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能一箭雙鵰,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得到隋朝兩代皇帝皇帝重用

他能一箭雙鵰,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得到隋朝兩代皇帝皇帝重用

古往今來,善射的將軍不少,但是真正一箭雙鵰,卻少之又少。飛將軍李廣箭術高超,曾經連續射死兩個匈奴的射鵰人,還有一次把箭射進石頭裡,拔都拔不出來,可見力道之大,如果李廣有一箭雙鵰的射擊記錄,司馬遷他老人家肯定會在史記中大書特書一筆。郭靖倒是在哲別(哲別在蒙語里的意思就是神箭手)指導下,成功的完成了這一項壯舉,但是郭靖是金庸先生虛構的,不算數。

成吉思汗的手下都是善射高手,在一次比賽中,曾有一個年輕的蒙古貴族覺得射擊死靶子沒意思,難度低,就表演了用第二支箭射中飛翔中第一支箭尾,贏的當日射箭冠軍,但是,也沒有查到他有一箭雙鵰的記錄。射擊大雕這種快速移動目標,難度大、幾率低,在現在科學技術進步的今天,一顆導彈能成功擊落一架戰鬥機,就阿彌佗佛菩薩保佑,所以想一箭雙鵰,比一枚導彈擊落兩架飛機還要難上加難。但是難雖難,不代表沒人能做到。在我國古代,就有這麼一個神箭手,他能一箭雙鵰,還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得到隋朝兩代皇帝皇帝重用。

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大周政府通過外交渠道得到老冤家突厥老色鬼沙缽略可汗阿史那攝圖想娶北周公主想法後,高興的向突厥發出了想要嫁女的意思,沙缽略可汗阿史那攝圖愉快的接受了大周的美意。

兩個國家聯姻,不像咱們普通群眾家庭,只要兒女兩人對眼,雙方家長同意後胡亂找個媒人,選個黃道吉日都完事了。國家間的聯姻,尤其是在不平等條件下的和親,比較麻煩,但是經過雙方外交人員不懈的努力和溝通,在婚期,送親路線,男女雙方出席親屬、送親人員數量名單以及嫁妝等達成了完美協議。

這年春天,北周宣帝宇文贇以趙王宇文招之女封為千金公主作為新媳婦,並派出了龐大的送親隊伍和外交使團,帶著大批的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浩浩蕩蕩的向著草原深處進發,新郎官沙缽略可汗正帶著迎親隊伍在那裡等候。

雙方碰面後,點驗財物,拜堂成親。走了這麼遠了,餓不餓,餓了開飯。酒過三巡、菜上五味,在坦誠友好的氣氛中,賓主雙方正吃的高興,沙缽略可汗開始講話了,阿史那攝圖指出,干吃多沒意思,咱們搞點娛樂活動來助酒興,怎麼樣?

在你的地盤,你說啥是啥,誰還敢說半個不字。看著大家都默認了,阿史那攝圖強調,那就比賽射箭這項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吧。眼熟吧,項羽當年也是這樣對待劉邦的,感情這是鴻門宴,好吃難消化。

率先上場的是突厥代表隊,突厥運動員策馬彎弓,紛紛向天空中盤旋的大雕射出了一支支利劍,有射中的,也有沒射中的,總體成績不錯。沙缽略可汗看著臉前的一堆獵物,不懷好意的說,下面是不是請大周代表隊登場露一手啊。

話音還沒落,只見周政府使團里一名青年應聲而出,抄起弓,拈了一支箭(注意這個量詞一),飛身上馬,奔著雕群沖了過去。兩隻巨雕正在空中爭肉,這名青年看準時機,弓如滿月,箭如流星,一發而射穿兩雕。賓主雙方都看的目瞪口呆,良久,人群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從此,我們的成語字典多了一個成語—一箭雙鵰。

射箭的青年叫長孫晟,鮮卑人,出身關隴集團。長孫晟繼承了鮮卑人的優良基因,人長得帥,生性聰慧,涉獵書史,擅長騎射。射鵰那年,29歲的他作為汝南公宇文慶的副使護送千金公主去突厥完婚,一射成命。他的兒子是大唐名相長孫無忌,他的女兒更有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老婆,歷史上號稱第一賢后的文德皇后長孫氏。這一雙兒女太有名了,完全遮蓋了老爹的光芒,其實,若論本事,長孫晟遠在這對兒女之上。

