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殘骸廢鐵竟貴比黃金,此項優勢或助大黃蜂號航母「飛向太空」

殘骸廢鐵竟貴比黃金,此項優勢或助大黃蜂號航母「飛向太空」

已故的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曾熱衷於對沉沒戰艦進行水下勘測,近日,其麾下的搜索團隊在所羅門海域連連獲得重大收穫。2019年1月,首先發現了當年日本天皇海上閱兵的座駕比睿號戰列艦的殘骸;2月,又發現了美軍大黃蜂號航母殘骸,該航母曾搭載B25轟炸機發動對東京的奇襲。

在昔日曾發生慘烈海戰的所羅門海域,勘探隊觀察著沉船殘骸。

在一般的軍事愛好者眼中,該團隊用耗資巨大的高科技手段實地考察,堪稱最高境界的軍迷,只能用有錢任性來形容。然而,這種水下科考的意義遠不止是從細節深度還原歷史戰場那麼簡單,其更深遠的勘測價值還在於對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而這種資源,將會對人類未來科技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裡不妨先賣個關子,那就是未來有一天,興許大黃蜂號航母將飛向太空!

已在海底沉睡76年多的大黃蜂號殘骸顯得十分殘破。

這種資源就是1945年之前沉沒於各處海域的艦船殘骸上的鋼鐵,這些鋼鐵雖然早已因海底環境的侵蝕變得面目全非,但它們可都是低本底輻射鋼。本底輻射是物體自身攜帶的天然輻射,可能是由於宇宙或特別礦物導致的,例如接近鈾礦產區的鋼材,其本底輻射就很高。1945年美國成功試驗並使用原子彈後,世界進入了核時代,漫長的冷戰時期,美蘇頻繁的核試驗以及各國大量核電站早已讓空氣中的輻射量暴增到1945年之前無法想像的地步。1963年,地球的人為本底輻射達到了巔峰,遠遠高於自然水平,大氣層核試驗被禁止後,直到2008年,才勉強恢復到略高於正常水平的標準。

未來遠外太空探索離不開精密的探測儀,低本底輻射鋼必不可少。

儘管這些輻射遠不足以對地球生命的基本生存帶來威脅,但對金屬冶煉卻有著巨大影響,在現代醫學和太空探索中,高精密的CT機、高精密手術刀以及各種太空探測儀都屬於自身具有輻射功能的設備,對材料都有著嚴苛至極的要求標準。如果使用高本底輻射鋼,就很容易導致探測照射中出現被干擾的問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儘管在理論上,可以通過電解水的方式大量製造純氧來滿足需求,但其成本高昂的問題一直難以迴避。而且空氣中含有的微量輻射元素也會或多或少地污染高溫鋼水,最後影響鋼材內部。

這個大黃蜂只是科幻電影產物,和現實世界有很大距離

而二戰或更早沉沒于海底的艦船,其建造時根本沒有核輻射影響,按照今天的標準,其材料自然屬於低本底輻射水平。此外,這些殘骸沉沒于海底深處,基本不會受到大氣層幾十年來輻射的影響,而且厚厚的海水層幾十年的覆蓋,也會導致原本就極為微弱的輻射迅速揮發掉。從這一點來看,這些看似早已成為海底廢鐵的殘骸有著不可估摸的價值,有人甚至斷言,其價值幾乎可以和黃金相比!想像一下,如果未來的一天,某部遠外太空探測儀使用了打撈上來的大黃蜂號殘骸,那就等於讓20世紀中期的著名航母帶著二戰文化變相飛入遠外太空。大黃蜂翱翔太空,真的不是夢,也不是《變形金剛》一類科幻電影。

誰也不會想到,從二戰烽火走來的大黃蜂號將可能推動人類未來。

所以,保羅艾倫等各國水下沉艦勘探隊的行動,就絕對不是有錢人砸錢滿足愛好那麼簡單,而是讓自己的愛好和世界的未來相融合,創造了一條無形的連接歷史和未來的通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派 的精彩文章:

鹿死誰手?美國指責俄導彈項目!俄羅斯:競賽已經開始

TAG:迷彩派 |