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撰文/凌晨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毫無疑問,

這個春節電影檔「C位」非《流浪地球》莫屬!

除了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的刷屏熱議,

截至2月11日21時,

其票房已超23億成為春節檔冠軍,

更是被觀眾譽為國產科幻片的里程碑之作!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流浪地球》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不久的將來太陽即將毀滅,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試圖帶著地球一起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新家園的故事,可見「太空探索」再一次成為科幻影片內核。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不能永遠生活在搖籃里。仰望星空,憧憬遙遠的太空深處,這是我們血脈中就藏著的遺傳密碼。因而,科幻小說中的宇宙航行、太空探索類作品非常之多。今天,我們就藉此機會來看看幾部經典的太空科幻電影,探索一下太空探索成為科幻寵兒的秘笈。

星河戰隊:人類PK外星生物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和外星生物作戰是太空題材科幻小說中最重要的部分。代表作為1959年羅伯特·海因萊因的《星船傘兵》,講述一個富家子弟經過嚴酷訓練成長為星船傘兵,到外星球與當地蟲族作戰的故事。電影在1997年上映,更名為《星河戰隊》。

2001太空漫遊:宇宙叢林中的人類坐標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探索地外文明與人類文明的關係,是太空題材科幻小說不可缺少的主體。代表作為1968年阿瑟·克拉克的小說《2001太空漫遊》(另譯名《2001:太空奧德賽》),小說描述了人類在外星文明誘導下,突破地球文明,向星際文明邁進的過程。同名電影也在1968年推出,是現代科幻電影的里程碑。

沙丘:「栩栩如生」的地外文明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異星球的文明如何發展,又如何興衰?這是太空題材科幻小說中最不容易想像和駕馭的部分。1965年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及其後的多部系列作品,栩栩如生地營造出細緻入微的想像世界。由於小說規模的龐大,電影一直很難表現,直到1984年才由大衛·林奇搬上大屏幕。

銀河系漫遊指南:太空另類荒誕劇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冷笑話構成的荒謬世界,這即便是在想像力豐富的太空題材科幻小說中,也屬於大冷門。1979道格拉斯·亞當發表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以及其後的系列小說,很難描述它的具體情節,然而,該系列小說的大開腦洞卻深受科幻迷歡迎。同名電影於2005年上映。

安德的遊戲:少年拯救未來

《流浪地球》票房超23億!太空探索為什麼能成為科幻寵兒?

人類後裔拯救地球,這是太空題材科幻作品的新領域。異星球和外星人,其實都是人類自身的外在投射,人類在外太空無論走多遠,終究要回來面對母星和它的居民。1985年奧森·斯科特·卡德的《安德的遊戲》,深刻反映了這個主題。至今該系列的小說還沒有結束的跡象。同名電影2013年已上映。

太空探索何以成為科幻寵兒?

太空探索一直是科幻小說和影片的常用主題,我國最早的科幻小說是由我國晚清作家荒江釣叟1904年發表的《月球殖民地小說》,用文言文寫成,它宣示了中國人最早的太空之夢。

巧合的是,50年後,新中國的第一篇科幻小說——鄭文光先生的《從地球到火星》,同樣是太空探索的題材,小說講述三個渴望宇航探險的中國少年,偷偷開飛船前往火星的故事。這部作品在《中國少年報》刊出之後,竟引發了北京地區火星觀測熱潮,人們在建國門的古觀象台上排起長隊,足見太空科幻對人們的吸引力和號召力。鄭文光先生隨後以太空探索為母題創作了許多作品,如《火星建設者》《戰神的後裔》等,其中尤以《飛向人馬座》最為出色。

近20年來,中國科幻小說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太空探索題材上也做了更多的嘗試,產生了各種風格和類型的作品。

氣勢磅礴的,有把星球當成宇宙飛船的《流浪地球》,有從整體文明的角度描述宇宙級文明戰爭的《三體》系列小說,有反抗宇宙災難的《逃出母宇宙》

驚險刺激的,有將人冷凍起來的《飛向冥王星的人》,有和恐怖分子爭奪月球的《月球背面》

現實主義的,有清潔太空反射鏡以便增加糧食產量的《中國太陽》,有試圖利用太空光伏發電的《種太陽》

還有用學術論文方式來寫未來宇宙史《愛,生命與希望——簡明銀河社會分析史》

關注太空倫理問題《長歌行》

這些小說強調對科學技術細節的描寫,描述了一個又一個虛構卻又無比真實的科學幻想世界,激勵和鼓舞著人們將目光投入天際,投入到我們暫時無法觸及的地方。思想必須攀登到雲層之外,在星球的上空俯瞰大地。這是我們總想到太空中去的原因,也是科幻小說中太空探索題材永遠佔據重要地位的原因。

如果人類真的想最終成長為星際文明,那麼我們就必須再大膽,讓我們的思維跳出所有的條條框框,才能追得上銀河中閃爍的智慧光芒。

所以,追逐星空的誘惑,是為了我們更勇敢地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的另類解讀
少年科學粉|北京下雪!想去故宮拍雪景,你得學會這些小技巧!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