突厥民族歷來愛英雄、敬英雄,像長孫晟這樣的青年英雄,突厥人民最喜歡。沙缽略可汗堅決要求長孫晟留在突厥擔任大使,並要求突厥貴族子弟都要虛心向長孫晟老師請教學習。要是知道強大草原霸主突厥帝國被此人折騰的支離破碎,沙缽略可汗會不會後悔當初頭腦一熱做的這個決定?當然,大周政府對沙缽略可汗的請求求之不得,有關部門立即提高行政效率,很快就批准並頒發了長孫晟作為駐突厥全權大使的任命。

長孫大使在突厥被當成神明一樣對待,走到哪都有高官相陪,突厥貴族子弟更是三天一小請,五天一大請,沒事還邀請長孫大使到自己的駐地觀光考察。在擔任大使的一年裡,長孫晟把突厥的山川地理、水源河流、部落分布、兵力部署等情況摸得是清清楚楚。更可怕的是,突厥內部複雜的人事關係也不再是秘密,看似鐵板一塊的沙缽略可汗和其弟處羅侯(號突利設)之間,因為處羅侯甚得眾心,遭到沙缽略可汗的忌恨,兩人之間出現了裂縫的秘密也被收進長孫大使的眼睛裡,經過長孫大使摻沙子、挖牆角,處羅侯就密派心腹,暗中與長孫晟結盟。

開皇元年(581年),楊堅受禪登基,建立隋朝,是為隋文帝。長孫晟回國述職,把自己在突厥偵察到的情況詳細地報告給楊堅,楊堅聽後大喜,直接升任他為奉車都尉。

隋文帝一改以前懷柔政策,對突厥逐漸強硬起來。這時的沙缽略可汗還在為沒有收到隋朝的金銀財寶大發雷霆。說我是周家的女婿,現在隋公自立為帝,我不去教訓他,又有什麼面目見咱那新媳婦千金公主呢?」嗯不錯,這時成了模範丈夫了。

於是借口為千金公主的娘家復仇,與前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聯合攻陷臨榆關,並與各部落相約,準備大舉南侵隋朝。說實話,隋朝此時的國力已經遠超突厥了,沙缽略可汗認不清形勢,依然擺著以前的臭架子,到頭來吃虧的只有他自己。這樣看來,沙缽略可汗在政治上是一個糊塗的,不清醒的、鼠目寸光的人,是一個不稱職的老闆。

面對突厥的大規模南侵,隋文帝一點也不糊塗,立即召開最高軍事會議研究對策,在會上,長孫晟指出,沙缽略可汗、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等,叔侄兄弟各統強兵,都是可汗,分居四面,各個心懷鬼胎。對他們最好不要直接進行軍事打擊,最好採用政治手段進行離間分化,這叫遠交近攻、離強合弱。

按照長孫晟的建議和意見,隋文帝派遣太僕元暉出伊吾道,出訪達頭可汗,特賜狼頭纛,表示俺們隋朝就佩服大哥你,也只有你能領導突厥。禮尚外來,達頭可汗使者回訪時,隋文帝好吃好喝好招待,住的是國賓館、吃的是山珍海味,飯後還有娛樂活動;沙缽略可汗的使者就沒有這個待遇了,連星級賓館都沒住上,吃的更賴,粗茶帶飯不說,還不管飽。在朝堂上,達頭可汗使者站在大殿內,文帝問暖問寒,沙缽略可汗的使者立在大殿外,連有人招呼都沒有。就這樣,沙缽略可汗與達頭可汗之間果然發生猜疑。

緊接著,隋文帝任命長孫晟為車騎將軍,出黃龍道,攜帶大量錢財賜予奚、契丹等部族,確保他們中立或者倒向大隋。在處羅侯的住處,長孫晟分析了當前國際形勢,講解了隋朝的統戰政策,並指出了處羅侯當前危險的處境,並與他深深交好,引誘他內附朝廷。 經過隋朝君臣如此一來,突厥內部受到分化,沙缽略可汗日益孤立起來。

