,朱柏不是懼怕,而是被建文帝帶逼死的。

清查繼佐《罪惟錄》中有這樣的說法:「朝命將士偽為商旅,藏兵器於輿薪,直造王都,圍王宮。王度事不成,與宮人痛飲泣別,縱火焚其宮室美人。乘白馬,執弓躍入火中死。」

驚人巧合,在朱棣起兵攻進南都後,建文帝也是在宮中,被逼「火中死」。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朱棣登基稱帝後,為朱柏一家平反昭雪,並為之修建了衣冠冢,這就是位於荊州古城西門外的湘獻王墓。為什麼墓中隨葬品檔次不高、數量不豐?原因就在這裡。如果是壽終正寢,平安無事,作為一代封王之墓,隨葬品不會不講究。

但是朱棣對他不薄,隨葬品應有盡有,共出土了883件(套)文物,其中不乏珍貴文物——如果被盜墓者得手,要大發一筆橫財,當然也是一場文物災難!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湘獻王墓盜洞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湘獻王墓的反盜墓手段並不咋的,不只隨葬品比梁庄王墓和靖郢王墓大為遜色,在反盜墓設計上也沒有什麼突出之處,十分普通。

完全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地下墓室內有積水,而保住了隨葬文物,湘獻王墓被盜空是完全有可能的!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湘獻王墓地下入口石門)

偷挖朱元璋兒子墓,盜洞直達墓室,一看下面情況,誰也不敢下去

(湘獻王墓地下參觀入口)

(注,部分圖源網路,手繪圖源於考古報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下戲鳳凰 的精彩文章:

過年鞭炮聲做掩護,盜墓者用電鑽鑽孔,炸了朱元璋王孫墓
考古發現新型反盜封門設計,盜墓者9盜沒得手,進入墓室遇到意外

TAG:梧桐樹下戲鳳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