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喝白茶餅,你還在為撬餅煩惱嗎?那收好這篇撬餅攻略!

喝白茶餅,你還在為撬餅煩惱嗎?那收好這篇撬餅攻略!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過年嗑瓜子,是中國人春節里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走親訪友,郊遊出行,街頭巷尾,屋裡屋外,嗑瓜子的人隨處可見。

曾以為,嗑瓜子幾乎是項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嘴巴一嗑咬,舌頭一勾,一會就能消滅一大把。

前些天參加聚餐,招待一個外國的朋友,在中餐廳吃飯。桌上擺了一大盤瓜子,一旁的朋友,輕車熟路的抓一小把開始嗑,而這位美國朋友,就直接抓一大把放嘴裡嚼起來。

這不得扎嘴嗎?後來才了解到,帶殼的瓜子,加美地區的人們就是這樣直接嚼的。

看來這小小的瓜子,嗑起來也有不少的講究。

過年過節,一不留神,瓜子吃多了就會上火,口乾舌燥,喉嚨發痛。這時,適宜多喝幾杯茶進行舒緩,清爽甘醇的白茶,是喝茶的好選擇。

白茶之中,有散茶和餅茶之分,圓潤緊實的白茶餅,模樣小巧,滋味甘醇,受到不少人喜愛。

但喝白茶餅,和嗑瓜子一樣,要想得到內容物,需要先經過撬解的環節。

撬解白茶餅,看似簡單,但暗藏門道。喝白茶餅,茶餅要撬得美觀不易碎,大小適宜的薄片狀,可是個技術活。

喝白茶餅,若你還在為撬茶餅煩惱,不妨細看下本篇攻略!

《2》

撬解茶餅,該做好什麼準備工作?

兵草未動,糧草先行,在正式開始撬餅前,準備工作要做好。

撬解茶餅,泡茶喝茶,是個悠閑的過程,簡單的準備工作,在於選好撬餅工具和確保雙手的乾燥清潔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想輕鬆撬解茶餅,選好適合的撬餅工具,是重要的前提。

經過壓制後的白茶餅,若不使用工具,直接徒手掰餅,費力不說,還會造成滿地破碎的尷尬場景。

在撬餅的過程中,選好適用的工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撬解白茶餅,常用到的工具,有兩大類,茶刀或茶針等,兩者都十分的輕便易操作。

茶刀和茶針,在造型上,底部的邊緣,都呈現出扁平尖銳狀,方便快速利落的刺入茶餅內部,剖解開茶餅。

相對於茶刀來言,茶針邊緣的鋒利程度更甚,是以,初學者在嘗試撬茶餅喝茶時,選用茶刀進行撬餅,更為穩妥。

在準備好工具後,在開始撬餅前,要先將手洗凈,確保手部乾燥清潔後,再開始正式撬餅。

試想想,若是在撬茶餅前,嗑過了瓜子,剝開幾個砂糖橘,雙手肯定會帶上些許的氣味,這時直接上手撬解白茶餅,這些氣味就容易干擾到白茶原本馥郁純正的茶香。

與此同時,在洗凈雙手後,要待到手部水分乾燥後,再去翻找茶餅。

正常品質下的白茶餅,是處在極為乾燥酥脆的狀態,十分怕潮,若用濕漉漉的手撬茶餅,水分就能趁機侵入茶餅之中,久而久之,白茶餅就有受潮變質的風險。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撬解茶餅,準備工作,要從細節就開始做好!

《3》

撬白茶餅,要從哪裡入手?

面對一塊壓製得圓潤小巧的白茶餅,要從何處開始撬解,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通常,撬解白茶餅,適合從背面的側邊,開始入手撬餅。

白茶餅有正反面之分,通常較光滑的一面,是為茶餅正面,有餅窩的一面,是為茶餅背面。

在茶餅層層壓制的過程中,茶餅側面的邊緣地帶,常會保留不少的縫隙,茶餅邊緣的縫隙處,是茶餅中最蓬鬆的部分,是極好的撬餅入手點。

撬解茶餅,為什麼要從餅窩背面進行撬解?

從茶餅的背面開始入手撬餅,最大的出發點,在於保留茶餅的整體美觀。

茶餅邊緣的縫隙處,要如何尋找撬餅刺入點?

在常見的白茶壽眉茶餅中,茶餅的邊緣,在茶梗分布的附近,暗藏著不少的縫隙,這兒,就是極好的下手點。

在選好撬茶餅的入手點後,將茶刀輕輕的平行刺入,順著茶餅壓制的層次脈絡撬解茶餅,將茶刀輕輕上抬,撬啟出適量的茶餅薄片。

在白茶層層壓制的過程中,茶餅內部是存在層次脈絡分布的,順著茶餅的層次結構撬解茶餅,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葉片破碎情況,讓茶餅喝起來更為舒心。

在初次撬餅結束後,整塊茶餅,就猶如被攻破一角的城池,後續的撬茶過程,都可以順著這個缺口,順著茶餅壓制的層次,一圈圈的將茶餅解開。

在喝茶餅的過程中,由外到內,層層的撬解,慢慢的品味,滋味實在妙不可言!

《4》

撬白茶餅,為什麼要撬成薄片狀?

喝白茶餅,在撬解茶餅的過程中,需要遵守一個原則,喝多少,撬多少。

這樣一來,更能完好的保持茶餅的完整結構,便於其後續存茶過程中的整體轉化。

在撬餅的過程中,將茶餅拆解成適量的茶餅薄片,正是為了方便保持茶餅的整體結構,保存白茶餅的總體美觀。

與此同時,由於白茶的層層壓製成餅的過程中,將其撬解成薯片般的薄片狀,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茶餅被撬碎的情況。

此外,將茶餅撬成薄片狀,在泡茶喝茶的過程中,更為便利。

將輕巧的茶餅薄片,投入蓋碗內,在茶餅葉片得以完好保留的情況下,在一衝沖注水泡茶的過程中,茶餅薄片中,緊緊相擁的葉片,逐漸舒展開來,將內質物均勻的釋放,溶入湯水中。

若是在喝白茶餅的過程中,將茶餅隨意的掰開成方糖狀,塊狀的茶餅經過沖泡後,得出的是破碎不堪的葉片。

白茶碎茶中,失去了完整葉片臘質層的屏障保護,在沖泡時,與水相遇的剎那,內質物便會磅礴釋放,若不及時將茶湯倒出,茶湯就很容易被泡苦。

葉片破碎的白茶,是對泡茶功力的考驗,同樣的白茶,葉片完整與破碎,得出來的滋味,濃淡會有差距。

是以,將茶餅撬成適量的茶餅薄片,在方便泡茶的同時,更能得出好茶味!

《5》

靜下心來,慢慢品茶,是個悠閑自在的過程。

撬茶餅,掌握好方法技巧,就能輕鬆省力的將茶餅撬成薄片狀。

撬來撬去,都是同一塊茶餅,再怎麼撬,還不是一個味道?

若是這樣想,真是此言差矣!

喝白茶餅,撬成適量的薄片狀,更方便泡出其最佳的滋味。

喝白茶餅就像嗑瓜子一樣,掌握好技巧,用心嗑,更能體會其中奧妙。

若只是牛嚼牡丹般,將一大把瓜子放進嘴裡嚼,是難以體會到嗑瓜子的樂趣的。

做好任何事,細節都很關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選購白茶的八個知識問題梳理,從認識白茶到喝懂白茶,一看便知!
普洱茶、黑茶、白茶、紅茶、武夷岩茶,不同茶如何控制出湯時間?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