開皇二年(582年)二月,隋文帝下令撤回準備進攻江南陳朝的軍隊,集中兵力抗拒突厥,揭開了反攻的序幕。期間互有勝負。開皇三年(583年)四月,衛王楊爽、河間王楊弘、上柱國豆盧勤、秦州總管竇榮定等八人為行軍元帥,率軍分道反擊突厥。五月,竇榮定率領步兵、騎兵三萬出涼州(治今甘肅武威)道,在高越原打敗阿波可汗軍。正在竇榮定軍中擔任偏將的長孫晟,乘機煽風點火、離間突厥。

長孫晟派人對阿波可汗說:「攝圖每次來打仗,屢戰屢勝。你是屢戰屢敗。攝圖與你,兵力本來差不多。現在攝圖被眾人推崇,你成為突厥的笑話。攝圖肯定會把失敗的責任歸結到你老兄頭上,吞併了你這一支,成就他事業,你好好想一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長孫晟繼續忽悠:「現在,達頭已與我隋國聯合,攝圖就拿他沒辦法。你老兄何不依附我國老大,連結達頭,強強聯合,共同對付攝圖。不然一定會喪失兵馬,自遭罪過,落到攝圖手下,受他的凌辱和殺戮呢?」阿波可汗說不錯不錯,立馬留兵塞上,派人跟隨長孫晟入朝簽訂和平協議。

沙缽略可汗聽說阿波可汗心懷二意,一氣之下掩襲阿波可汗所居的北牙,全部俘虜阿波可汗的部眾,並殺死阿波可汗的母親。阿波可汗還無所歸,於是西奔達頭可汗,達頭可汗兔死狐悲,借兵十餘萬給阿波可汗,東擊沙缽略可汗,復得故地,收聚散卒,與沙缽略可汗作戰,阿波可汗屢屢得勝,其勢力益增。沙缽略可汗則從此由強變弱。於是遣使向隋朝進貢,連千金公主亦請求改姓楊,乞求當隋文帝的女兒,隋文帝掂量一下形勢,自己還沒有完全解決突厥的實力,就同意了沙缽略可汗請求。

開皇七年(587年)四月,沙缽略可汗終於死了,草原上亂成了一團粥,可汗林立,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大隋朝成了裁判,不斷的為雙方加油助威,看到有一方處以劣勢,還上去拉偏架,助暗拳,宗旨以不能出現新拳王為目標。這是長孫晟的目的,更是隋朝的目的。多年前,突厥也是這樣玩耍北周和北齊的,現如今,風水輪流轉,耍猴的終於被當成猴耍了。

大業三年(607年),煬帝北巡至榆林,決定出塞外,炫耀大隋兵威。長孫晟率先來到啟民可汗處,傳達皇帝即將來你處考察調研。啟民可汗聞訊後,趕緊召所部奚、室韋等數十個部落的酋長聚集,以迎接煬迎帝。

長孫晟見營帳前雜草叢生,手指草說:「這種草的草根可香了,聞一聞,能活一百歲」。啟民可汗聽的目瞪口呆,在這長了一輩子,沒聽說過有啥香氣,趕緊說:這就是普通一草,沒啥特殊功效啊。長孫晟裝作恍然大悟說,在我國,國家首領出行。大官們都要拿著笤竹水桶,彎著腰撅著屁股沿途打掃道路,這樣才能表現自己真心。我看到你這院子里到處都是草,捨不得拔掉,還以為是香草特意留下了!這真是罵人不吐臟,不由得寫一個大服。

啟民可汗這才明白長孫晟的用意,趕緊拔下佩刀,帶著自己那一幫子酋長親自除草。接西起榆林,東達於薊著開御道3000里,寬百步。要是突厥祖宗先人看到自己的子孫就這樣被人玩慘了,會不會氣的在墳里打滾?雖說隋末唐初,突厥又折騰了一陣子,那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其實骨子早都被打殘了。

隋文帝楊堅曾說:長孫郎武藝逸群,適與其言,又多奇略。後之名將,非此子邪?

葉適說:長孫晟終隋世,能以計縻突厥,開闔盛衰,無不如志,卒弱其勢,以成北方之功,過於衛霍用百萬師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夏桀真因貪慕妹喜美色而亡國嗎?3處史載推翻這一說法
他:惡人自己做 好事全給皇帝 死後無餘財 為何被漢武帝逼自殺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