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要讓「一網通辦」多些實在的買家秀

要讓「一網通辦」多些實在的買家秀

登錄「一網通辦」後台系統、審核網路申請材料、上傳電子版許可證,「這種業務我們稱為『不見面審批』」。短短几分鐘後,臧小汀就辦好了節後上班的第一份戶外廣告門頭牌匾許可證。(2月12日大眾網)

讓老百姓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這樣的辦事理念著實讓人感到溫暖。短短的幾分鐘,一份許可證就被輕鬆審批下來,這在以往是很難做到的。究其原因,則是政府職能優化轉變的使然。高效、貼心、務實,當這些帶有責任和溫度的服務標籤呈現在「一網通辦」上時,便民服務圈自然就會圈出更多幸福感。

其實,「一網通辦」早已在很多地方推廣起來。從「服務窗口」到「一網通辦」,政務服務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跑路」,這一切都給老百姓的生活和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了切切實實的變化。然而,受技術、服務思想等因素的影響,要做好「一網通辦」,一蹴而就是不現實的,它需要堅持不斷探索、循序漸進。

窗口前移、下沉業務、減負提速等,高新區這一連串服務動作就是對探索創新的積極回應。從辦事群眾的體驗評價中可知,主動為群眾提供更細、更優服務的做法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事實上,每一項服務都應成為「商品」,只有經得起老百姓的「買家評價」,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品牌。

換言之,要讓「一網通辦」多些實在的買家秀。這並不是在一味地肯定某一種做法,而是在以群眾意見倒逼工作精益求精成為行為自覺。要知道,不管「一網通辦」推出怎樣的服務舉措,群眾滿意才是最終落腳點。因此,要凸顯「一網通辦」的應有價值作用,就必須充分利用好買家秀這個平台載體。

總而言之,「一網通辦」的服務是無止境的。老百姓的生活中哪裡有痛點、難點,哪裡就應該有創新探索的影子。說到底,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政務服務部門努力的方向。細想之餘不難發現,在重視買家秀的背後,是不斷實現政府供給導向向群眾需求導向轉變的有力體現,而這恰恰是在回歸服務本義!

文/趙耀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我國科研人員找到生物材料形態變化的「控制鍵」
研究發現數百個基因與抑鬱相關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