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九鼎憑什麼定九州?

九鼎憑什麼定九州?

第一講:

失落的天書—《山海經》智慧與精神遺產(上)

一、山海經概述

1、天書釋義 2、文化之源

二、《山海經》是本什麼樣的書?

1、地理書:

西漢劉歆在《上表》中論其性質說:「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 ……臣秀昧死謹上。 」

從」昧死謹上「 來看,劉向父子應該是認真的,至少是仔細分辨過的,認為是可信的。

地理地質書:

撰寫《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英國李約瑟說:「《山海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寶庫,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古人是怎樣認識礦物和藥物之類物質的知識。」

歷代對《山海經》的地學價值的認識經歷著一個反覆曲折的過程。

東漢時,著名的治水專家王景,從治卞入手治河,臨行,明帝贈送給他的參考書中就有《山海經》。

北魏酈道元作《水經注》時,引用《山海經》達80餘處。他說:「古代地理書籍,《山海經》過於蕪雜「。

以後《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及王堯臣《崇文總目》皆將其列入史部地理類書。

僅《卷一》就有8處:

《山海經》稱,方八百里,高萬仞。郭景純以為自上二千五百餘裏。《淮南子》稱,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禹本紀》與此同。高誘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導而通之,出積石山。按《山海經》,自昆侖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裏,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准地誌可五千餘裏。

《山海經》曰:南即從極之淵也,一曰中極之淵,深三百仞,惟馮夷都焉。

釋氏論:佛圖調列《山海經》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

《穆天子》、《竹書》及《山海經》,皆埋縕歲久,編韋稀絕,書策落次,難以緝綴。

今按《山海經》曰:昆侖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墟,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

《山海經》曰:昆侖之邱,實惟帝之下都,其神陸吾,是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山海經》曰:河水入渤海,又出海外,西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山在隴西郡河關縣西南羌中。

明清時代是《山海經》地學價值被貶時期,被說成「多雜以神怪」、「道里山川難考據」。

至近代,顧頡剛作《五藏山經試探》,發表了許多極為精闢的見解,使人們重新認識《山海經》的科學價值。

其後,譚其驤又作《「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經》中豐富的河道資料,將《北山經》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條一條梳理,並加以排比,考證出一條最古的黃河故道。此文的發表,進一步確立了《山海經》尤其是《五藏山經》在地理學上的科學地位。

實際上,地理書是後人定義,「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這句的意思很深。

《左傳》記載周大夫王孫滿回答楚莊王問鼎時說: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螭魅罔兩,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天休:天賜福佑。杜預 注:「民無災害,則上下和而受天祐。

這說明,山海經(九鼎)是一部功能強大的書,類似佛家的楞嚴經、道家封神榜、共和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聖賢們用來定國安邦的。

要不然,為什麼只要把他們刻在九鼎上,就成了太平盛世的象徵呢?

類比一下:

楞嚴經:宇宙間妖魔形跡及所有護法 照妖鏡

封神榜:365位天地正神各各安其位 定天地

紀念碑:百年之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安鬼神

山海經:備百物知神奸協上下承天休 定九州

作者:高松(山海經研究院院長)

聲明:版權所有,轉賬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中國 的精彩文章:

司馬遷為何不敢言《山海經》?
《山海經》里有華夏民族、甚至全人類的DNA

TAG:文化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