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湘軍著名統帥,為人正派口碑好,卻糊裡糊塗被一根人蔘毀了名聲

湘軍著名統帥,為人正派口碑好,卻糊裡糊塗被一根人蔘毀了名聲

劉長佑是湘軍著名統帥,也是曾國藩之外第一個獲得總督高位的湘系集團成員。不管在曾國藩眼裡還是在當時的晚清官場,劉長佑都是一個出了名的正派人。

當時有一個叫德成的知縣,經常公開賣官鬻爵,以致百姓怨聲載道。不久,德成又花錢捐了河間知府。同治元年(1862年),劉長佑被任命為直隸總督,懾於他的威名,德成馬上跑到京城藏了起來—曾國藩任直隸總督時明知德成不是好官員,卻不敢治他,劉長佑尚未到任,僅憑威名就把德成嚇得屁滾尿流,可見劉長佑確實有兩把刷子。

更可貴的是,劉長佑身為能臣卻大公無私,「性不好爭功」。

劉長佑的長子劉思詢也是一名將領,曾隨父親征戰多年,但劉長佑從未在奏摺中提及兒子的戰功。1857年,太平墟一戰中,劉長佑慘敗,19歲的劉思詢聞訊後,連夜帶著物資以及500名勇士趕往戰場支援父親。因為劉長佑那段時間恰好身體不適,時常眩暈,有時甚至會臨陣墜馬,打仗時,劉思詢總是沖在父親前面,用自己的身體保護父親,「軍中士卒見之,無不感奮」。太平墟之戰歷時一年多,最終反敗為勝,劉思詢功不可沒。但劉長佑不願沾上一個私字,說這都是將領應該做的。

可惜就是這樣一位公認的正派人,也有糊塗的時候。

劉長佑任直隸總督期間,某縣縣丞高維翰與另一名官員曾為爭奪直隸州趙州知州一職大打出手,幾乎鬧到要去吏部控告對方的地步。就在趙州知州任命前夕,劉長佑正好身體不適,便召略懂醫術的高維翰前來治病。高維翰原本就是一隻無腥不逐的蒼蠅,此前因為成功買通另一個貪官,代理過冀州知州,上任不久即「冒銷勇糧二萬,以地糧補之」。

在這個高度敏感的關口,高維翰前往劉府治病怎能不趁機討好,於是「袖人蔘饋之」,準備下血本賄賂劉長佑。當時稍微好一點兒的人蔘,每兩價格都超過100兩銀子,而清朝一個一品高官的年薪才180兩銀子—高維翰為了當上趙州知州,可謂捨得投入。面對這麼貴重的禮物,劉長佑有些動搖了,經過一番思想鬥爭,他接受了高維翰的禮物。

結果可想而知,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劉長佑後來不僅將高維翰從縣丞直接提升為趙州知州,而且不管高維翰的競爭對手怎麼鬧,劉長佑就是不為所動。當然,高維翰花出去的錢是會加倍撈回來的。當上趙州知州不久,高維翰果然「捏報勇糧六萬餘金」,搞得百姓怨聲載道,連帶著也恨上了推薦他的劉長佑。

劉長佑一生功績顯著,帶兵打仗、整飭吏治樣樣做得好,沒想到卻因這件事落人話柄,實在讓人惋惜。所以常在官場走,還需嚴於律己,畢竟這次收的是人蔘,下次就有可能會收更貴重的東西,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慈禧一向精明過人,但一碰到這件事就明顯智商不足,真是令人諷刺
日本為何放棄舉辦來之不易的奧運會?只怪最高行政機關鬥不過軍部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