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研究揭示人工橡膠林總初級生產力與顏色指數的關係

研究揭示人工橡膠林總初級生產力與顏色指數的關係

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利用數碼相機監測植物物候成為可能,為理解林冠光合的季節變異與物候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機會。而在引種的人工橡膠林中,由於其集中落葉和生長季林冠顏色變化不明顯等特徵導致在探究此關係時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全球變化研究組博士研究生周瑞伍在研究員張一平的指導下,以西雙版納1982年種植的橡膠林為研究對象,使用通量塔測量的總初級生產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以及數碼相機拍攝的林冠照片,計算得到顏色指數,在日尺度上探討了橡膠林總初級生產力與顏色指數之間的關係,並使用顏色指數模擬總初級生產力(GPP)。研究結果表明:(1)人工橡膠林林冠綠度強度(Strength of green)、色相(Hue)與總初級生產力(GPP)展現了清晰的季節格局,在不同的物候期使用顏色指數模擬的總初級生產力與實測總初級生產力之間呈現不同的相關性;(2) 實測人工橡膠林總初級生產力與林冠綠度強度關係較好,特別是在展葉期。(3) 在正常年份,人工橡膠林林冠綠度強度、色相、光合有效輻射分量(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FPAR)以及歸一化植被指數(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均可較好地模擬人工橡膠林的總初級生產力,但使用顏色指數模擬的總初級生產力被低估。結果表明林冠顏色指數較好地模擬非本土森林植被的總初級生產力,同時表明數字相機在監測生物和非生物事件的發生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關研究結果以Relationship between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and canopy colour indices from digital camera images in a rubber (Hevea brasiliensis) plantation, Southwest China為題發表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上。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770528,U160223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C0502105)、版納植物園「一三五」專項突破一(2017XTBG-F01, 2017XTBG-T01),以及中科院國際人才計劃(2017VCA0036)等的資助。

實測人工橡膠林總初級生產力與林冠綠度強度、色相、光合有效輻射分量以及歸一化植被指數模擬總初級生產力之間的關係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蚊子有秘功?科學家們怎麼發現的?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